杨超 王卓尔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技巧啦啦操成套中托举类难度的运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对技巧啦啦操的成套创编和比赛成绩的影响,研究表明了托举类难度的重要性,我国运动员应结合技巧啦啦操专项特征并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加强托举难度的训练。
【关键词】托举;技巧啦啦操;训练方法
1.前言
现代啦啦操是以团队为整体,成套中结合舞蹈、口号、托举、篮抛、金字塔、跳跃等动作技术,在音乐的伴奏下,按照相应规则规定进行比赛的运动。技巧啦啦操凭借其高难度抛接,高刺激托举和高精彩的金字塔配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眼球。纵观以往相关研究发现,关于技巧啦啦操托举难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针对托举类难度影响的分析成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试图通过对近三年国内外冠军队伍的成套进行数据分析,就托举难度在成套中的运用进行分析讨论。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国内外冠军队伍比赛成套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和阅读啦啦操相关书籍、2006-2009年国际啦啦操规则、中国啦啦操规则(2014版)等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概括。
2.2.2 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看国内外优秀冠军队伍的比赛成套,分析研究托举难度对成套的影响因素。
2.2.3 专家访谈法
访问国内技巧啦啦操知名专家:徐中秋、葛智斌、邱建刚、邹成辉等,了解技巧啦啦操托举类难度的成套运用。
3.结论与分析
3.1 托举难度动作对比赛成套的影响
技巧啦啦操成套中包括托举、翻腾、篮抛、金字塔、跳跃和舞蹈等技术动作,其中难度动作是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的核心,最能体现技巧啦啦操高难度、高刺激和团队的项目特色。其中托举类难度在评分中的比重最大,尤为重要。
3.1.1托举类难度级别的选定
通過观看和分析国内外优秀队伍的比赛视频,我们很明显发现:我国队伍托举难度的难度级别主要集中在5级和6级,而外国队伍托举难度动作均为全明星级。我国冠军队的在托举类难度的选定上,级别要低于国外冠军队伍的级别,应加强专项训练,减少差距。
3.1.2托举类难度动作在技巧啦啦操所占的比重
将成套动作分为开始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主体部分一般又分为5个分片断组成。每个分片段在成套中的比重不同,影响着比赛成套编排和比赛成绩。
通过观察2011-2013年国内外冠军队伍比赛成套,可以发现:四类难度都有不同比重的编排运用,就托举难度而言,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国外冠军队伍的托举难度比重更是占到了成套的40%,因此我国队伍成套训练要着重托举类的练习,成套编排中可适当加大托举类难度比重。
3.1.3 托举类难度在难度分值中的比重
2014年版新周期的中国啦啦操竞赛规则规定,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中,难度分为4类,分别是翻腾类、托举类、金字塔类,抛接类,其中托举类难度评定的是技巧与难度的难度性,同步性和多样性,占分值最大,国内外比赛成套编排也可显示。
通过观看国内外的比赛成套,我们可以看出托举类难度分数所占分数最高,如此大比重的被教练编排使用,足以说明其重要性。
3.2 托举难度的训练方法
3.2.1 手腕力量
在托举类难度动作中底座通过手腕支撑尖子。手腕力量是底座运动员在完成托举难度动作中不可缺少的上肢力量之一,主要保持尖子的稳定性,起到支撑作用。
训练方法:
1、屈腕运动:
坐立姿势,手自然放松屈于膝盖,上臂紧贴大腿,掌心朝上。双手握哑铃,每秒钟屈伸手腕一次,技术动作缓慢进行。确保每个动作的质量和幅度,手臂不易离开大腿。
2、倒立:
在平坦的地面,有墙壁作为依靠,让身体倒立,仅用双手支撑整个身体,手距离墙面的距离10公分左右,在倒立时,身体始终保持绷紧,手臂、头、肩部、背部、屁股和小腿在一个水平面上。
3.2.2 肩部力量
肩部力量训练主要是指大臂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练习,特别是三角肌的力量训练。托举动作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底座肩部肌群力量的大小,肩部力量的大小直接导致托举难度动作的成败,因此肩部力量是底座运动员在完成托举难度动作中最重要的因素。
训练方法:
1、胸前推举
要领:站立姿势,两手放松下垂地面,翻握杠铃到胸部,向头顶上方推举,再屈臂还原杠铃于胸部,再上推过头顶,以此反复练习。
2、颈后推举
要领:身体立正姿势姿态站好,挺胸抬头收腹,手握杠铃与肩同宽,将杠铃高翻至颈后,上举杠铃从颈后起至两臂完全伸直,以此反复练习。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托举类难度动作是成套中最重要的主体部分,是难度分值中所占比例最高的,因此创编成套时要合理的运用,充分发挥托举的最大作用。
4.1.2 在托举难度训练中,加强手腕和肩部力量的训练,增加安全保障。
4.2 建议
4.2.1 托举类难度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训练中注重托举类难度的练习。
4.2.2 托举难度的训练要结合专项特征、运用科学方法,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的进行科学训练。
参考文献:
[1]葛志斌.啦啦操底座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设计.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9,15(7):101.
[2]徐中秋,刘松霞.啦啦操运动员的分类与技术特点分析.贵州体育科技.2006,12.4:36-37.
[3]罗荣,汪浩.20082009赛季CBA与NBA运动员身体形态及年龄的比较研究.惠州学院学报.2010.30(3):114.
[4]闫慧芳.我国优秀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2009:176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