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台湾一名男子驾驶的大吨位砂石车撞向马英九的“總统府”,连破4道阻绝设施,冲进上下车的车厅。实际上,马英九任内发生过至少3起冲撞事件,从2000年以来,媒体报道的这座建筑被撞事件至少就有10起,几乎每年一起。
这些冲撞的起因有发泄不满,但更多是打瞌睡或者喝醉了误撞过去。少部分与此次一样,是为发泄不满,将“总统府”作为宣泄的目标。比如2004年,一名现役军人就曾骑着摩托车企图冲进去,并向院墙内投掷2顶安全帽。但台湾人表达不满的方式更多是请愿或者向“总统府”或者其他“官邸”围墙内扔垃圾。例如,陈水扁由于政治声望太差,丢垃圾的人抓不胜抓,“宪兵”只能用眼睛瞪丢垃圾者。
在台湾媒体看来,这些误撞中,“总统府”也应该负一定责任。台湾前立委帅化民老早就说,“总统府”根本没纵深,门口几公尺就是大马路,而且是繁华地段,任何人都可开车经过,要避免交通事故的误撞很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足见“总统府”的亲民之风,外围戒备不是十分森严。如果外围戒备森严,早在这些车辆撞入第一道防线后,可能就被拦下来了。
目前更大的问题是“总统府”周边高楼不少。据台湾“国安局”资料,站在这些顶楼,一千米内的目标,几近百发百中。可有些高楼距“总统府”只有2百多米。
这里原本是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总督府,早就引起台湾各界的非议。马英九上任之前就曾有过搬迁之意。“我们也做过评估,后来都觉得可能性并不大”,马英九等人的共识是,要让民众不觉得这是军事要地。最终,台湾地区领导人的维安陷入安全与亲民的矛盾中。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