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两会,是执政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第一次两会。如果说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习李新政”的纲领与框架,这次两会就是将党的改革思路和意志,体现为国家的改革思路和意志,并付诸实施。学者雪珥以1979年和19世纪末两个历史节点为坐标系,试图让读者了解,在改革史的大威度下,“习李新政”有着怎样的历史坐标。
当代改革的第三次转折
“习李新政”,是开端于1979年的當代改革的第三次转折。从1979年第十一届三中会开启第一次转折这后,第二次转折,就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巡,以一种非常规的手段,扭转了此前数年改革的逡巡,但1992年之后所接续的改革,与上世纪80年代又有了巨大的区别。而1992年至2013年,这种平衡性就不再保持,天平导向了经改的孤军深入。如今,经历了1979年到2013年的34年改革实践之后,习李所能面对的重要抉择,是关系到改革“技术操盘”的选项,更为确切地说,是全面改革还是独推经改的选择。而显然,从目前各种资讯看,习李选择的是全面改革。这既是改革本身发展到这一步的必然要求,也是现实问题的逼迫。
当前新政难于1979年改革
当前新政,与1979年相比,难度更为增大。
第一,起点不同。1979年的改革,所谓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而经历了三十多年、十几亿人的共同涂鸦之后,这张纸上早已经画满了各种记号。要在这样的画板上继续作画,且不能撕掉重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第二,路径不同。1979年的改革,哪里都有路。30多年后,往往任何一个方向前进,都要触碰到既得利益者。
第三,改革的受益面不同。1979年,在普遍贫穷的平等下,无论怎么改,都能制造红利的增量,而30多年后,具体到改革措施,则各有利益立场,容易出现分歧。
第四,改革的动员成本不同。1979年,改革所需的动员成本相当低廉。而30多年后,在既成的非均衡的红利分享与成本分摊机制上,要继续推进改革,改革的动员成本将大大高企。
第五,改革的“敌人”不同。1979年,“敌人”是反改革的保守势力。30多年后,改革的“敌人”更多的是在此前改革过程中制造出来的既得利益集团。
第六,改革的外部环境不同。1979年,中国拥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而如今,改革的大背景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美国从冷战后期的适度扶持与鼓励,转为如今的全面遏制。
认清百年前的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百年以来,即便经历了1979年开始的三十多年的当代改革的洗礼,中国社会还有些基本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而这将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巨大阻力来源。
一是“权力主导型社会”。引领中国社会、尤其经济发展的,权力依然是最为重要的要素。因此,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下一步任何改革的先决条件。
二是忽略技术面。中国真正的人群分类只有两类,一类是扯淡派,一类是实干派,后者总是少数。干活的人少,说风凉话的人多,这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的主旋律了。忽略技术面,必然导致“姿势分子多”,说“主义”、喊口号、叉着腰批评的人多,而处理“问题”、埋头实践、弯着腰干活的人少。
三是国家治理手段的原始。十八届三中全会,其实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化,那就是国家治理现代化。
如果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算起,中国已经在现代化转型的“历史三峡”中,走了足足173年;如果从1861年第一轮改革开放算起,也已经有153年。能否走出“三峡”,走出耗尽民族生机的“王朝周期律”,习李新政的这10年,正是最为关键的临门一脚。摘自《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