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认为,追踪飞机的一个可靠手段是雷达。有关马航失联客机具体去向的猜测不断,密集雷达为何“未能发现”?专家分析了一些可能性。
雷达常识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意为无线电检测和测距。当飞行物经过监控区域,机身“反弹”无线电波或微波,雷达站根据接收的数据来计算飞行物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雷达系统通常分为主雷达系统和二级雷达系统。主雷达系统也被称为 “非合作系统”,主要用来发现目标,即无论飞行物是否想被跟踪定位,其反射回的无线电波都会提供其方位信息,但地面无需鉴别飞行物的身份。二级雷达系统是“合作系统”,能用来“验明正身”,即地面控制人员向飞机上的无线电应答装置发射信号,通过其返回的代码来鉴别飞机的身份、速度和高度等数据。
民用雷达系统 按照国际惯例,航空管控部门使用二级雷达系统。二级雷达系统的监测范围比主雷达系统更大,二级雷达的监控半径约为320公里,主雷达只有185公里,因此飞机先从主雷达上消失是常见的。
然而,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事件中,飞机是先从二级雷达上消失的。英国雷达系统专家戴维·斯图普斯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如果监测信号突然消失,则要么是飞机遇到了“突发的灾难性事件”,要么是有人同时关闭了飞机雷达系统、应答器系统和通信系统。
斯普图斯表示自己曾与在波音777飞机担任机长的朋友谈到此事。该机长透露说机组人员通常不会接受关闭这些信号系统的专门培训,这些系统通常在飞机起飞前由地勤人员完成设置,要全部关闭这些系统也并非易事。
军用雷达系统 人们经常有一种误解,认为飞行中的航班与地面控制中心保持时刻不间断联系。实际上,当飞机离开海岸线160至240公里,就超出了民用雷达系统的监测范围。这时,只有海上的军用雷达才有可能监测到飞机的信号。
然而,如果马航失联航班飞“南线”,即從印度尼西亚至南印度洋这一“走廊”,军用雷达则鞭长莫及。南印度洋和南极洲北部海域是世界上雷达覆盖最少的区域之一,船只和飞机一般都会避开那一区域。
此外,一些国家的军用雷达会忽略军方认为是常规民用航班的信号;在某些情况下,军方甚至会关闭雷达,除非有军演需要或存在潜在威胁。据报道,印度军方和海军人员均称,印度军用雷达没有任何发现失联客机相关踪迹,是因为印度的军用雷达没有处于时刻开启的状态,因为那样“太贵了”。摘自《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