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岁的中年大学教授再婚娶了泼辣的80后时尚杂志主编,电视剧《大丈夫》充满了现代感,背后是越来越残酷的中国婚姻市场:据民政部门的婚姻登记记录显示,中国配偶间男女年龄差距以每年0.6岁的速度递增;在北京,65岁及以上的再婚男性平均要比妻子大13岁多……
老少恋越来越普遍了? 《大丈夫》近期在各大卫视刚刚落幕,其中对中国婚姻市场的描写也引来舆论非议。
编剧李潇在讲述创作《大丈夫》的初衷时说,正是因为“这种社会现象(老少恋)越来越普遍了,值得做做”。她的依据是在与周围朋友家长里短聊天时,每个人身边至少有一两个朋友,正在经历或经历过“老少恋”。
从经验现象——这种社会现象(老少恋)越来越普遍——出发而创作的《大丈夫》,以“理解和同情”的立场剖析了一个“老少恋”个案,给家庭带来困惑与矛盾,当然同时也有好处与欢乐。
嫁给“大丈夫”“幸”或“不幸”? 一家美国网站曾列出“嫁给老男人的十大好处”,可与《大丈夫》中的恋爱和结婚初期的“美好”对照,比如“他很成功”:嫁给老男人最大的好处是你可以分享他已获得的物质财富。此外还有:他很成熟、他的生活状态更稳定、他更具有责任感、他不容易走入歧途、你自己会变得更有思想更开明……
《大丈夫》的编剧最终也给了“老少恋”一个圆满的结局。实际上在“圆满”的前一集他们还在闹离婚,并且老教授对娶了年轻妻子所付出的情感、精力等成本过高表现出后悔。在他提出离婚前说了这么一段话,實际概括了全部的“坏处”:“自从咱俩在一起,你们家被闹得鸡飞狗跳……先是我闺女找你别扭,完了我那前妻回来了,找各种事……说万幸,我还有生育能力,咱们还能怀上个一男半女的。那你说,孩子出生了,你一边伺候孩子,一边还得伺候你爸,给他养老送终。等走着走着,我就成老弱病残了。我成了老弱病残,你还得伺候我。等咱们孩子大了,可能他大学都没毕业,我这人就没了……”这些问题,从他们年龄差距20岁的恋爱开始,一直到电视剧所谓的“圆满结局”之后,一直存在,并将永远无法解决。
男人越老越值钱? 不少学者曾对婚姻市场做过相关解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1981年,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将经济学方法引入对婚姻行为的分析,写了《家庭论》一书,将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同样也应用于婚姻。贝克尔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贝克尔曾总结过婚姻市场的规律:男人在婚姻市场上的资源是财富与地位,女人在婚姻市场上的资源是青春与美貌;男人的资源随年龄增加而递增,女人的资源随年龄增加而递减。根据这一规律,一旦进入中年以后,男女双方的资源就可能失去平衡,男人往往成了“有效率的寻觅者”,女人则成了婚姻市场中“没有效率的寻觅者”。
很多女孩不再追求独立 李银河也在早年从“价值观念转变”的文化分析角度做过解释: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人的观念和想法也更实际,从总体上讲,早工作几年、事业上有一定成就的男人经济实力要强一些,这些人中很多因为专注于事业,并未成家,因此他们往往赢得了那些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女孩的青睐和倾慕。另一方面,也有女性观念的变化问题,过去,女子为追求平等,比较独立,而现在很多女孩不再追求独立,依赖性增强,希望有种小鸟依人的感觉或干脆相夫教子,找个有钱的人作为归宿,而年轻是她们最大的本钱。摘自《半岛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