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强
摘要:在经济水平和筹资水平的影响下,存在着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公立和非公立医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本文旨在分析社会资本办医的现状以及其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在政府主导、保障有力的前提下期望形成良性竞争、科学发展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社会资本、医疗机构、现状
中图分类号: R197
政府会给予公立医院一定的财政补贴,但是这样的补贴占总支出的比重却逐年下降。非公立医院在没有这样的补助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社会资本来填补医疗机构资金的不足。加入WTO后,我国卫生领域出现大量的外国资本,我国医疗机构同时面对着国内外同行的挑战。2010年年底,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旨在改革医药卫生体制,促进非公立医院的发展。在经济水平和筹资水平的影响下,存在着卫生事业资金投入不足以及公立和非公立医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所以,从多个渠道为卫生事业的发展筹资来缓解看病难问题,已是时代的要求。
1 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现状
1.1 社会资本的基本理论介绍
近年来,“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概念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它不仅吸引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的兴趣,而且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4]。社会资本是指能够促进生产的无形资本,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这些可以通过促进合作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如果社会资本参与的是非盈利医疗机构,虽然医疗机构盈余无法直接回报其投资,但是,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造福公众后,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关心等将形成强大的社会资本,使投资医疗的民营机构在其资本投入的其他领域可获得相应补偿[5]。这里我们讨论的社会资本主要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的,是指非政府财政投入。
1.2 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现状
到2009年止,民营医疗机构的床位数仅占全国医院床位总数的5.19%,基本上我国医院还是政府一统天下[6]。社会资本办医不仅助推医疗卫生改革的步伐,同时还有助于营造医疗主体多元化的布局[7]。国家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创办各类医疗机构,其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为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滿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另一方面也为民营医院提供发展空间[6]。
国务院印发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遏制公立医院的盲目扩张,在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为非公立医疗机构留住足够空间,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社会资本办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医疗服务领域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即鼓励民营医院,另一种方式是将社会资本引入到公立医疗机构里面。在后一种方式里,民营资本可以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运营,还可以参股或者承包公立医疗机构的一些业务。这两种方式都非常有利于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将大大提高医疗领域的效率,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
20l0年,为了引导民营医院健康发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我国中央财政率先在全国拨付专项资金5.5亿元。虽然国家有了政策并拨付专项资金,但是社会资本办医却仍然有困难,主要包括:准入门槛高,人才成本高,医保定点难,抵押贷款难等问题[8]。
2医疗机构的现状
2.1医疗机构间竞争加剧
医疗保险制度规定由医保局指定众多医保约定院,这使得参保患者及单位可以选择任何一家定点医院获取医疗服务,病人在医疗机构间进行重新分布。医疗机构之间形成了竞争,并进一步加剧。这种竞争是全方位的,如诊疗环境、服务态度、医疗效率、技术特色、医疗费用等,但竞争的核心是医疗质量。这种竞争督促着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的提高与创新,也激励着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尽快改进医疗服务理念。医疗机构必须要让患者满意,患者才会前来就医。医疗机构的规模、技术、质量、服务态度以及费用等,都已成为吸引患者,保证经济来源的重要因素。医疗机构要不断根据医疗市场发展状况,努力改变管理,包括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医疗技术,降低医疗成本。
2.2医疗机构面临着多方监督与控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将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限下放,逐步取消政府定价,推行政府指导价,使得医保部门的权利不仅局限为审查医疗服务质量,还将可能有权参与服务价格的协商制定与监督检查。医疗保险机构采取“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经营原则,保证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和流畅运行,对医疗机构采取种种监督控制措施。医保部门有权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疗机构医嘱、处方、医疗质量指标、医疗价格及收费凭证等,根据审查结果延期支付或拒付结余医疗费用,甚至取消其定点医疗单位资格。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也同时对医疗机构的诊疗项目、药品价格进行检查监督,对不合理医疗支出进行适当扣款和罚款。
与此同时,医疗机构还面临着来自社会的监督。政府信息网络搭建完善以来,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各项指标进行定期公示,如人均住院费用总额、人均住院天数、日均住院费、药品与检查项目费用比例、自付比例等。这种自发的、强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迫使医疗机构不得不提高诊疗水平和效率,规范医疗行为,也同时促进医疗机构自身发展,以适应医疗保险体制改革。
3.民营医院应明确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
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在政策支持上并不占据优势,但从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的角度考虑,民营医院具有充足的发展空间。民营医院的企业化管理方式,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防止人才流失,有利于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民营医院较公立医院运行方式更为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形式调整经营项目,在提高医院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医疗水平,为群众就医提供便捷,具有公立医院无法匹敌的灵活性。
鉴于以上优势,民营医院的发展首先应突出自己的特色,从社区卫生服务角度出发,多推出居民保健、健康讲座等医疗活动,突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突出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模式,全面全程人本化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另外,还要在成本控制方面加强管理,医院成本主要来自资源闲置和管理不善,并非来自病人消耗,花在病人身上的服务成本太低,会导致医院流失市场资源,合理的成本控制应在加大医疗投入的基础上,控制闲置成本、降低管理成本,以此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经营效益提升的目的。
4.民营医院应强化市场竞争意识,采取优质服务措施
医院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医疗水平的竞争,更是医务人才与服务质量的竞争,民营医院要扩大规模、加速发展,必须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加强医务人才队伍建设,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提升服务水平,创造发展优势。
4.1从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
民营医院应从全面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入手,在突出培养业务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及时解决存在的思想问题,确保思想教育落实到实处,要坚持优中选优、兼顾一般的原则,加大重点建设学科的资金投入力度,在基础设施及高端设备上给与支持的同时,把专家型专业人才配备到重点学科、重要岗位上,发挥重点学科的带头作用,同时兼顾其他科室的设备及人才投入,达到“发展有重点,服务全方面”的目的。
4.2从加大硬件投入的角度
民营医院应从改造医疗环境入手,在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方面加大投入,树立品牌意识,体现家庭化服务的理念,增强服务环境的舒适性与方便性,同时对服务流程进行精简,减少不必要的就诊环节,为患者提供方便的同时,利于发现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了主动服务力度和宣传力度,从长远的角度保障了民营医院的医疗市场占有率,达到持续、稳步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强化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是民营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民营医院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提高医院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白玥,卢祖洵.社会资本与民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空间[J].中国卫生经济,2005,24(2):52-54.
[2]陆军,于润吉.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新政策[J].医院院長论坛,2011,8(1):39-41.
[3]崔梅玲.社会资本办医促进了医疗卫生改革[J].医院院长论坛,2011,8(4):42-43,46.
[4]童奔,孙曦,郎菊明.打破社会资本办医的玻璃门[J].中国医院院长,2012(8):76-77.
[5]闫磊磊.我国社会资本在公立医院的发展状况及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0.
[6]李兰娟,刘钟明,冯仇美,等.浙江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投入调查报告[J].卫生经济研究,2003(4):7-12.
[7]郝天军,张亮,马敬东,等.医疗机构引入社会资本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6):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