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晶晶 李怡巍
【摘 要】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多样化,作者回顾了棉线结扎、气门芯结扎、脐带夹结扎及新型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结扎法。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描述各种结扎方式的优缺点。方便临床使用,减少脱落时间,更能减少脐带感染率,是新生儿期待结扎方式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新生儿;脐带;脐带结扎;综述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813-02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的条索状组织,胎儿借助脐带悬浮于羊水中[1]。目前临床上新生儿出生时结扎脐带的方式已复杂多样,正如Sarah[2]所指出的,对于妊娠分娩的医疗干预如此之多,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分娩的—一个大自然设计的方式来保证我们作为哺乳动物生存的方式。就这个问题,我们检索了大量相关研究资料,结合临床观察,围绕目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式有关知识进行综述。
1 脐带生理结构及断脐结扎的意义
1.1 生理结构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胎盘组织,一端连接于胎儿腹壁,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胎儿面。脐带表面有羊膜覆盖呈灰白色,内有1条脐静脉,2条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含水量较丰富来自胚外中胚层的胶样组织称为华通胶(Wharton jelly),有保护脐血管的作用。胎儿通过脐带血循环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 [3]。
1.2 脐带结扎意义
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体的重要纽带,胎儿从母体娩出后的断脐结扎是分娩第三产程管理的环节之一[4]。新生儿抵抗力差,脐部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感染易发生于产后前3天,感染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7.14%,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和枯草杆菌,各占12.93%,感染表现为:脐周发红,肿胀,渗出液增多,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有异味[5],进一步发展可致腹壁蜂窝组织炎,感染还可沿脐静脉进入血流,导致门静脉炎、门静脉栓塞,甚至导致腹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时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因此助产人员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这一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2 脐带结扎方法
结扎时所用用品大体可分为四类:线、气门芯、脐带夹、脐带剪断器等;断脐后残端涂20%高锰酸钾液、2.5%碘酊、75%乙醇等[6];残端消毒后有包扎与不包扎两种处理方式;这三种处理因素的组合产生了多样的脐带处理方式[7]。
2.1棉线结扎法
此法为最传统的结扎方法,第2版《妇产科护理学》和第5版《妇产科学》上均介绍此种方法。先用75%乙醇擦洗脐根周围,然后在距脐根0.5 cm处用棉线结扎第一道,再在离脐根部1.0cm处结扎第二道,在第二次结扎外0.5cm处剪断脐带,用2.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用脐带卷包扎[8]。棉线结扎法需两次断脐,增加感染和出血。夏明翠[9]对100例新生儿进行粗线结扎实验,粗线使用时放入产包高压消毒,新生儿娩出后,用5%碘伏消毒脐带根部及脐周,距脐轮0.5 c m处用粗线结扎,结扎上0.5 c m处剪断脐带, 断面用 0.5%碘伏消毒 ,再用75%的乙醇脫碘 ,以无菌纱布包扎[10] 。传统粗线组则会有常见脐部相关问题,比如易发生渗血、渗液等脐部并发症,脐带基质不易干燥,残脐脱落延缓等。既容易引起家长的恐慌和经济负担,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11]。陆照娣[12]对160例新生儿采用棉线结扎和气门芯结扎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用棉线结扎时,在断脐前、断脐时、断脐后分别有8例、19例、15例新生儿脐部出血且脐部潮湿、脐部分泌物增加、脐轮红肿,提示传统棉线结扎法用力不易控制,并且当脐带水肿、脐带过粗时,在脐带组织干燥缩小的过程当中,棉线结扎变松,甚至脱落,失去了结扎的作用。基于这些特点,目前临床上已极少使用棉线结扎脐带,仅限于进行基础科研时作为对照组少数开展。
2.2气门芯结扎法
传统气门芯结扎方法为:操作者左手扶托脐带,用75%乙醇擦新生儿脐根部周围,在距脐根 0.5cm处夹上套有气门芯的血管钳,将脐带内血液向母体方向挤压,在距离血管钳 2cm处用第2把血管钳钳夹, 在套有气门芯的血管钳上方0.5cm处用无菌剪刀剪断脐带,用2.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松开血管钳,用脐带卷包扎[13]。有学者具体研究分析了脐带根部气门芯结扎法对照传统结扎法的优点[14],脐带根部结扎即将气门芯套扎在脐带根部紧贴脐轮皮肤处,但不能套住正常皮肤,其余的处理方法和传统方法相同。发现:传统结扎法使脐带根部与气门芯之间有脐静脉与脐动脉血液残留,易形成小血肿。血肿机化与吸收时间较长,渗液较多,易发生新生儿脐炎[15]。气门芯靠近脐轮处脐带结扎法可有效阻断残脐内的血液供应,使脐带脱落彻底,创面小,愈合快,便于新生儿出院后家属对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降低脐部感染的风险。王京仙[16]等报道了双气门芯使用的研究效果,即将两个气门芯用一根棉线穿好套在 止血钳上,同单气门芯法扎好脐带。优点如下:(1)用2个气门芯结扎脐带不会引起新生儿脐出血。 (2)较传统的线扎法和单一气门芯结扎法要方便、省力且安全牢固。(3)对于脐带较粗大的胶质脐带容易结扎(因气门芯剪得较短,因此弹性较好,稍微用力就可将气门芯拉开。)(4)因气门芯的管径为2mm,由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脐带较细的新生儿的脐带直径在5mm以上,因此采用此种方法更易结扎,且安全有效。(5)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3-7天。因此,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气门芯套扎法有利有弊,其法较可靠实用,经得起临床验证,现临床上仍广泛使用。
2.3脐带夹结扎法
使用方法:胎儿端用75 %乙醇擦脐根部周围,在距脐根0.5-1.0cm处夹上脐带夹,在脐带夹上0.5cm处剪断脐带,用2.5%碘酒及75%乙醇消毒脐带断端,用脐带卷包扎[17]。何娅娟,唐晓英[18]随机选择了能接受产后访视的脐带夹试验组748例和气门芯为对照组748例,共1496例为观察对象,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脱落的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对比发现:脐带夹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明显短于气门芯组,脐带夹组的脐带出血和脐带感染的发生率 显著低于气门芯组。说明一次性脐带夹用于断脐可使脱脐时间缩短,脐带出血减少,脐带感染率大大降低。再有学者比较了脐带夹与双气门芯套扎法[9],按分娩先后顺序选取脐带夹组、双气门芯组、粗线断脐对照组各 100例,观察(1)3组在处理脐带时所耗的时间。(2)3组新生儿脐部残端出血和残端炎症例数。(3)脐带正常脱落时间。实验结果显示:脐带夹组使脐带基质干燥快、脐带脱落快、安全愈合时间短、有效减少残端出血率及炎症的发生。临床上采用脐带夹不仅节约时间,操作简便,而且提高了助产士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脐血管血液和胶质外溅造成的不良后果,能实现持续加压,术后渗血少,残脐脱落快,大大提高了产科护理的工作质量。但从上表也可看出脐带夹相比双气门芯结扎在处理所用时间上还要稍长一些,但差距不明显。双气门芯在降低脐带残端出血率及炎症方面也很有优势,且脐带脱落时间快,安全愈合时间也短,所以,脐带夹或双气门芯结扎脐带残端都是明智的选择,这两种方法降低了新生儿脐部综合征发生率,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存质量,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欢迎。
2.4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结扎法 一次性脐带剪断器采用先进的技术设计和制造,令医护人员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和方便,较传统的夹紧、切断和结扎等方法更简单,只需一步操作就可以完成,大大缩短了切断时间,且使用安全,不易伤及新生儿。即正常新生儿娩出后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在距脐轮部O.2-0.4cm处上夹平切断脐带,留取脐带夹,用5%聚维酮碘消毒残端及脐周皮肤,注意断脐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然后用无菌纱布包裹脐带夹以下部位,露出脐带夹,再用脐绷带包扎12-24h,在24-48h内待脐带残端枯干、颜色变黄且晦暗时取掉脐带夹即可。何红英[19]对观察组270例使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及对照组270例使用传统的气门芯套扎法的新生儿在操作时间、脱脐时间及住院期间是否渗血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270例中无一例发生脐部残端渗血、散开现象,亦无一例出现脐夹以下脐部堆积淤血现象.使脐部清洁干燥,避免了残端周围皮肤发红、脐窝潮湿及炎性分泌物等感染症状,大大降低了感染机会。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处理脐部残端使残端容易坏死脱落,缩短脱落时间,加快脐部愈合。本次研究显示,传统的断脐方法操作时间约需3 min,遇上粗大含胶质丰富、横断面大的脐带。要将气门芯套进脐带,有时甚至要花费4-5 min的时间;遇上套脐带的过程中气门芯牵断,那就更增加了操作的难度。甚至在剪断脐带过程中由于新生儿哭闹及四肢活动,更增加了损伤新生儿的危险。而使用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大大改善了上述问题,操作时间明显缩短,整个操作过程约需20多秒即可,甚至更快,只要将脐带夹紧后切断即完成,集传统的夹紧、切断和结扎于一步完成,操作简便而不易伤及新生儿,特别对脐带粗大、水腫者操作起来更显优势。大量临床观察表明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处理脐部残端弥补了原来气门芯套扎法及单纯脐带夹扎法的不足,提高了脐部护理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那么该法有什么缺点呢?从查阅的文献中没有看到相关报道,但在我科的一次性脐带剪断器使用中,有出现新生儿腹部皮肤因多次与脐带夹边缘摩擦而发生破损的现象,而发生皮肤破损的比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 总结
综上所述,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按时间顺序经历了棉线结扎、气门芯结扎、脐带夹结扎及新型一次性脐带剪断器结扎等,其中某两种或某几种在临床上也有重叠使用。各种结扎法都有其优缺点,但经过大量实验表明,目前使用的双气门芯套扎法及进口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值得推广,因其在缩短脱脐时间及减少期待感染率方面更有优势,但它们也并非完美无缺。那如何找到一种相对更好的结扎方法、完善的操作步骤和流程、严格的护理常规来给予新生儿更优质的脐部护理,将不良反应降到最小呢?这就需要各位护理同仁不懈努力,进行更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
[2] Sarah Buckley.Leaving well alone:a natural approach to the third Stage of labourr[EB/Ol].[2007-05-06].http://www.Childbirthsolutions.com.
[3] 黄翠琴,胡三莲,冯佩华.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07,21(12):3293-3295.
[4] Weckert R,HaacoekH.The importance of delayed cord clamping for aboriginal babies: a life-enhancing advantage. Women and Birth,2008,21(4):165-170.
[5] 张其方.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 2006,38(6):443.
[6]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杜,2006:61.
[7] 张宏玉,蒙莉萍,谢春丽,聂莹,王青.临床脐带护理方式现状综述[J].中华护理学杂志.2008.43(3):275-277.
[8]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2000:59.
[9] 夏明翠.不同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的临床效果与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24:154-155.
[10] 钟风铃.临床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1, 9(5C):1380-1381.
[11] 张文喆.新生儿脐带结扎保护带用于脐部护理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103-104.
[12] 陆照娣.新生儿脐带残端结扎修剪方法的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4(15):879—880.
[13] 廖文敏.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1):130.
[14] 马翠英,黄昌英.气门芯脐带根部结扎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护理杂志. 2013,12(1):29-31.
[15] 董健园.新生儿断脐的改良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09,7(35):3243.
[16] 王京仙,李娟.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的制作与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76.
[17] 鄢红琴.新生儿断脐方法比较及护理[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2075.
[18] 何娅娟,唐晓英. 脐带夹和气门芯扎脐方法的效果比较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5):487-488.
[19] 何红英. 一次性脐带剪断器在新生儿脐残端处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56.
作者简介:
弋晶晶 ,护师,本科,母婴护理专科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