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艳?俞慧忠
摘要:基于浙江省高职院校访问工程师项目,结合企业生产实际,提出供用电技术专业培养电气设备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方向的建设思路,在专业岗位、校企合作、工作项目等方面进行该方向专业建设的论证。
关键词:访问工程师;电气设备制造;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卢艳(1976-),女,江苏徐州人,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俞慧忠(1967-),男,浙江衢州人,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浙江 衢州 32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浙江省访问工程师项目(项目编号:FW201311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5-0032-02
为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引导专业教师深入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实践锻炼,熟悉生产业务,了解工艺流程,掌握操作办法,积累实践经验,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革新,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改革,浙江省教育厅从2012年开始决定以“校企合作项目”为引领,推进“访问工程师”项目的实施,确保教师实践锻炼落到实处。
笔者有幸申请进入了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做访问工程师,在整个访问过程中,除了积极参与岗位锻炼和技术研发工作外,笔者也对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对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了调研。了解了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笔者结合专业教学实际,从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课程项目案例等多方面对专业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尝试为企业“订单式”培养学生,为企业量身定“教”,并优先提供优秀毕业生,实现校企双赢,共同发展。
一、企业调研情况
1.企业情况
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始建于1965年,主导产品有252kV及以下SF6 GIS高压电器;40.5kV及以下系列开关设备;电磁线、铜加工产品,拥有主要生产设备529台(套)。并拥有省级高压电器开关设备产品质量检测站、省电磁线产品质量检测站,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浙开高压电器研究院”、“省高压电器试验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高压电器研发中心”,现有员工858人,其中各类科技人员256人。
2.行业情况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提高,以及换流站、直流输变电等国家电网工程的落成,企业对现场装配人员、调试人员和售后服务人员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输配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工人的支撑,但是全国目前高职院校中专门培养该种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校少之又少,严重影响或制约了该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3.企业人员技能情况
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的企业职工技能情况的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的企业职工技能情况
序号 岗位名称 人数 输变电产品熟悉人数 输变电产品不熟悉 输变电系统熟悉 输变电系统不熟悉
1 高压电器绕线工 25 15 10 5 20
2 高压电器装配工 21 10 11 5 16
3 維修电工 59 15 44 6 53
4 电工 15 2 13 2 13
5 浇注工 13 3 10 1 12
6 装配钳工 56 10 46 8 48
7 绝缘工 18 7 11 2 16
8 引线工 20 8 12 3 17
由上表可以看出,企业职工对输变电产品及系统的认识程度不同,大部分职工仅仅是只能做一种工作,这种工作对整个输变电行业的作用仅仅一知半解。而且在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中,生产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60%左右,但技师高级技师这种技能人才、现场装配调试维修人才只占5%,高级工占27%,中级工及以下人员占68%,可见企业高技能型人才数量偏低。
二、专业建设优化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拟定了新的建设思路,该思路更加贴近企业实际。
1.细化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专业岗位
供用电技术专业定位的岗位为发配电企业和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及管理岗位,针对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初始岗位细化为从事操作机械设备,使用专用工具设备、仪器、仪表进行高低压电器组合装配、调试与维修,兼顾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中高压电器设备的装配、调试运行和维修的高压电器及元件装配工、高压电器装配检查工、高压电器及元件实验工、高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
2.走校企结合之路,逐步扩大合作领域
对于供用电技术专业的学生,提高职业能力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即任何能力,都不是在课堂上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练出来的。而供用电技术专业实训的设备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大型的设备,并且价格相当高,目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高低压开关设备仅有2套,检测装置只有绝缘电阻测试仪和耐压测试仪各一套,因此为了高效地培养此专业的职业动手能力,必然要走校企结合之路,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取长补短,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1)校外实习及顶岗实习基地建设。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在2009年已经成为了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每年开关厂都会选派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指导,而专任教师也深入开关厂进行顶岗锻炼。但是,在校企合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实训指导仅安排在校内进行,并根据校内的设备进行实训安排,这严重制约了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展。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拥有一个高压电器实验基地,能进行高压电器绝缘试验、回路电阻测量、局部放电量测量、温升试验、机械寿命、EMC等项目的检测及评价,如果能够将学生带入企业,参与企业的试验项目,这对培养高压电器试验工的教学工作将产生非常积极的效果。此外,专任教师每年进入企业进行顶岗锻炼的时间一般安排1~2个月,在此期间,教师要进行各种岗位的轮换才能对整个生产流程有更深入的认识,这需要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在此期间教师根本无暇顾及对企业进行技术支持或技术培训,因此,校企合作的工作还是要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其次,每年进入浙江开关厂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都能够按照学校和企业的要求进行顶岗实习,但是顶岗过程中缺乏根据企业实际制订的针对学生的实习标准、实习成绩评价体系和实习管理制度如顶岗实习指导书撰写、顶岗实习报告等的指导。这些工作还需在今后的校企合作工作中逐渐改善、完善。
(2)校企合作共同研发技术项目。通过与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项目技术研究小组:笔者在访问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前期已经参与了该企业的《断路器机械特性在线监测系统研发》的合作研发,并在访问期间主持研发《SF6气体微水与密度在线监测系统研究》。将此类技术项目产品转化为市场产品,为社会服务;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形成产学合作基本的体制机制,形成校企合作产教研发体系。
3.基于真实产品,创设實际工作项目
结合浙江开关厂有限公司生产的真实的产品做平台,使学生及企业职工对产电、变电、输电、用电四个过程,特别是变电站的电气部分从工作原理、设备组成、安装接线到实际运行具有一个系统概念;可以使学生对高压电器设备在输变电过程中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使其将其所学过的各门高压电器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意识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重构学习工作项目。对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工作岗位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工作项目的重构。按照“分析工作过程→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教学项目→形成课程体系”的流程完成课程开发,在对电气设备制造企业各岗位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具有岗位特色的课程教学项目,见表2。
(2)创设真实教学场景。我校电气工程实训基地建设按工学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对传统的实训室进行调整、改造,建设对应课程任务的一体化教室,完成一体化教室的初步布局。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衢州市科技局5万元的资金支持。改变后的教室包含信息检索区、工具材料区、教学讨论区、成果展示区、实训区5部分。
(3)开发学习指导丛书。结合企业、学校、课程及实训室实际,开发高压电器安装与调试类课程配套的教学各阶段教学项目——学习指导丛书1套,通过模型参观、专业实训、认识岗位实习,基于实际生产制订一体化教室管理制度,使高压电器一体化专业教室在专业学习中发挥最大功效。
(4)建设教学资源库(含软、硬件)。围绕综合专业能力培养,融入工学结合的思想,构建学生优秀作品库、高压电器制造行业标准、工具参考书籍库;基于数字化校园网平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库;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完成并完善基于网络的教学资源开发(多媒体资源库)主要包括:试题库、课件资源库、教学情境(与企业共同开发)、优质核心课程视频点播等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
三、结论
教师进行企业顶岗锻炼或者是进行企业访问的目的都是为了进行深度校企合作、课程改革、教师能力培养及专业建设,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能够进行理论和实践整合,为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够实现从自身发展到专业发展再到学校发展的三赢。
参考文献:
[1]崔海军,刘荣红.高职院校基于访问工程师项目服务企业途径探索[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18-22.
[2]郭明辉,王勇.基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0,28(3):6-9.
[3]龚爱琴.简析“访问工程师”对教学科研的意义[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1):133-137.
[4]张三,林海波,章永华.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20):30-33.
[5]朱方鸣.高职院校实施“访问工程师”制度的意义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7, (14):60-61.
[6]金永君,张晓兰,任常愚.高校教学必须与科研相结合[J].高教研究,2007,(2):18-19.
[7]蔡晓双,李汾娟.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访问工程师项目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0,(4):57-59.
(责任编辑:王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