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论语》第一篇第一章,通过吸纳前人的论断结合自身体会,对“时”、“朋”、“人不知而不愠”中“不知”进行探讨以求创新,指导日常生产实践。做到学以致用,因时而变。
关键词:《论语》第一章;“时”; “朋”;“不知”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5-0-01
翻開《论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于尘世中混沌多年,自以为此句深得我心。
中国文言最大的奥妙在于言简意赅又令人遐想无限,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却可阐发出不同的见解,为文学艺术的“百花齐发,百家争鸣”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这章内容,我认为最大的争议点便在“时”、“朋”“人不知而不愠”的“不知”指什么。
首先是“习”,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既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悦,其进自不能已矣”将“时”直接解释成时时,这便是中学课本最常用的意义。但时时这种解释也太宽泛,多年求学的人都懂得复习也是有规律方法的,并不仅是时时那么简单。杨伯峻先生认为时应作副词用,其意与《孟子-梁惠王上》中的“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意义相同,解释为按照时序。按照时序砍伐林木,林木用不完,那么按照一定时间规律复习,成效也是卓越的。应按照什么时序呢?我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找到了答案。钱穆先生考证有三说:一指年岁言。古人六岁始学识字,七八岁教以日常简单礼节,十岁教书写计算,十三岁教歌诗舞蹈,此指年为时。二指季节言。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此指季节为时。三指晨夕言。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习者,如鸟学飞,反反复复。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古人做事讲究时序,一日一季一年该做什么,都有规定不可随意。万事万物的运行都有其规律可循,循规蹈矩有时并不是贬义词。同样对于学习,古人自有他们的论断,首先按照年岁的渐增,适度增加相应的课程,既不致过于松弛又不会揠苗助长。如今很多父母都不懂得这个道理,打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为孩子制造了太多不符合其年龄的痛苦,殊不知太多的“神童”夭折于幼年。
至于“朋”,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朋友,而是有共同志向抱负,相知的朋友,简言之,志同道合的人。当然,现在社会的人际关系远比古人复杂,一张看不见的人际关系网却可杀人于无形。很多人每天都预备着无数的面具,对不同的人带不同的面具。结果就造成了现在的后果,每个人似乎都是朋友,大家每天都在一起愉快地玩耍,但一旦你有了困难有了忧愁想找一个倾诉对象时却发现一个都没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这种故人远别重逢的心情都去哪了呢?
人不知而不愠,孔子当时到底想说什么呢,不愠后面缺宾语吧,这是很多人的猜测。当然当时肯定有特殊的语境。就像国家主席视察各地时对着某工厂主,指着某件机器说:“这里要加强啊。”当然记者在做笔录时肯定不能只写一句“这里要加强啊”。所以笔者认为这种记录除了要与上文对称,更是坚持了我国古代的固有传统含蓄深沉,意犹未尽,让我们这些后人绞破脑汁作解释。尹憞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这种思想倒是多被教育,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思想尤出一辙。任何时候怀一颗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何必怨天尤人。这种观点对个人身心愉悦,社会和谐安定很有帮助。但这似乎也埋下了姑奸纵息的种子,有时息事宁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留下更深的隐患。在晚清时期,我国更是吃透了息事宁人的苦,列强是不会在你一次次地让步前善罢甘休的,夫列强何厌之有?当然对于当今社会,不仅是内政外交,为人之道一味软弱更是不行,不卑不亢,中庸之道,确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回到对“不知”的探讨,杨伯峻先生认为这一句与“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的精神相同。程子更是以为:“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不闷,乃所谓君子。”古人也太“好为人师”了吧,如今专利学术保护主义盛行,恐怕是“乐于获利,不见是而闷”吧。总的说来这种说法,意在阐述君子对自身才能的要求很高,以自己的进步为乐而不为外界的赏识所左右。如钱穆先生认为虽贤如颜子,不能尽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无愠焉。当然对于这种看法,笔者认为应辩证取舍。身处高位时,如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老师对学生,此时的君王,上级,老师,更多地希望手下人不要太懂自己,身为领导,总被手下一眼望穿,他还怎么立足立威呢?雄才大略的曹操怎能忍受杨修才胜自己“三十里耳”呢?但相反地,身处低位,想要求取功名者,恨不得将自己完美展示给对方,“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孟浩然尚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慨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子美不免“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的渴求。而凡夫俗子中,更是不免冠冕堂皇之语,阿谀奉承之词。身处如今的社会,怎样对待知与不知的问题呢?愚以为学日进,道日深远,自己知就好,但当机会来临时,当你要向世界展示自己时,要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是一句作为很多人座右铭的经典,作为《论语》的第一章,奠定了全书的基调,娓娓道来,言近旨远,引人深思,回味无穷。以愚拙笔道不出万分之一,仅感慨内发耳。
参考文献:
[1]《四书章句集注》朱喜撰(郭齐勇导读、曾军整理)
[2]《论语新解》钱穆作
[3]《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