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烈
在杭州电视台做一档常去的民生节目的时候,第一次遇见“小确幸”。当时听主持人使用这个词,我心想,网络大众真会生造,又把“微小”“确实”“幸福”浓缩出个精华来,其中况味,值得阐释啊。
回家上网做考证,才发现是我读书不勤了。这是个翻译的结果,语出村上春树与安西水丸合作的图文随笔集《朗格汉岛的午后》,大陆简体中文版是由林少华翻译的。过去我也算“村上迷”,始乱于少男少女都热爱的《挪威的森林》,终弃于若有隐射的《1Q84》,中间那些小东西尤其是绘本图文集子,只在特价时买过《羊男的圣诞节》。村上写得太勤、出的太多,于是我就主动掉队了。
在那个由25篇随笔组成的集子里,就有一篇叫《小确幸》,村上春树的准确意思是:“微小但确切的幸福”。他在行文中还描述了自己的“小确幸”:把洗涤过的洁净内裤卷摺好然后整齐地放在抽屉中,就是一种微小而真确的幸福。这样的人生有细微短促的心理和情绪的快感,在村上春树看来,“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可见,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更确切地讲,是文艺男女抵抗现实“沙漠化”、“工具化”的柔软剂。
我是很同情生活中的男女的,因为我也身在其中。如果说大历史是沧桑的,现实又极骨感,理论则面露灰色,而空气、水、土地、食物、交通处处都不如意、添堵、坚硬,那么,“小确幸”岂不是人们收回疲倦的眼光时蓦然发现的一种自我治疗的途径?把微观的点滴快乐、幸福、宁静、柔软放大,让一种生物电短暂地击中你的神经,酥酥麻麻爽爽乐乐地流过,我们像蚂蚁、金鱼、乌龟、青蛙或者一片叶子一个花瓣那样依赖“二次元空间”自得其乐——这毕竟也是生活。
电视台的节目现场,有嘉宾开始对“小确幸”流露出担忧和微词:年轻人如果都沉浸在这种琐碎的“小确幸”里,会不会没有什么大理想、大责任、大担当?中国梦和小确幸是不是有矛盾呀?
我天生是个“捣糨糊”的,急忙以“专家”的身份出来保护这孱弱的“小确幸”。我说,首先不要把小确幸跟中国梦对立起来,小确幸是普通百姓和年轻人追求“小我”快乐的一种方式,一方面缓解了人们对现实的焦虑,另一方面宏观的梦想岂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小确幸构成的?其次,小确幸在中国流行确实可能有两个情绪倾向,一个倾向是积极的,等于文艺男女、小资男女在生活细节中寻美、审美、秀个性,这没有什么问题;另一个倾向是消极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屡战屡败,不敢再奢求什么大理想、大目标,于是麻痹于小确幸的天地,那么,可能会把捡到50元钱迅速买了洗发水卫生纸也当作自己的小确幸来扯淡——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检讨社会公平,在尽量让每个个体有积极的小确幸的同时,能为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奉献力量,这才是最重要的。
录节目回来的路上,“小确幸”依旧盘旋在脑海,我联想到金圣叹的33则《不亦快哉》:“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靖节;“久欲为比丘,苦不得公然吃肉。若许为比丘,又得公然吃肉,则夏月以热汤快刀,净割头发。不亦快哉!”——爽利;“寒士来借银,谓不可启齿,于是唯唯亦说他事。我窥见其苦意,拉向无人处,问所需多少。急趋入内,如数给与,然后问其必当速归料理是事耶?为尚得少留共饮酒耶?不亦快哉!”——侠義;“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慈悲;“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狂狷……同样是小确幸,背后却有大境界做底子,而这境界,大抵是文人的趣味和士大夫的精神,这一点古今对照,不可以不省思。
后来,林语堂、梁实秋、三毛、李敖、贾平凹都做过这样的“不亦快哉”体的文字,如“到电影院坐下,听见隔座女郎说起乡音,如回故乡。不亦快哉!”(林语堂)“数日前与朋友约定会面,数日后完全忘却,惊觉时日已过,急打电话道歉,发觉对方亦已忘怀,两不相欠,亦不再约,不亦乐乎!”“交稿死期已过,深夜犹看《红楼梦》。想到‘今日事今日毕格言,看看案头闹钟已指清晨三时半,发觉原来今日刚刚开始,交稿事来日方长,心头舒坦,不亦乐乎!”(三毛)……
所以说,“小确幸”并不是什么新的意思,旧的事物总是换个名字重新来到人间。我们有见识的话,就不会慌慌张张不认得这个最熟悉的陌生人。值得学习的是人家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时就懂得从容地表达他的小确幸:“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
选自“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