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舒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非常重要内容。所以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在科学探究将学习透过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接着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那么怎样创建适应当前教育的物理实验课教育模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书中所安排的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两百一十一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进行任何创新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具体到哪些原因,应该通过学生多次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不能由教师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这样做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实验是学习前人的“创新”。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都应该:了解实验目的,理解掌握实验原理,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
3.重视方法的总结。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得出结论。实验做完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一一做验证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和重要课程资源。任何时候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的创新。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关键在于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实施创新性教育。依靠具有创新的教师通过创造性的教育一定培养出创造性的学生,而教师对实验创新又是落实这一目标的一个关键。
四、鼓励学生多做课外实验,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物理课外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必要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阵地。物理课外实验活动由于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而深受学生的喜欢。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课外小实验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拓宽实验功能,培养实验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初中物理课本中安排了许多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些小实验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一方面,简单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课本上的小实验,小制作放手让学生去做,以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教师要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这些小制作要定期评比,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重力、生活中的透镜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哨子、制作不倒翁、模型照相机等小制作。
总之,我们不能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应该努力挖掘实验教学的潜力,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应该让学生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展示他们聪明才智的舞台,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人才。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和科技的挑战,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