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黎
【摘 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3013年9月我科收治的典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静脉滴注抗病毒、扩张支气管、激素、止咳化痰药物及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药物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氨溴索)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对照组总有效率78.6%,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消失等症状、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缩短疗程3-4天。结论:对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雾化吸入,以湿化气管,稀释痰液,指导家长经常为患儿更换体位、轻拍背部;有利于痰液排出,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雾化吸入;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24-01
急性毛細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教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2-6月的小婴儿,常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后2-3日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咳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症状轻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难发展快,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单一靠药物治疗效果不显,我科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典型毛细支气管炎病例60例,男女各3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人,临床症状:均表现有2-3天左右感冒症状后出现咳、喘,同时出现明显喘憋和不同程度缺氧,烦躁不安,有3例心衰,7例合并消化不良,发热28例,均为低热。临床体征:听诊均可闻及痰鸣音和哮鸣音。30例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另30例患儿在原有治疗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药物为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氨溴索),结果比较,雾化治疗患儿平均缩短疗程3-4天治愈。
2 临床护理体会
毛细支气管炎均在2岁以内发病,尤以6月以内高发,与该年龄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有关,因微小的管腔易由粘性分泌物、水肿及肌收缩而发生梗阻,雾化治疗给药合理,无痛苦,易被家长和患儿接受,又能缓解上述症状,在临床应用广泛。
2.1 病房要求:严格呼吸道隔离,空气新鲜,室温18-22C°,湿度50%-60%,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炎症对支气管粘膜不良反应的刺激,有利于痰液排出,忌对流风。
2.2 保持环境安静,减少陪护人员,让患儿有充分的睡眠,各种操作做到时间集中,操作准确轻柔,对喘憋患儿很重要,烦操不安者给予适量镇静剂。
2.3 饮食: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饮食,注意口腔卫生,合理喂养,避免食物呛入。
2.4 有轻度缺氧者,给予鼻导管吸氧1-2L/min,有严重缺氧、发绀,呼吸困难者给予头罩或面罩吸氧4-6L/min ,护理操作要熟练,定时检查氧导管是否通畅,在吸氧过程中如需喂奶,喂水,应在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防止因喂养不当呛咳,如发生应配合叩背,肺部叩打,以保持肺泡及呼吸道的分泌物易于排除。
2.5 做好家长的心里护理,因该病进展快,恢复慢,护理人员应熟练了解病情,对家长进行病情解释,给予安慰,使家长增加对患儿病情的治疗和护理信心。
2.6 注意输液速度,液量不能过多,速度不能过快,防止肺水肿和增加心脏负荷。
2.7 雾化治疗时让家长抱患儿取舒适体位,向家长进行雾化知识宣教,让其了解雾化的目的,使其配合达到治疗目的。
2.8 雾化前30分钟最好不吃东西,以免患儿哭吵以及雾化后拍背,吸痰导致呕吐,指导家长让患儿口、鼻对作蒸气吸入,雾化后指导家长给予患儿拍背,使肺部支气管痰液松动,有利排除,对痰多排痰困难者给予吸痰。
2.9 保证雾化管一人一管,不发生交叉感染。
2.10 密切观察雾化治疗过程,防止雾化中出现痰堵,呛咳,缺氧。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毛细支气管的阻塞性炎症为特征,致病原是病毒,一半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在疾病的急性期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粘膜下出现细胞侵润,表层细胞坏死,粘液增多,阻塞小支气管出现喘憋,雾化吸入可使吸入性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可扩张支气管,抑制病毒分裂,稀释分解痰液,再通过拍背使痰液易于咳出到达上呼吸道通过吸痰从而更好的解除气道阻塞,有利于患儿呼吸道通畅而解除患儿喘憋症状,结果显示,在抗病毒,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可明显的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疗效。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等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99
[2] 曹岚.丁立人.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佐治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 儿科药学杂志,2013年9月第19卷 第9期 28-29
[3] 程晓. 万托林联合普米克令舒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9):83
[4] 代兵. 普米克令舒与万托林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