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丽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托班幼儿虽处于语言快速发展的阶段,但语言的组织和连贯性较差。在学前阶段,故事是儿童阅读的主要材料。笔者本学期通过语言故事教学的策略课题研究和学习发现,在托班实施故事教学时的问题与对策。
一、内容选择
问题1:内容复杂,幼儿难以接受
对策:通常我们老师选择故事的时候会先看看故事内容是否精彩有趣,如故事《11只猫做苦工》,故事讲述11只猫外出玩耍时,由于不遵守规则而被怪兽乌西亚抓去做苦工,11只猫又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打败乌西亚,回家的途中明白要遵守规则的道理。故事内容虽然精彩,但对于托班的孩子来说情节还是复杂了一些,因此我们在选择故事内容时要注意内容是否符合托班幼儿的阅读心理,发展需要、接受能力的特点。
问题2:篇幅较长,幼儿无法倾听
对策:据托班幼儿年龄特点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只有5-10分钟左右,并且对色彩鲜艳的图画很有兴趣。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如果老师选择的故事内容篇幅较长,老师只讲了一半,很多孩子就开始坐立不安,东张西望的做起了小动作,即使故事内容再精彩,大部分幼儿也难以认真的听你讲完。因此选择绘本故事内容时应选择篇幅短小、精湛,画面简单有趣,色彩鲜明、幼儿感兴趣的故事。
二、教具选择
问题:缺乏丰富的教具,幼儿不能不能尽快融入故事情境
对策: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当我们刚展现出一个头饰、一个手偶,或一张好看的挂图时,孩子们立刻就会被这些教具吸引,然后会问:“老师,你这是要干什么啊?”因此在老师讲述故事过程中,可通过挂图、头饰、手偶、ppT等多种辅助教具,让幼儿有亲临故事角色的感觉,《纲要》所提出的幼儿“想说、敢说”的环境是创造性的语言运用环境,所以教师应提供幼儿可以随时大胆质疑提问的学习环境,通过挂图、头饰,手偶教具的更新,鼓励幼儿积极走进故事内容,扩展故事经验。通过这样情境化的阅读,幼儿更能深深体验到故事里的欢乐与满足。
三、提问方式
问题1:提问缺少有效性,幼儿无法完整复述故事内容
策略:当幼儿倾听完老师的故事讲述后,一般老师会让他们自己复述故事内容或适当提出有利于他们反思的问题,帮助他们记忆理解故事内容。可有的孩子在听完讲述后,一问三不知,讲的内容一点也没记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的提问应紧紧围绕故事内容进行,尽量少问或不问跟故事无关的问题。在提问时应考虑到: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实现哪一个活动目标?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中的句式结构。
问题:2:提问缺少开放性,幼儿缺乏积极主动的求知欲望
对策:在故事《白衣服真漂亮》中,我问“如果你是小雪花,你会飘到哪里呢?”孩子立刻有了天马行空的回答,有的飘到山上,有的飘到滑滑梯上,有的飘到蘑菇亭上、有的飘到路灯上等等。开放性的问题的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的答案,可以给幼儿更多积极思考的机会。让幼儿在情境刺激之下,在想象天地之中,通过对绘本的故事续编、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及创作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想像能力、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四、游戏模仿
问题:游戏模仿较少,幼儿无法体验、感受角色
对策: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杰跟所言,儿童语言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让幼儿置身于故事场景中、自己操作道具、叙述人物语言……在不断的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语言的发展。如何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更好的、易于他们理解的语言文字的熏陶,让他们在不断积累积累语言经验的同时让自己的口语表达更有条理、清晰与优美。模仿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个最佳途径,让托班幼儿参与到故事的角色扮演中,这对幼儿的记忆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一种挑战,也是能全面展现幼儿综合素质的一种活动方式。让幼儿在角色对话中与情节表演中不仅培养了听、说、演还锻炼了交往等多种能力。
五、讲述方式
问题1:缺少肢体语言,幼儿无法理解故事内容
对策:托班幼儿正处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的重要时期。但由于他们掌握的词语和语法规则的数量有限,所以常常需要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因此,利用肢体语言教学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方式,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在故事《小鼠旅行家》中,描述小老鼠周周开着直升机飞过高山,飞过村庄,眼看就到了北方。这儿好冷啊!如果老师在讲述时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用双手抱胸,浑身哆嗦的样子来形容北方的冷,如此形象、鲜明地表现故事的内容,就能引起幼儿联想、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问题:2:过多应用书面语言,幼儿理解故事有障碍
对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各年龄段的幼儿在发展中获得的能力不同,托班幼儿正处于口头语言的发展期,对于书面语言还难以理解。因此老师在讲述过程中,要用适合托班幼儿年龄的话讲述,长句变短句,适当加些啊、哦、呢语气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