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冰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化学知识和生活相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更好掌握到化学知识,同时也要举生活事例来教学,让学生对这些做出解释、探究、描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教学,结合生活事例来进行生活化教学,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 生活化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130-02
高中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生活中隐藏的化学知识体现在各个方面并与我们密切相关。有研究曾经表明,学生对于生活、社会中的化学有着极大兴趣,但是在实际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的这种兴趣并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因此,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将生活事例带到化学教学中,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无处不在,这样学生才会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充分展示出高中化学教育的作用。
一、在高中化学教育中引入生活现象
传统教学中,多数教师都是站在学科角度来提问题,而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并不能真正理解,感觉十分生疏。在学习化学之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来提出问题,从而引出教学课题,让学生能够明白化学知识所具有的价值、意义,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热情的去探究。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效的建构所学知识,那么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就要提供一些事实证据,这样在学生真切感受到的时候就会有规律的进行记忆,而不是只停留在抽象水平上。在教师引进新课的时候,要将生活与化学知识有效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有些学生帮父母翻过农家肥,那么当用塑料布把人畜粪便盖好后,晒过一段时间再打开,拿铁锹翻一些就会冒出热气,那么这个现象就是缓慢氧化放热现象。
高中教育是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为适应现代生活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高中化学教育必须“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中,有很多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及未解之谜(学生尚不能解释的现象与问题等等),既展现了化学技术的实用价值,又蕴含了化学科学的魅力,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在学生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化学对提高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樹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二、化学与生活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化学技术、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通过化学教育,能让学生懂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其使用的不当或研究的滞后也带来了许多弊端,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而解决这些问题,还需靠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学生理解化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化学在改进技术、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体验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关爱自然,关心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能够用生活经验去理解化学的概念
对于一些化学概念,很多学生在理解的时候都比较困难,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去解决些生活问题,然后通过这些问题而逐渐引导学生去理解化学概念,从而让学生不再为理解、记忆化学概念而发愁。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因此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概念也是不同的,而这就可能对一些科学知识起到阻碍作用。教学理论中说,对于错误前概念教学,我们要先“引蛇出洞”,将学生错误的概念暴露出来,设计出矛盾性的实验来予以破除、冲击,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概念。所以纠正学生错误概念的时候,要先解决学生错误的生活经验,从而让学生正确的记住化学概念。
3、能够结合生活解决化学练习题
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艺术、科学、哲学精神也越来越超离了生活世界,科学揭示了事物的概念、规律、本质,而很多教学课堂都传授着抽象的概念,从而远离了生活实践。现在很多学生在做化学习题的时候,理解、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差,对于教师传授的抽象知识并不能很好消化,从而使得学生在答题的时候遇到困难,因此就要对传统教学方式、习题形式进行改革,让脱离实际、抽象、枯燥的习题变得生活化,让习题能回归到生活,从而增加习题的挑战性、激励性、趣味性,发挥出习题应具有的素质教育功能,让习题变得生活化,不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比如说提出“生活中我们都是怎样防止金属腐蚀”这一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解答,引导学生明白,出现腐蚀稳定是因为金属发生了氧化反应。
4、能够结合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化学现象丰富多彩,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但有时我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将实际生活与化学理论主动联系在了一起。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化学实验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学生日常生活,甚至是自己的身体进行实验,这是一种更加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的高中化学教育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到的知识。
5、能够开发利用生活资源,搞好丰富的课外科技制作
为了充分发挥生活资源的这些独特功能,我们组织学生课外开展科技活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应用于今后的课堂教学,进一步发挥生活资源的教育功能。通过我们的实践来看,科技制作主要是进行模仿创新,是一种以教育为目的的科技设计、制作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训练教育中也会有少数学生在老师的辅导和协助下,能有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这种高中阶段的科技活动为学生今后深造和走向社会后从事创新、原始创新和高科技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6、能够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热点话题
在化学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适当的提供一些化学事实、化学史料、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等和学习内容联系紧密的素材。这样能够加强学生对化学和生活有关、和自然社会有关、与人类的发展有关的思想有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在学习卤族元素时,要结合臭氧层的破坏原理到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注意媒体、网络等的相关报道从而获得知识,既学到了科学知识,开阔了视野,也加强了环保意识,提升自己的公民素质。
三、结语
化学教育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要紧密结合化学与生活中的作用来进行。当然,也可与教材同步,但不是僵化的、机械的,大多数在课堂内联系,亦可提前提出实际现象与问题,为学习作好铺垫,还可在一章结束后归纳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供认识系统化。与教材同步,要突出与重点、基本知识的联系,不是什么都联系(即联系的选择性)。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巩固课内知识,另一方面及时拓展课内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充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践,不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上努力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真正实现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郑挺谊 李华.生活化教学:高中化学新课程的价值回归与应然选择[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8).
[2]谭福军.浅谈在高中化学中如何体现“让化学走向生活”[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5).
[3]林景钢.探究化生活化绿色化现代化——谈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实验教学[J].新课程·教师版,200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