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搞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操作题

2014-04-29 10:39汪宗荣
西江月·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瓶颈

汪宗荣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考核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可是,由于课时不足,学校过于注重考试结果,反而使得教育效果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了练习的机器、考试的机器。为了使信息技术课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又能完成考试任务,必须突破信息技术考试操作题的瓶颈,打破机械式训练模式,方能在有限的课堂上节省时间完善学生的学科知识,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机械式训练;命令法;瓶颈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目的和作用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是鉴定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质量的水平考试,考核普通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主要手段,也是检查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公平、公正程度的重要手段,更是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重建的重要内容。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高等学校招生选拔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而且自2012开始我省便将学生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总分挂钩,地位越显重要。

二、信息技术学科在高中的尴尬处境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提高信息素养,为国家培养掌握基本信息技术的合格公民,是高中阶段文化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信息技术被纳入我省学业水平考试范畴,与高中毕业证和高考总分挂钩,理应得到加强和重视才对。可是事与愿违,因为信息技术毕竟不是正宗的高考科目,课时得不到保证,甚至有的学校为了给其他学科让路,将信息技术课时一减再减。课时不足,教学任务重,学生差异大等客观因素给信息技术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追求考试合格率不得已会采取非常手段,在课时不够的情况下不得已会轻教材,不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能力的提高,而是专注考题训练,利用考试系统开发公司开发的练习系统反反复复的练,一遍一遍的练。这种机械式的训练方式导致的后果是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考试的机器。大部分学生学完、考完之后就基本上忘得一干二净。浪费了时间,学生却没有学到该学的知识,这显然与开设这门课的初衷是不相吻合的,对学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肯定是不利的。

三、如何解决学习与考试的矛盾

要想改变信息技术尴尬的现状,即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又能起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我们必须改变大量上机练习的这种机械训练模式,把着力点放在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上。面对当前状况,要想来完成这一任务,首当其冲的是要突破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操作题的瓶颈,腾出更多时间讲授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提升学生操作技能与技巧能力。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本人认为要完成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操作题只需使用一招,便可实现。那就是采用:提取命令——寻找命令——点击执行。姑且把它称之为“命令法”。使用好“命令法”,可以把学生从机械式的训练中解脱出来,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教纲要求的内容,并能顺利完成考试任务。

四、采用“命令法”的完成学业水平考试操作题的策略

信息技术是操作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对计算机操作而言,尤其是软件应用领域里,很多操作是相似的。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步一步教会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不如教会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再加以实践,学生就会用已有的方法解决一系列的问题。要想花少量的时间掌握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操作题,首先我们应该清楚,考试操作题不要求学生从头到尾创作作品,而是在“半成品题”的基础上进行编辑、修改或者美化即可,试题中的“半成品”操作题的题目中或多或少给出了完成操作的命令或者是命令提示,这就为“命令法”的实施提供了条件。为了用好这一方法,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要用好“命令法”,首先应重基础,得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首先要将计算机是靠人为编写的程序指令来完成任务这一思想植根于学生的心目中。让学生学生知道,作为操作者,要想让计算机完成任务,只要能找到完成该任务的操作命令,并点击该命令执行就行了。学生只要深刻领悟这一思想,做题时学生就会努力的想:“完成该任务需要什么命令?这个命令在哪里?”有了这些,学生面对操作题就不在无从下手,甚至碰上新的问题也就不再等待老师手把手的教才敢去碰,他们便会主动去寻求命令来完成。

2、磨刀不误砍柴工

既然计算机操作是靠“命令”执行并完成的,因此,操作时必须弄清两点:一是执行任务的“命令”是什么?二是执行任务“命令”在哪里?弄懂这两点信息技术试题中的操作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所谓知道执行任务的“命令”,就是方法中所谓的“提取命令”,而要做好这一点并不难,因为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操作题,不要求学生完整创作作品,而是在已有的文件基础上加以编辑、修改和美化,题目中直接或间接给出了操作命令,或操作提示,只需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便可提取出操作命令。例如:一关于Word应用考题中有这样一问题:为正文2、4、6、8、10这几个自然段设置“●”形状的项目符号,该题中的关键词是“项目符号”,一就是需要学生提取出“项目符号”这一操作命令,提取出命令之后,学生就会去找寻该命令在哪里?”“找寻命令”是“命令法”中的关键步骤,一定要下足功夫,在引导学生去“找寻命令”時,一是要明确告诉学生,“命令”会在那些地方出现,比如“菜单栏”里,常用工具栏上,格式工具栏上,二是还必须给学生讲清具体的命令为什么要放在那里,也就是必须让学生弄清各命令的含义。以字处理软件(word2003)为例:新建、打开、关闭、保存、页面设置等命令之所以放在“文件”菜单里,原因是这些命令都是针对整个文件的,我们“新建”是建一个文件,“保存”是保存整个文件,而不是某些文本或是图片,我们“设置纸型”是设置的也是整个文件的所有页面,而不是其中的某一页或是某几页,这样理解之后,学生在操作时,凡是针对整个“文件”操作的,“寻找命令”时,就会到“文件”菜单里去寻找,而不会漫无目的的去乱操作。再说“插入”菜单里的命令,为什么会放在“插入”菜单里,原因是字处理软件处理的主要对象是文字,而其他形式的内容皆以“对象”的形式插入到文档中的,因此,凡是提到“插入”什么什么到文档中,首先就要到“插入”菜单里去找寻。学生有这一意识之后,在操作时如果要插入诸如页码、图片、文本框、文件等等对象,便会首先到“插入”菜单中寻找相关命令来执行。给学生分析两三个菜单之后,剩下的菜单便指导学生去揣摩、去感悟,揣摩、感悟这些“命令”为什么要放在相应的菜单里,这样做题时学生会根据题目提示很快找寻到相应的命令完成相应的操作。通过近几年的尝试,只需要将“命令法”认真在一个软件加以运用,其他的操作题基本上不用怎么讲,学生通常便会独立完成,不用加班加点的练习,足以完成好考试操作题。这样就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腾出时间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因此,很多人认为不管用什么方法,能让学生考好试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能忘记信息技术的教育使命,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做题的机器,考试的机器,使得学生学了、考了就忘,而是应该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2]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爱胜.半成品加工策略,调和技术与素养的分歧[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6).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瓶颈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
分级诊疗 突破瓶颈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民营医院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