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4-04-29 00:08:57孙超英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自学创设情境

孙超英

过去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作为政治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突出表现出来,引导学生以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甚至让学生走出政治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选择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此,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创设学习情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一、基于创设学习情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含义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阶段的18种课程标准。无一例外,这些课程标准都倡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鼓励人们生成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对“讲解一接受”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创设学习情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的前提下,学生自主发现、解决问题并提出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学习为单位展开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创新,最终付诸实践并指导实践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基于创设学习情境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第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创设情境”是指教师用各种条件展现或模拟现实,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自主探究”是指教师创设情境后的学生自主活动 。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過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 自主探究的目标是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挥其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态度和自学能力,使其受益终身。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感知,在自主阅读中感悟,在自主阅读中接受情感陶冶,在自主阅读中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留下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这次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真正把学、思、疑、问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体味到自主探究的无限乐趣。教师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自主探究的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不相信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和时间。只要相信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并给学生探究的权利和时间,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一定会逐步得到提高。

第二,质疑互动、合作探究。学生自主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在边学边探中可以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自行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在这一阶段集中解决。这一阶段应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简要表述在各自探究中发现的与主题相关的难点。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不要过早做出解释,只需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学生结对合作探究。即同桌学生或前后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共同提高。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人、六个人,最多不要超过八个人。小组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种形式更好。还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对话,切不可搞成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被动对话形式。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辩论,让学生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中闯出智慧的火花。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创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果组织课堂讨论,主题不明确,时间不充分,气氛不活跃,图形式走过场,合作探究的效果就不会理想。

第三,归纳创新、实践探究。学生经过上述诸环节后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感性的、零散的、不成系统的结论。因此,引导学生把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整合,上升为系统化的理性认识是教师必须努力要做的。为此,教师既要利用个人的知识优势,归纳梳理,提炼概括,勾勒出所授知识的结构;更应引导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寻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图。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探索,寻因究果;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找规律,推逻辑关系;在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中形成标新立异、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和发散、聚合、逆向等思维品质。这就是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学生实践探究既是巩固扩大知识的过程,又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实践探究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时机,方法形式要灵活多样。 比如要求学生联系当今社会热点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展开探究,这一步既是对前面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并且学会举一反三,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

第四,激励评价、拓展探究。这一阶段既要总结前三步探究活动的基本收获,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激励评价的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为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由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网络教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只有给学生更多的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才能培养出更多有独特见解的创造型人才。以上是初中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

猜你喜欢
自学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6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艺术品鉴(2020年6期)2020-08-11 09:36:46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