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4-04-29 21:55张彩琴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张彩琴

[摘 要]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集体中协同工作的能力。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就能够形成积极的探究态度和坚信自己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学生 探究能力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未来社会将会越来越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判断进行思维的能力、在集体中协同工作的能力。对科学教育的着眼点,已从主张“是为了获得科学知识”逐渐转向主张“是为了获得科学能力和科学态度。”也就是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获取科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阻碍,掌握所学的知识。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经过多方面的探究,就能够形成积极的探究态度和坚信自己探究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现就此问题谈谈粗浅的一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景,这是学生学习与科学家研究主要区别。所谓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难度,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⑴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⑵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的情景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和激情。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创设的情境,提出一些供学生讨论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互相交流,检验某些数量关系,进一步探究数学思想,激发他们参与实践,培养能力。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又如在教学“比例尺”时,我把一张中国地图发给学生,提问:你想到哪个地方去旅游,知道它离我们有多远吗?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的“贲”“悱”之时,教师及时点拨,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

2、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的情景

“数学充满着矛盾”。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交替不时在学生认知中造成冲突。教学中可利用和制造这些矛盾冲突,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愿望。如“分数除法的教学”,分数除法的法则是“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表面上看,分数除法很难同分数的加、减、乘法以及整数除法联系起来。但只要抓住“统一分数单位”这个连接点,创设问题情景,可以突破算理教学的难点。“分数除法是分数单位统一的前提下,分子的整数除法运算”,教学时,可以由学生大量地举例,归纳出法则。这种思路还可以迁移到小数的四则运算。

3、结合热点问题,创设问题的情景

像现实生活中的打折,股票等问题都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如“五一”劳动节,商场里各种商品打折销售,请学生举出看到过的实际例子,然后选取一些典型例子进行分析解决,使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六年级学生已经对股票感兴趣了,联系股市行情的升降起伏学习折线统计图,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明白股市变幻莫测,风险很大,要有足够的心里准备。还可以结合奥运会各国夺得的金牌数绘制统计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而且进行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外部环境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他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去研究数学,并与学生一起做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老师争论,或指出老师讲课中的失误及教材的不妥之处。这样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

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被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把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压抑了下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留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保证思考、探讨问题的时间,让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规律的寻找、结论的概括、疑难的质问乃至知识结构的建构的过程。在丰富多样的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就会获得充分释放。教师要在以下几个环节真正留出“空白”,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不要徒留形式,走过场。⑴寻找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时留“空白”;⑵提问后留“空白”;⑶当学生对知识认识模糊时留“空白”;⑷在概括结论之前留“空白”;⑸出现错误之后留“空白”;⑹出现难解时留“空白”。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让他们去自行探究,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

总之,學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时时处处注意采取各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用创新教育的思想观念去从事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学生的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标下的实验教学探讨
浅析如何在高中政治课堂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用能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