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生态观下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014-04-29 18:52徐兰香徐毅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0期
关键词:农业生态课程

徐兰香 徐毅华

摘要 明确了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系统性差、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缺乏专业教师及与社会脱节等问题。认为地方农业高校要以课程生态观为指导,改变传统课程开设目标,根据学生的需求开设横向课程和纵向课程,采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并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 地方农业高校;创业;课程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0-06876-03

地方农业高校在现代化农业人才培养、知识贡献和科技转化中承担重要的职责,对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培养创业型农业人才不仅是地方农业高校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更是构建和谐农村社会、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需要。创业型农业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更要掌握与农业相关的创业技能、创业精神及创业意识。创业教育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1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现状

目前,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地方农业高校基本上都已经开设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但目前存在缺乏系统性、理论多而实践少、课程教授方式传统、内容抽象等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创业教育的功能,不能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更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

1.1 缺乏系统性

在现有课程体系下,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业,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1.1.1 创业教育以创业学科课程为主。规定了创业学科课程的必修学分,配备教师教学,忽视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及环境课程的建设与作用。

1.1.2 各门创业课程关联性不强。①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脱离,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创业,亦不利于创业意识的培养;②创业学科课程与创业活动、创业实践相脱离,学科课程不能成为创业活动和实践的指导,导致理论知识不能通过实践强化,导致学生获得的创业知识零散、缺乏系统性;③创业活动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与创业环境课程相脱离,表现在创业活动和创业实践得不到学校的统筹管理和组织,活动和实践的开展得不到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使得学生创业活动成绩不理想、实践效果不明显。

1.1.3 缺乏创业全过程教育。学生创业从获取创业知识、产生创业意识阶段,到创办企业、管理企业是一个连续、相互影响的过程,需要获取创业意识、心理、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并能从中得到启迪和指导。而地方农业高校创业课程开设零散,缺乏基于创业全过程的创业教育课程,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创业理论知识并用于创业实践。

1.2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受传统教育方式影响,创业教育课程仍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授课方式仍采取传统课堂讲学为主,缺乏与实际创业需要的活动、实践,忽视活动课程与实践课程在引导学生创业、发挥创业教育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全校通识课,以全校学生为授课对象,没有对学生的创业意愿进行甄别,进而根据不同学生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创业课程。

1.3 专业教师匮乏

由于未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必然的结果是缺乏专业教师。目前,担任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来自负责学院创业教育日常工作的辅导员、分管学生工作的学院副书记、管理学或经济学教师、学校创业管理办公室人员等,均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导致两个必然结果,一是兼职教师没有学习系统的创业学知识,课堂教学生搬硬套,专业引导性差;二是兼职教师以其他工作为主,在创业教育课程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得不到保障,不能给学生深入的创业指引。

1.4 与社会脱节严重

目前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是处于“闭门造车”阶段,没有与地方农业、经济及社会形成良好互动,课堂内容与社会创业活动脱离。首先,很少将当地农业创业现状,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引入课堂,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现实社会经验不足,不利于强化创业教育课程理论功效;其次,没有邀请当地农业创业典型人物进入课堂,忽视榜样的作用;最后,没有邀请当地农业专家或者农民专家进课堂,忽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2 课程生态观下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生态属于教育的微观生态,是从大自然的物质环境、社会的结构及精神环境,缩小到课程的微观系统分析[1]。课程生態观以整体论与系统观对课程生态的各种因子进行全面、联系的思考,有利于及时发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以生态平衡的视角考察创业教育课程,能主动调控创业教育课程的失衡,确保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课程生态观为指导,规划、开设、考核创业教育课程,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地方农业高校要以课程生态观为指导,开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类生态因素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2.1 确立创业课程生态观

课程生态观是以生态学的知识指导课程的全过程,包括编制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估课程及课程的效率。构建和谐的创业教育课程要以确立创业课程生态观为前提。

2.1.1 注重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态环境建设。

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态环境是以创业教育课程为核心,对课程建设、目标、运行及发展起推动和约束作用的环境系统,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

创业教育课程的自然环境由自然空间和自然资源组成,是创业教育课程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高等农业院校要注重对可用于创业实践和活动课程的种植基地等自然空间和当地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发掘,并将专业教育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不断丰富创业教育课程的物质条件和专业结合度。

创业教育课程的社会环境分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宏观环境包括当地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环境等,对学生的创业意愿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产生间接影响。微观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甚至教学环境。学校创业氛围是否浓厚,对创业教育是否重视,家庭是否支持学习农业专业和农业方向创业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学校的创业教育环境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创业知识的接收程度。

创业教育课程的规范环境主要包括政策对创业的支持程度,社会、学校及师生对创业的认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等。不同的地区创业的规范环境不同,地方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规范环境对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开设适合当地特色的创业课程。

2.1.2 充分认识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态特征。

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生态特征,具体表现为整体性、联系性、开放性、动态平衡性等。地方农业高校要在充分认识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特征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论和价值观指导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1)创业教育课程的整体性。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是由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因子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与其生态环境,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不可分离,课程生态环境影响、制约课程的建设,课程体系也反作用于其生态环境,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

(2)创业教育课程的联系性。创业教育课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必然存在联系性。这种联系性包括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内的联系、与系统外部发生的联系。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内部的联系主要体现在系统内部各要素及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如创业基础课程是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基础,实践课程与活动课程反过来促进基础课程的建设。创业教育课程系统作为一个微观的教育生态系统,必然与教育生态系统发生联系,也受其他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不可能单独存在。

(3)创业教育课程的开放性。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及其他生态系统发生着物质、能量的交换。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产生于实践需要,也以培养社会创业人才和创业意识为目标,目标具有开放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与其所处的自然、社会和规范环境分不开,内容具有开放性。

(4)创业教育课程的动态平衡性。创业教育课程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并与外在环境发生能量、信息交换,这些过程伴随着系统平衡、不平衡又到平衡,即实现动态平衡。

2.2 构建新型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课程生态观为指导,地方农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开设、教学关系和教学方式建设及教学评价时都要关注创业教育课程的生态特征,注重所处生态环境,以整体性、平衡性为原则,构建和谐的、适应农业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2.2.1 改变传统课程开设目标。

转变以提高学生创业技能或者创业知识为目标的观念,树立以培养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观。地方农业高校面向全校师生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在创业的素质、能力知识和心理等方面打下基础,以推动大学生在各种岗位上进行创业为目标;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以专业课为依托的创业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面向有创业经历或正在实施创业实践的学生,开设创业政策咨询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和成果为目标。

2.2.2 丰富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课程生态观强调课程内容的整体性、联系性,注重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地方农业高校在课程内容设置时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模式,不仅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开设多种类横向课程,还要开设创业教育素养培育所需要的多层次纵向课程。

(1)横向课程是根据不同学生需求开设的课程。大体上可以将学生对创业的需求分为3类:第一类学生没有任何创业意愿,毕业后准备直接找工作或者继续深造,这一类占比最多;第二类是有创业意愿但是缺乏创业知识,这一类占比较多;第三类是已经创业的,这一类占比极少。

针对所有学生,学校应该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必修课,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帮助大学生在思想认识和精神上为创业做好准备,包括创新思维、创意激发、创造力开发、信息搜索、商业机会判断力、机会评估等内容[2],培养适合于任何岗位的创业意识,这是对人才培养能力方面的整体提升。

针对第二类学生,应该在创业意识类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包括融资、财务管理、团队建设、项目选择、营销、战略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创业基础知识,并开设创业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创业竞赛和创业模拟实训课程等,加強体验式教学和实践,加深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帮助学生获取创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第三类学生已经有创业实践经验,但缺乏系统的创业知识。他们需要包括写作、口头沟通、人际关系的处理、相关专业技术的管理、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网络构建、信息收集与整理等技术技能,在企业管理中有关商务决策与管理方面的商务管理技能,以及自主创业主体在创建新企业过程中的综合能力与素质在内的创业能力课程,对创业能力进行提升[3]。同时,他们还缺乏对创业相关政策、税务知识等的了解,需要开设专门的政策咨询类课程,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的专家讲座,帮助他们成功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指导这一类学生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对创业的反思,实现创业能力动态提升。

(2)纵向课程是在不同年级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构,大学一年级适合开设创业学科课程和环境课程,培育基本创业素养和意识;二、三年级适合开设创业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强化创业意识,提升创业技能。

创业学科课程是指将创业教育内容与某个学科知识融合贯通形成的一门以学科为载体、以传授创业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创业基础课程,可以采取学科渗透、选修课、必修课等方式开设。农业高等院校开设创业学科课程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将专业知识融于创业课程,提升学生的创业兴趣及专业应用能力。

创业环境课程则是以隐性的人文环境、舆论、氛围及价值观等为载体的创业教育课程。农业高等院校在开设这类课程时,要将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引入课堂,要将农民专家请进课堂与学生交流,促进学生对创业环境的了解。

创业活动课程是指将创业教育融于课外活动中,以积累学生经验、提高应用能力为主的创业课程,如社会调查、创业竞赛等。农业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能动性,将与专业相关的创业竞赛、社会调查作为课程组织,并且规定相应学分,促进学生积累创业经验。

创业实践课程是以实践成果为价值判断,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展的具有创业教育意义的课程模式[4]。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是创业实践课程的重要载体,地方农业高校要实现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的团队遴选与专业相结合、团队业绩的考核与创业学分相挂钩,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升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2.3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关系。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教,并且以教为基础。课程生态观强调学生既是教学对象,更是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地方农业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上,首先要改单向传授知识为双向传递,改“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要改课程教学“一对多”为“多对多”,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课堂将学生带入农业企业或者农场,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及创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第三,要改传统教学的“授—受”关系为“你—我”關系,增加体验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特性。

2.2.4 构建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既是对教育效果的检验,也是促进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断优化、实现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发展性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由于其尊重人的发展,开放性、协调性、动态平衡性等特征与课程生态观相适应[5]。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就是采用发展性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目标、内容、主体、教学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更好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反思,成为合作性参与者和反思性实践者[6]。

首先,教学评价指标上改知识指标为主为知识与能力并重。要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知识和信息进行创新的能力、合作竞争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与创业的结合能力为指标来设计相应的考核体系。

其次,改双向评价为多向评价。以往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课程评价及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双向评价模式具有局限性,要将课程相关的参与者纳入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充分展示师生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更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最后,改结果评价为创业教育全过程评价。创业教育是对学生创业知识传递、能力提升、实践检验及反思的全过程教育,以往只注重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模式不能与创业教育的本质和使命相适应。应建立一个与创业教育全过程相对应的动态的、不断调整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96.

[2] 张兆强,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81.

[3] 樊一阳,徐玉良.创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

[4] 张向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及设置[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30.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85-90.

[6] 韩琳.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03-104.

猜你喜欢
农业生态课程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生态养生”娱晚年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