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的“苦雨” 隽永的情思

2014-04-29 00:44任璐瑶
西江月·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苦雨周作人

任璐瑶

【摘 要】周作人的《苦雨》以平和冲淡的笔调写作者对于北京的雨之感,以及在雨这一情境下的所见、所想与所思,通过向友人娓娓道来北京的雨事,缓缓地叙说出在这苦雨中作者的心境,但却少有抱怨,在自然无华的笔触下,更多的是抒写自己平淡闲适的感受,并因此产生了自然隽永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周作人;雨;平淡;隽永

周作人的《苦雨》采用的是作者给友人伏园兄的书信体形式,本篇写北京的雨事以及作者在这样雨下的心境。

开篇作者回忆自己以前在杭沪车上遇雨之困难以及卧在乌篷船里听雨的美好,冒雨夜行,遇暴风雨的危险和愉快。不难看出作者对雨这一客观自然现象是具有颇为复杂的感情的。设身处地的笔调,简简单单的话语间就向我们道来了不同情境下雨给人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在乌篷船中听雨打船声,听橹声,以及呼声,真让人不觉掉入了一如似真似幻的梦境中去了。使读者不自觉地放松了心情,把自己当作周作人的友人,仿佛是在静静聆听一位老友来自远方的诉说,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接下来作者还想象友人快乐悠哉地在大漠中的大雨之下行进,像个孩童似的对友人的情况作了一番空想,读来不禁让人露出会心一笑。雨对于周作人是饶有趣味的,虽然有时雨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有雨的天气,便给生活平添了一份情致,似乎雨总能给人留下一些深刻的记忆。在对雨的感怀中,作者自发地向我们叙说一些雨事,真切的感情自然地从不饰造作的平淡的文笔中流露出来,作者不温不火,向一位老朋友缓缓道来,在这样平静又有趣味的文字氛围中我们不觉放松了身心,随着他一起想象,一起感受由雨带给我们的这份宁静与恬淡,雅致与幽远的情思,忘掉了一些不快,微笑地倾听他平易近人却又充满趣味的诉说。

作者说自己住在北京,北京下了雨,但却十分难过,缺少雨具以及房屋防雨不太周密。雨给生活带来了一些烦心事,怎么处理这些麻烦,具体情况的实施以及被“梁上君子”光顾,一一给友人列举出来,有一点点小小的不快,但又没有让人厌烦,细细品味字里行间仍是充满了趣味与平静的心态。这种达观与平和不仅体现在文字的表达上,更是作者一种感情的流露。作者是绍兴人,写北京的雨,“虽觉得他喜欢这里,但隐隐还是流着感伤,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看,他常常觉得,自己是这古城里的不合时宜的人物。”[1](P160)而写道自己故乡的雨,情形就不同了,“不过讲到雨,也不是可以一口抹杀,以为一定是可嫌恶的。这须得分别言之,与其说时令,还不如说要看地方而定。在有些地方,雨并不可嫌恶,即使不必说是可喜。囫囵的说一句南方,恐怕不能得要领,我想不如具体的说明,在到处有河流,满街是石板路的地方,雨是不觉得讨厌的,那里即使会涨大水,成水灾,也总不至于使人有苦雨之感。我的故乡在浙东的绍兴,便是这样的一个好例。”[2](P959)作家对雨的复杂感情流露于笔端,却也未见强烈的好恶之感,总是与人平和地叙说,让人的心态也变得和他一样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喜欢与不喜欢都淡淡地道来,舒徐自如间别有一种雅致与自然的韵味。

下了一夜的雨,夜间总有雨声惊扰的睡眠,使人睡得不痛快。甚至雨已上了台阶,侵入了全屋约有一寸深浅。本该是十分惹人气恼的一件事,作者仍是十分平淡地叙述出来,以为水会浸入书房,去看果然浸满了全屋,不但没有恼怒,反而觉得放心,事如所料地放了心。作者在苦中作乐,也并没有让我们看出来雨中的苦悲,只觉得这样一个人在忧患中的洒脱,和他性情中的中庸之道,温婉与含蓄的心态。“周氏的文辞则不免温吞,心态虽平和散淡,内在的情调毕竟是绅士之气,与其兄相比,终是少了什么。”[1](P221)然而他这样一种平和之心,却也实是经历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与灰暗性之后形成的,“周氏的文字其实是大哀凉的,在静谧之中,在含蓄的地方,隐含的恰是人间的苦痛。”[1](P167)他如此在冷暖之间,与苦乐为伍,却仍然追求文字的冲淡与闲适之感,更是不易的。周作人的经历也影响了他的心态,“周作人以‘苦茶、‘苦雨斋、‘苦住一类文字诉诸衷肠,实则悲观情绪的写真。‘五四文人的黯然心态,就是如此地留在他的文字里了。”[1](P166)虽然他经历了一些事情,对他的人生他也有了自己一些独特的体会与感悟,看物不免带有个人的主观情绪色彩,他写“苦茶”、“苦雨斋”、“苦住”也体现了他自己的不甚如意。但是与许多人不同,他没有用一种激烈反而是用一种分外冷静淡然的笔调去书写,因而许多的黯然我们也可以体会得更为深切。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仍有心去写有两种人最喜欢这回大雨。不去在乎这“苦雨”给自己的“苦雨斋”带来了多大的不便,而关注起了爱玩水的孩子们,孩子们成群结队地去在院子里由雨水积成的“河”里淌着玩的描写,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这就不仅是平和冲淡了,甚至让我们在这样的情境下感受到了一种愉悦与美妙,充满了趣味的诉说。似乎是旁观一样地却也体会到了那份喜悦,苦并不少见,而世人多闷闷不乐的苦在周作人的眼中也别有一番天地,于苦中作乐,是人生的一种情趣,更是一种难得的修炼。虾蟆也是喜欢下雨的,在有雨的天气整日地叫,有人厌恶它们的喧嚣,而作者却说:“我觉得大可以不必如此,随便听听都是很有趣味的,不但是这些久成诗料的东西,一切鸣声其实都可以听。”[3](P214)他那一份闲适自然的心,不仅恰有分寸地节制自己的感情,对其进行调和,而且将内心蓄蕴的情绪平淡而又舒缓地在笔下流露出来,表现地含而不露,平淡的文字却产生了持久而隽永的艺术美感。“周作人的一生,反对伪态的东西,做文与做人,以质朴为根,有一点陶潜之气,又似袁宗道那么随和,可说把上古时的清醇之美继承了下来,在文坛形成了精神的另一翼。”[1](P98)平实质朴的文风,写什么都看似无心地平淡自然,实则是他对于平和冲淡的追求。做文如做人,个人的精神气质,才情秉性等也都会在所写的文字里得到体现。周作人为人的质朴敦厚与他的才情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这样雅致自然,平和冲淡的文章。

文末作者说如若有人说自己所记的是个人的事情,于人生无益,自己也将坦然承认自己意图也就在此,别无他意。又写太阳已出,傍晚可以出外游嬉,实为与友人之间的真挚自然的情感抒写。作者有感于一场雨,而所写之事又围绕雨谈了一些生活杂事,写了一些琐屑之事,读来却不觉乏味,反而能使人反复咂磨。周作人的这篇《苦雨》确是以自我为中心,写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读来自然质朴,却也不乏怡然自得,处处充满生活情趣之感。文章以《苦雨》为题,写自己对雨的感受,淡淡的苦中有隽永、令人回味的艺术魅力。以给友人的书信为体裁,闲谈一样地娓娓道來,却并不乏味,并不无聊,不但闲适平淡,亦有自然隽永的味道。

【参考文献】

[1]孙郁.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周作人.雨的感想[A].止庵.周作人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

[3]周作人.苦雨[A].许志英.周作人早期散文选[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苦雨周作人
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观京剧《陈毅回川》后寄怀
关于《冰心与我祖父周作人的早期交往》的更正
季节的心事(三首)
悼亡妻
云和幼苗
周作人之死
周作人住在后面
周作人、鲁迅与李慈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