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剑德 高伟山
如果不是去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也许从小没怎么干过农活的农村娃王永奇还没机会发现,原来种地也可以发家致富。
去年以来,一场关于“如何种地”的培育在河南省许昌县蓬勃开展。自2012年8月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由农业部启动实施,许昌县成为全国100个、河南省4个试点县之一。王永奇和其他199名农民被选拔出来后,参与了集技能培训、现场指导、实地考察于一体的培育过程。
作为破解“谁来种地”“地如何种”难题的重要举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旨在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昌县进行着探索和尝试,力争把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愿意学、学得好、用得上、能创业的现代农业中坚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新”在哪儿
2013年12月10日, 33岁的王永奇正站在许昌县湛涧乡地头察看白菜长势:“我这地种植时间表排得很紧凑,先是小麦和早玉米套种,再是早玉米和晚玉米套种,然后是晚玉米和白菜套种,白菜还分早中晚三季儿。”
两年前,王永奇还和不少农村年轻人一样不谙农活。现在,他不光流转了150亩土地,还成了村里的农技专家。这套“本事”,是王永奇从许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学来的。和他一起参加学习的,还有县里199名学员。
王永奇给记者算了笔账:“平常农民一年一亩地只能挣1000多元。按现在的种法,一年一茬麦、两茬玉米,保本没问题,蔬菜这茬就是净挣的,一亩地光白菜都值4000元呢,可比我在外边打工挣得多。”
“以前咱许昌种蔬菜少,不知道好卖不好卖,最关键的是种植技术跟不上,想找人学都不好找。现在,上课培训、外出参观,真是受益不少。”王永奇说。
像王永奇一样,参加许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学员,大多具有一定的农业生产规模。按照要求,许昌县以具有一定农业生产规模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为重点培育对象。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都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许昌县农业局局长邢留记介绍,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表述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其培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这些有一定能力、有一定创业意愿的职业农民通过培育获得更高的致富能力和带动能力。”
结合农业产业优势和特点,许昌县将小麦(玉米)种植、生猪饲养、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确定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导产业,并向“三化”协调发展试验区倾斜。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学员选拔时,许昌县农业局采取择优选拔、张榜公示的方式确定基本学员,并对全县168家种植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小麦(玉米)种植大户、360家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生猪饲养户、208家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200余家种植规模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食用菌生产专业户、初高中毕业生、打工返乡创业人员进行培育。为此,许昌县邀请了省内外农业专家和当地专家作为师资,为学员进行手把手培育。邢留记说:“这项培育很受欢迎,有些今年没能参加的还交代我们,‘俺先定着,明年第一批参加这个培育。”
对于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王永奇认为,以前很多农民种地非常盲目,不会过多考虑种这些挣钱不挣钱,就像人们说的“不专业”。他理解的新型职业农民是不光干这一种,还得精这一行,能当种地的老板。
带动农户依靠农业发家致富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所以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等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就在于希望发挥新型职业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拉动更多农民素质整体提升,带动更多农户依靠农业发展致富。
许昌郁金香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卿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到山东等地参观人家的育苗工厂和生产基地,学习了他们的经营模式和生产技术,经营思路有了很大转变。我们现在调整了生产规模和经营模式,不仅企业生产结构更加紧密了,还获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不仅如此,他的公司还在原有3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新增了农机、植保两个合作社;此外,公司还准备建立育苗工厂,为农户提供种子、育苗、种植、销售一条龙服务。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过程,还促成了我们学员间的合作。”吴国卿介绍,在一次学员间的交流过程中,当他谈了其创业经历,并提到公司今后要扩大生产规模时,有人提出能否进行公司和学员间的生产合作,由公司提供种子、回收产品,这个想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经过探讨,双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公司提供种子和免费技术指导,学员种植,公司回收产品统一销售;学员也可以自行销售,销售不了的由公司以保护价收购。目前,学员与该公司的合作洽谈会已召开3次,进一步将合作意向落实到位。
陈曹乡俭北村村民尚开伟,在接受培育后扩大了生产规模。在培训前,他承包了50亩土地从事露地蔬菜种植,但经常感到在技术和管理上力不从心。听了省内外专家的培训后,尚开伟开阔了视野、转变了思路,特别是去山东考察学习后,他又自己到山东考察了两回,学到了不少农业技术。现在,他又承包了100亩土地从事蔬菜生产,引进大棚生姜栽培,新建塑料大棚20亩,并带动周围7家农户从事蔬菜生产。
此外,承包500亩土地种植粮食的第一期学员张占峰,在培育后又新联合了两个合作伙伴承包了1200亩土地扩大生产规模,还介绍两个合作伙伴参加了第二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张潘镇水田村辣椒合作社理事长田宝建,育有3000多亩小尖椒生产基地,在培训和考察后,他新建冷库、引进新品种,准备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效益。
一天天的课程,一趟趟的考察,一回回的手把手指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给学员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转变,使他们增强了农业经营能力,扩大了生产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合作社、转变生产思路,提高依靠农业发展致富的能力。
给予获证农民最优惠的政策
培训培育,只是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体系的第一个环节。按照农业部要求,许昌县构建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相互衔接配套的制度体系,其中的重要后续措施,便是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
通过认证的新型职业农民,将享受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从而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发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带动能力。许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主任杨木振介绍,许昌县规定,新增的农业补贴优先向获证职业农民倾斜,在承担农业项目、土地流转、基础投入、金融信贷、税费减免、信息服务、加工营销推广等方面给予获证农民最大的倾斜;对符合条件的获证职业农民创业项目优先给予财政补助和贷款支持;对实行持证上岗的技能服务行业岗位,优先由获证的职业农民承担;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优表先方面要优先考虑获证的职业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建设进行奖励扶持。
此外,许昌县还将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准入及退出机制,每两年对获证农民进行一次复审,已确认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接受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各项管理服务的、不按要求参加培训学习的,将退出培育管理体系,不再享受各级政府的相关扶持政策。
按照许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许昌县将以“三化”协调实验区作为重点,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择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其中培训小麦、玉米种植600人、蔬菜生产200人、生猪饲养200人,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高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的职业农民。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认证工作正在这个县紧张有序地进行。
“只有培养一大批懂經营、会管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留住一批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从事农业,吸引一批农民工返乡创业,才能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发展才能呈现一番新天地。”韩长赋的这段话,正是许昌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着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