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紧准绳 因“情”制宜

2014-04-29 00:44韩洁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程

韩洁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载体,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历史教师也不是历史课程被动的实施者,需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在充分研究本校学生以及教学现状的前提下,对历史必修教材进行再开发及整合的校本化改造,积极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符合实情的历史教学道路,使历史课堂既充满生机,又提高效率。

关键词:历史教材;课程;充满生机

历史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主要载体,是静态的文本、图片的汇编,历史教学是历史课程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动态、具体的过程。教材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最基本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不应局限于教教材,而是要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内涵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实情,创造性地处理、加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发挥教材的资源,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实情的教学道路,让高中历史课堂既能充满活力,又能提升实效。

一、按部就班,困由心生——实践的缘起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原先的教材体系、知识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人民版必修教材为例,专题模式取代了原有的通史体系,古今中外的历史编成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必修模块,教材结构严谨,图文并茂,时代气息强,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把握某一专题的历史知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不少老師也因课标规定宽泛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感到困惑,因课时相对不足而对教学任务完成感到困难,在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过程中,频频出现的各种矛盾加剧了教学的难度。

1.认知能力与学科要求的矛盾

本市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中考实行的是开卷考试,其成绩只是作为升学的参考,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自然对历史知识掌握甚少。在我校的高一学生中,大部分同学缺乏扎实的“陈述性知识”,对历史发展的沿革未形成必要的认知,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必须考虑通史知识回忆及能力、方法养成,否则就很难建立高中的“程序性知识”,要想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决历史问题更是难上加难。

2.内容繁多与课时紧少的矛盾

现行人民版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必修三册书本总计专题25个,108课时,根据每年的教学进度,本校高一上学期要求修完必修一整册及必修二前四个专题内容,而按规定历史学科每周为3课时(本校还是40分钟一课时),整个学期时间大约5个月,扣除法定节假日、期中、期末考试,运动会、艺术节等,实际课时不足三十六节。这种矛盾容易造成教师拼命赶进度,授课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学生学习如走马观花、一知半解的状况。

教材中某些章节时间跨度大、内容多、要求高,而所给课时极其有限,如人民版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课,安排的课时仅为1课时,要在40分钟内讲清1919—1949年30年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难度颇大。如不有效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要按要求完成几乎是天方夜谭。

3.方式转变与知识落实的矛盾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是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也是广大教师正在努力探索的教学方式转变,参与式活动、探究式学习、主题式探讨应运而生,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转变,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参与意识增强。然而实际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多了,时间就难以把握,知识落实上会出现漏洞,看似热闹、参与度高的课堂冷静下来后,发现学生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成为空中楼阁。

4.统一要求与学生差异的矛盾

高中三年历史教学内容和进度有着统一的要求,以高一为例,一学年要完成必修三册书的新课讲授及复习,参加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竞争对手除了同类学校学生外,还有省一级重高的学生。本校学生无论从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还是学习能力上与一级重高均存在较大差异,要在起点不同的竞争中扭转劣势,要求历史教师能正视这种差异,有针对性地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合理处理教材,分步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群体的和谐、最优发展。

二、扣紧准绳,量体裁衣——教材校本化处理的依据

所谓教材校本化处理,是指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把现行使用的教材通过整合、调整、增减、补充等方法使之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教材处理过程。教材的校本化处理不能凭借个人喜好,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

1.胸中有纲——以紧扣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为首要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编写历史教材、实施教学和评价的依据,《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指导意见》是学科教学、学业评价、高考的基本依据。对教材进行校本化处理,要求教师深入分析并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把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并以此为准绳,创造性地处理教材,通过对所讲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合理配置,使教学过程成为教材内容持续生成、转化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展开奠定基础。

2.脑中有本——以尊重教材为必要前提

现行的人民版历史必修教材是众多专家依据历史学科特点,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而精心编写的教科书,它结构严谨、图文并茂、观点鲜明,符合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教师在对教材作校本化处理时,不可凭自己的主观意愿脱离、违背教材。

3.课中有魂——以落实三维目标的统一为基本尺度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对教学过程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有效的教材处理,必须首先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策略、方法和途径,使教学系统内各组成要素得以协调,并使之发挥最佳的整体效应。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达成学习目标的欲望,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又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有效地评价,及时反思教学行为,及时反思与纠正,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心中有生——以遵循本校生情为重要指针

教师处理教材,必须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校学生在本市中水平位居中游,行为习惯好,对历史学习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可积累的历史知识不足,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薄弱,这更要求教师有别于他人来处理“统一”的教材,以照顾和体现学校间的差异。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在突出重点和内容衔接上得多下工夫,使教学内容更易于被学生记忆和理解,使教学得到优化,效果得到提升。

5.眼前有路——以规划三年学习为航标

高中历史学习是一个连续且不断深入的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应循序渐进,结合我校实情,高一阶段教学以学业水平要求为基准,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的主题定在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内,讲透练精;高二阶段,在高一掌握的基础之上,补充《教学指导意见》中属于发展要求但高一因为课时紧张而未讲的内容,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在相对充足的时间内提前启动高三的一轮复习,为高三历史学习的网络化、系统化铺平道路,进入高三后根据本校的教学进度安排,可以较以往提前进行二轮专题复习,以问题引领、材料铺垫为依托,加强对专题知识的整合,对历史问题的深入分析,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为高考取得佳绩做最后的拼搏。

三、取舍有度,调整重组——必修教材校本化处理的实践

1.有效整合,紧扣主线

教学主线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基础上形成的,体现了教材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鲜明的教学主线是一堂好课的灵魂,设计一条明晰的教学主线,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逻辑体系,各项课堂活动围绕它展开并通过它进行拓展,可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有序地形成认知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学习的过程。

【案例】必修一专题一的第三节《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第四节《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两节主要学习从汉朝到清朝政治制度的演变,知识点多,概念性强,在教学中应对这两课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通过展示《好了歌》“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权臣掌权睡不好;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提出设问:在中国封建社会中,你认为皇帝要治理好国家,会有哪些顾虑和担忧?引导学生从变更中央机构、完善监察体制、注重官吏选拔、加强地方控制四个方面来学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知识重组,优化了教学主线,强化了知识技能,简化了课堂头绪,活化了历史思维,深化了课堂效果。

围绕教学主线组织教学,能有效剔除与教学不相干的形式、内容,使有限的教学时间用于教学关键之处,执简驭繁,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

2.合理调整,明确逻辑

由于教材本身的编排限制,一定会有固定的格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認知规律、心理特点和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材体系,合理地重新安排教学顺序,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能力需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历史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案例】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农业》一课中按顺序讲述了“神农的传说”“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五目内容,本人在讲授课文内容时,通过幻灯片展示调整顺序后的标题,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简要概括出课文每一目的主要内容,并提出疑问:为何要改变顺序?进而引导学生归纳出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的革新,水利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而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力役沉重则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根据本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看似无意,既增强了课本内容的逻辑性,又能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3.大胆取舍,凸显关键

新教材内容多,理论分析要求比较高,正常讲授,课时显然不足。因此,教师处理新教材时,要善于大胆取舍,能不讲的坚决不讲,可讲可不讲的尽量少讲,把教学重心放在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分析上。

【案例】必修二专题五第一节《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全课内容分为三目“分散的文明”“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文明的链接”,其中第一目属于课外阅读内容,由于课堂时间紧张,在新课讲授中可以大胆舍弃,通过展示15世纪和17世纪初欧洲人所绘制的两幅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两个时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有什么不同?是什么事件造成这样的不同?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新航路开辟,并且使学生从粗浅的层面先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由分散走向统一的文明。

第二目“资本主义经济的萌生”为发展要求的内容,在高一年级的新课讲授中可以少讲,尝试引导学生回顾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情况来认识14、15世纪欧洲产生的生产关系新变化,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雇佣关系的认识,又能激发思考中西不同历史的命运。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生比较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程实践中,教材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根据三维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需要,根据核心知识点和知识体系,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对教材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作出适宜的“裁剪”,是课时限制下的必然选择。

4.浓缩提炼,简化记忆

现行的历史教学,知识容量大,对学生知识的记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学生认为历史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因为面对的知识纷繁复杂,不够生动。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善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浓缩和提炼,学生的记忆负担会大大增强。

【案例】如必修一专题二第一节《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一节涉及的不平等条约较多,对知识的记忆也有较高要求,在《马关条约》的教学中,教师尝试用“一厂、二亿、三岛、四口”这八个关键字来引领学生对内容进行准确记忆。

【案例】必修二专题二第一节《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中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条件,可以引导学生以已知的知识——甲午战争为突破,从列强经济侵略方式的转变、国人面对民族危机的态度以及清政府面對巨额赔款的政策调整为切入点,分析得出相应的正确结论。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将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高度浓缩和提炼,在串记时以少带多,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记忆,既能够减少死记硬背,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

5.添味加料,深化理解

我们在必修教材的使用上,除了筛选整合,也需要适当的拓展延伸,给历史课“补充养分”。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拓展延伸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历史课堂更富有知识性、生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素养。

【案例】必修二专题一第四节《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第四目“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根据教学指导意见要求学生会分析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课本限于篇幅未作出相对完整的分析,没有给出明确的结论,倘若只拘泥于课本,就无法达成这一学习目标。在讲授这一难点知识时,笔者尝试将复杂问题浅显化,将抽象知识形象化。

教师:我们把资本主义萌芽形象地比喻为一家纺织工场,倘若你是工场主,需要哪些条件来发展你的工场?这些条件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具备吗?

学生:(议论后给出不同答案)资金、原料、市场、技术、劳动力……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加以补充并锁定一个前提和四个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

将生涩难懂的问题用比较直观的方式来讲解,适当降低了知识理解的难度,在历史课堂上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通过此类方法的总结并再运用,可以帮助学生较为轻松地学会分析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能够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真正实现运用已有历史知识去解决未知历史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的改革和实践仍然在前行的路上,我们在艰难中求索,在两难中抉择。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能转变思维,多做些实践探索,高屋建瓴、切合实际地处理教材,因“情”制宜地寻找方法,时间对我们来说就是充裕的。

参考文献:

[1]朱慕菊,钟启泉,崔允漷,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5).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寓写于玩:童化班本课程的成长之路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早期教育与课程建设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精细高分子课程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