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苹果品质特征及采后增收措施研究

2014-04-29 09:59文代术赵祖凤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0期

文代术 赵祖凤

摘要 昭鲁坝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特别适宜苹果的生长,生产出的苹果营养物质含量高、色泽鲜美、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深受人们喜爱。由于采收方法不当、贮藏技术跟不上等因素,每年损失产量达10%。因此,正确的采收方法、及时的采后措施可降低损失,提高效益。

关键词 昭通苹果;品质特征;采后增收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0-06791-02

昭通市地处云贵高原,云、贵、川三省腹心地带,所辖昭鲁坝区系云南省第四大坝子,是昭通市政府、昭阳区政府及鲁甸县政府的所在地,面积1 133.54 km2。昭鲁坝区位于昭通市中偏南部,地跨103°9′~103°40′E、26°59′~28°32′N,海拔1 890~2 000 m。气候属北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6 ℃, 最冷月1月,月均温2.5 ℃,最热月7月,月均温19.8 ℃,无霜期230~240 d,年降水量750~925 mm,年日照1 919~1 980 h。属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的农业气候类型,非常适宜于苹果的生长,且丰产丰收。由于昭鲁坝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苹果成熟期较北方早1个月左右,即在北方苹果尚未成熟时,昭通苹果已成熟上市,销售较北方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竞争力。故1989、1996年中央农业部和云南省农业厅分别将昭鲁坝区列为我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及云南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1]。2008年昭通苹果纳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在昭通正式成立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昭通)综合试验站,2010年昭通苹果被列为云南省20个重点扶持产业之一,昭通市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八大优势产业”之首予以扶持,昭阳区政府又把苹果产业作为“四大优势产业”之首重点扶持发展。

1 苹果资源及品质特征

昭鲁坝区种植苹果始于1940年,由时任昭通林务局官员的留美博士吴敬漪先生从四川成都华西大学引入160株苗开始,随着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经70年的发展,先后引入30余个品种进行培育,至今现存的有红富士、金帅、美国八号、新红星、2001、神沙等2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由1987年的0.17万hm2迅速发展到2010年的2.00万hm2,产量达55多万t。其中早熟品种神沙、美国八号等种植面积0.20万hm2,在7月上中下旬成熟;中熟品种金帅、元帅、乔纳金、新红星等种植面积0.43万hm2,在8月中下旬成熟;晚熟品种红富士、秦冠等种植面积1.30万hm2,在9月中下旬成熟。计划到2015年,昭通苹果种植面积达3.33万hm2,产量达100万t,作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来发展壮大[2]。

昭通苹果经云南省农产品质量监督站化验表明,采收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达14%以上,硬度9 kg/ml,每100 g含VC 0.36 g,含粗纤维5.2 g,粗有机物13.8 g,含总酸2.5 g,蛋白质1.4 g,全铁1.4 mg/kg,全锌0.2 mg/kg,全钙55.02 mg/kg,总糖10.67 %,优于其他地方生产的苹果;加之果色鲜艳、肉质细脆、酸甜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而闻名于西南三省、两广及东南亚。在全国外销会上,金帅品质名列前茅,元帅风味及可溶性固形物均居全国首位;红富士、金帅品种曾获云南省优质水果称号及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3]。从品种与贮藏特性来看,早中熟苹果成熟后,肉质细,多甜中带酸,易生果锈,贮藏后易发绵,不宜久贮,适宜鲜销;在常温下,早熟苹果的贮藏期仅为7~10 d,中熟苹果的贮藏期为20~30 d,故早中熟苹果只能作短期贮藏。而晚熟红富士等苹果因色泽好、内质紧实、含糖量高,积累养分较多,故贮藏期较长,通常在常温下可贮2~3个月,可自然存放到春节,也可用冷藏等方法长期贮藏,且贮后果实品质变化甚微。因此,人们首选红富士苹果贮藏保鲜[4]。

2 采收现状及存在问题

采收是苹果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采收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苹果的产量、品质特性及经济效益。只有适时采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及VC含量变化幅度小,失水及腐烂少,才能达到最佳的品质特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2.1 采收现状

由于昭通苹果大部分鲜销,大多数果农采摘时主要根据市场需求及销售价格来定。有时面对果商抛出的“高价”诱惑,在果实尚未成熟时,就过早采收销售;若遇市场销售不好时,果农又会适当晚采,导致果实过熟。其次是根据天气状况。若气象部门预报近期有大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就提前采收。三是仅有少部分果农会根据历年种植苹果的经验和科学依据来判断最适采收期,且

采后大多数果农不进行果实大小分级,混装销售或用简易的家庭式貯藏法存放,即选一个背阴或遮阴的地面,在地面上铺上一层湿沙或垫上草席,把采收无损伤的苹果,全部堆放在一起,堆放50~60 cm高后,再在苹果上面加盖草席或毛毯即可。

2.2 采收存在问题

苹果是昭通农业的优势产业,近几年产量达50多万t,由于采收不当、贮藏技术跟不上等因素,采后损失多达10%,会造成约5万t的残次果。究其原因有:一是苹果过早采收,果实处在未成熟期,发育不完全、果个小、将导致减产20%左右,影响产量;且果实着色差、含糖量低、未形成品种固有的风味和品质等导致品质下降;贮藏时,易发生失水、皱缩、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二氧化碳伤害等生理病害。二是苹果过熟采收,硬度下降,易衰老、易落果,果肉松软发绵,抗病能力降低,运输时挤压和碰伤率高,易发生斑点病、水心病、果肉湿褐病和腐烂等病害。三是采收方法不规范、不科学。有的果农采收时不顾天气情况,没有剪指甲,用背箩或筐盛装,但底部无软的铺垫物,有的随意乱采乱扔,有的果柄过长或无果柄,还有的整树采摘,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苹果的品质与贮藏性能。四是缺乏商品意识。果实采收后,常是不分品种、等级、好坏,也不用统一规格的果箱包装,更不会进行清洗、打蜡等商品化处理,而是混在一起直接倒进载货箱运往市场,待打开销售时,质量好的果实也被颠簸、挤压、捂闷成了烂果。五是现有的贮藏保鲜方法原始、单一。由于昭通苹果90%用于鲜食,贮藏能力不到10%,加之贮藏方法单一,不科学,贮后好果率低,还会出现虎皮病、苦痘病、褐心病、斑点病和腐烂等现象。虽然目前建有2个贮藏效果好的冷库,但贮库量小,不到产量的2%。六是苹果深加工企业环节薄弱,阻碍了产业的发展。据资料表明,苹果深加工行业在经济发达国家高达50%,而我国加工量不足10%,而昭通仅有一家国投中鲁加工苹果汁的企业,加工量仅为1%左右,远远不能解决当前苹果产量中30%未能及时鲜销的局面,故扩大销路、引建深加工企业迫在眉睫。七是产业化发展极为缓慢,社会化服务程度低。目前全市有苹果技术员不到13 000人,其中,取得绿证资格仅有2 000人,从事苹果生产的技术人员仅200余人,远远不适应苹果产业大规模的发展;由于服务体系的不健全,缺乏产后贮芷加工运销等龙头企业及必要的营销队伍和市场建设,导致整个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严重脱节,基本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社会化服务尚处于低层次阶段。八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晚熟和中熟品种过多,早熟品种比例少、不到2%,南方苹果早熟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在同一时期涌进市场,果多难卖,价贱伤农,淡季又果少价昂,严重影响增收效益。

3 采后增收的对策措施

3.1 合理确定采收期

昭通苹果的适宜采收期主要根据:一是看外观。果实大小、形状、色泽等都达到该品种固有性状,种子变褐,果粉形成。二是内在理化指标。果肉硬度在6.8~8.6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15%;果肉淀粉量,可通过将碘液涂于果实横截面上,若70%~90%没有染上色为适宜采收期。三是果实生育时期。一般早熟品种在盛花期后100 d左右采收,中熟品种在101~140 d,晚熟品种141~175 d。这样采收的果实,不但可减少残次果,还可保证品质,利于贮存[4]。

3.2 加强科技培训与推广

为防止采收不当对苹果品质的影响,需进一步加大果农的科技培训与宣传推广。具体为:一是强化果农培训。组织专家和技术员对果农进行集中培训,培训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新品种的选用、果树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收与贮藏保鲜等内容,尽量减少果实残次率和腐烂率。二是选择好适宜的采收期。结合昭通气候和苹果品质牲性,早熟苹果神沙、美国八号等在7月中旬采收;中熟品种金帅、元帅、乔纳金、新红星等在8月中旬采收;晚熟品种红富士、秦冠等在9月中旬采收。三是采收时应注意的事項。不宜选雨雾天或露水未干时进行,以晴天为佳;采收人员必须剪短指甲;要用采果袋、采果梯、盛果箱(筐)等工具盛装;采摘时应本着轻摘、轻放、轻装、轻卸的原则,减少碰压伤,用手托住果实,食指顶住果柄末端轻轻上翘,果柄便与果台分离,切忌生拉硬拽,保证果实完整无损;分2~3次对果实进行采收,先是采树冠外围、上部个大、着色好的果实;7 d左右后再采树冠内膛、中下部的着色较好的果实,注意不要碰伤或碰掉留在树上的果实。四是采后及时预冷处理。因为苹果采收正值秋季高温时节,尤其是中熟苹果,采收时日均温在25 ℃左右,果实不仅有自身释放的呼吸热,还保持大量的田间热,果温高于气温,采后果实必须散热降温才利于贮藏保鲜[4]。一般将采后的果实平摊在背阴的平地上,防止雨淋,白天盖草帘,夜晚揭开,1~2 d内完成预冷;也可用最原始的预冷方法,将果实装筐后放在树下或背阴处,或将果实摊开采收。此法可减少苹果在贮藏期虎皮病、炭疽病、水心病、青霉病等病害的发生。

3.3 加大招商引资,引进加工企业和冷库建设

为扩大销路,促进产业化发展,加大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客商来昭通投资,建立清洗、打蜡、分级包装等商品处理场地,建立苹果深加工企业及保鲜效果较好的大型冷库和气调库等,保证周年供应市场。

3.4 调整产业结构,创建品牌意识

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基础上适度发展早熟和晚熟优良品种、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及更新换代力度,发展优质早熟品种,到“十二五”末,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达到2∶3∶5,采取专业化合作集约生产方法,搞优质果生产,组建产加销联合体,树立昭通苹果品牌,建立大型交易市场,形成固定的销售窗和销售网络,逐步走向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方向。

3.5 优选贮藏方式 结合气候条件,根据投入少、实用简便的原则,选用温度在0~2 ℃,相对湿度在80%~85%条件下的沟藏和土窑洞方式进行贮藏。沟藏的建立:地沟一般选在果园内或果园附近,地下水位较低、阴凉的平坦地段,把地沟挖66~100 cm深、100 cm宽左右,沟长可根据贮藏量而定,沟底最好铺2~5 cm的湿细沙,待苹果入贮后,再在苹果上盖上草席和湿细沙。土窑洞的建立:一是窑门应朝向北方,不受阳光直接照射,如果因条件限制,可在窑门前垒一道高于窑门的墙,窑门宽1.0~1.4 m,高2.0~2.2 m,门道里侧设一栅栏门,门道可设3道门帘起缓冲作用。二是窑身长度可根据贮藏量的多少而定,窑高3.0~3.2 m,宽2.6~3.2 m。三是通风孔修建在土窑洞的后壁上,内径下口1.0~1.2 m,靠窑身一侧安装可启闭的窗户,内径上口0.8~1.0 m。通气孔的大小,高低与窑身的长短有关系,一般气孔高(从窑底算起)为窑身的1/3~1/2。如通气孔不便加高或加大,应考虑机械排气,在通气孔上方安装30~50 cm的风扇一个,土窑洞是靠比较深的土层来稳定窑内的温度,土层深厚、温度变化小,要求窑顶土层厚度在5 m以上。此2种贮藏方法经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