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问题探析

2014-04-29 14:35朱韵
时代金融 2014年21期
关键词: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步入快车道,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对提升企业物流信息处理能力、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延伸服务、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以武汉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研究背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已运行的大型物流信息平台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系统研究,初步总结了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结合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武汉市物流发展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有效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发展问题 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已成为现代各行各业发展的要素及灵魂;信息资源于物流行业而言,更是成为了企业竞争的情报及财富。物流信息化战略已成为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标志与必然要求[1]。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和企业对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2006年国家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推进物流信息化进程。信息化发展的载体即为信息平台的构建,而在物流领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指出:“要加快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即构建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同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T24661.3—2009《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服务及服务等级划分规范 第三部分:现代物流服务平台》,2010年2月1日正式实施。借此东风,加之各级政府推波助澜,全国迅速掀起了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热潮[2]。

一、武汉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及建设意义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指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是有效解决我国信息化程度偏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沟通不畅等导致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低下,全社会物流成本偏高等关键问题的重要手段,其意义是:

1.有助于推动政府功能的转型。由管理向服务与管理并存的方向转型,使政府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服务;

2.有助于交通管理的业务升级换代。业务重点由单纯的运输管理向集约化的物流管理方向转型,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必然是以交通运输管理为核心,与银行、保险公司、仓储系统、贸易公司等紧密结合,从而为社会提供集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仓储管理、采购、为一体的集约化物流服务。通过这样的转型,交通运输系统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

3.有助于推动区域成为经济与物流中心。高水平、集约化的物流系统对于推动出口、引进外资和企业的国际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点已经为武汉保税物流园区的实践所证明。实际上,物流水平,特别是物流信息水平的低下,已经严重制约了武汉国际采购业务的发展。

(二)武汉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国家政策引导及政府相关文件的支持下,武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快速发展。相关资料显示,武汉大中型物流企业,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设了信息管理系统,6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3],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打下良好基础。武汉已建成大型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7家(如表1),从现有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来看,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典型方式:一种是在政府的依托下进行,另一种是将平台完全交付于市场化运作。政府依托下建设的物流信息平台可以获得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拉动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其典型的代表为湖北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纯粹的市场化运作的平台建设中则存在多种思路及方式,如以货源和车源信息服务为核心的平台建设、物流黄页建设等[4]。其典型的代表为银河物流信息网等。

“中部通,则全国通;中部活,则满盘皆活”[5]。武汉市作为中部崛起的领军者,除了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物流基础外,物流信息化建设也率先走到全国前列,为打造我国商贸物流中心奠定良好基础。据荆楚网——湖北日报2010年7月8日报道,武汉已于2010年7月7日正式成立武汉市物流发展处(中心),标志着武汉市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和物流业发展组织保障机制创新迈上新台阶。

一方面,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如火如荼,另一方面,“空车找货”的现象在武汉却比比皆是。

调研中,多位货车司机告诉我们,他们经常为车和货物无法有效对接匹配发愁,“不是车找货,就是货找车。”而用来发布车、货信息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泛滥成灾”,等你完成注册、下载软件、信息发布后,结果都是闹得欢,成交少。最近,武汉市交委、物流局提供的一份《关于武汉市物流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调研报告》中指出,不少已建成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呈现出“上马快、下马更快”现象,更有的成为长期无信息更新的“僵尸”网站。从我们登录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网站调研来看,该情况属实。可见,发布物流信息的網络平台不少,但是能真正解决供需交易的网站几乎没有,大量的网站都是重复建设的无交易的“媒体”网站[2]。

通过研究,武汉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台主体业务不是交易。尽管各平台都设有交易功能,但是,由于无法快速有效地实现信息撮合、供需对接,需求发布者越来越少,部分平台甚至陷入“无交易信息更新”的尴尬地步,交易功能设而无用,渐渐形同虚置,平台最终成为了发布物流信息的媒体宣传网站;

2.缺乏物流信息服务标准。缺乏物流信息服务标准是无法快速有效地实现信息撮合、供需对接的直接原因。平台上,未经过滤处理的大量物流信息“自由”发布,导致只能实现物流信息在互联网上的共享,而难以按信息进行资源的匹配,形成有效的物联网;

3.平台交易成本高。由于上述原因,为了完成一次交易,供需双方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甄别信息的真伪、核实信息的匹配程度,这样一来,严重影响了物流效率,提高了物流服务的交易成本,这也是交易功能设而无用的主要原因;

4.平台监管机制不严格。即使交易信息对接成功,也易因平台监管不严而失信于顾客,诚信问题成了阻碍对接成功最大的障碍。尽管各平台都采取了监管措施以服务于顾客,但问题仍然存在,如:传输速度慢、收费太高、操作复杂等,更重要的是处理诚信问题的惩罚力度不够,导致交易缺乏诚信而使平台失信于人;

5.平台维护成本越来越高。部分平台为了在众多平台中获得竞争优势,简单效仿国内外物流网站的差异化策略,争相推出各种增值服务,对物流软件的要求和服务器的维护成本显著上升;而这些服务的推出,目前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变成了高投入、低产出的负向增值服务。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加之平台盈利能力较弱,平台维护成本增高,压力越来越大。

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的改进措施

通过以上问题的研讨,结合我国发达地区的经验及武汉商贸物流发展的特点,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1.调整物流信息平台业务结构。将物流信息交易提升至首要地位,充分发挥平台的信息傳播、沟通及信息对接功能,以满足物流市场需求,促进平台发展,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提高物流效率,促进武汉市物流业发展;

2.建立物流信息服务标准体系。引入信息处理技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平台内所有信息进行梳理、过滤、整合,以确保物流信息能按照需求者要求进行精准、迅速的匹配与对接,从而提高信息时效性,吸引更多信息提供者及需求者的加入,进而降低平台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严格规范的信息监管体制。加强平台信用监督体系建设,实现对信息的监控及考察;加大处理诚信问题的惩处力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及可信度,从而加快信息传输速度,降低信息交易成本,提高平台运作效率;

4.合理引进平台管理系统,降低平台维护成本。各物流信息平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与平台运作相匹配的平台维护系统,避免造成过多的资源浪费,降低运营成本;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宗旨,将平台主要竞争力转移到提高物流信息的精确性及信息对接功能上,同时开发合理的增值服务吸引顾客,增强盈利能力,从而降低平台维护成本;

5.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物流人才。充分利用湖北省、武汉市教育资源,组织协助本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物流企业有目标地培养专业人才,打造多层次的物流学历教育和在职培训模式。积极引进高水平的国内外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专业人才;

6.政府提供政策、财政支持。政府可出台相关文件,制定有利于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法律法规,用以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推动武汉市物流信息化发展;或通过直接出资建设一些物流信息平台和示范工程,以此带动各平台的发展;

7.采用交易所方式对平台进行实体化运营。这将有利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运营主体迅速运用市场手段,整合物流市场中各类资源要素,使平台更加有效地实现物流交易和电子交易这一主要功能。

三、结束语

通过调研发现,尽管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势头强劲,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初具规模,但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大力发展以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依托的现代物流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发展,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长征,屈军锁.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06).

[2]易兵.云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研究(一)[J].管理学家,2014,(06).

[3]安永梅,张莉,贾鑫.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商贸,2011,(18).

[4]王孝坤,杨东援,张锦,杨扬,王权.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定位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8,(04).

[5]张予川,刘彩波,刘刚.武汉现代物流业发展与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

基金项目:中国物流学会课题:“云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研究”2013.8-2014.8,项目编号:2014CSLKT3-07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朱韵(1994-),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指导老师:易兵(1976-),男,湖北武汉人,本科,武汉商学院,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研究方向:物流经济、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发展问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对灵璧县近期发展的研究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基于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探索
我国商业银行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