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茜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提升,人民银行管理体制也在逐渐深化改革,内部监督体制正在逐渐强化。在调整相应职能之后,先后完善、补充了审计办法与审计制度,主要包含重新定位内部审计对象,注重职能与风险部门的内控建设。但对于人民银行的内审状况而言,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难点,分析人民银行内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人民银行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一、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作用
对于人民银行而言,内部审计是一种部门审计,主要承担经济的评价、鉴证、监督、整改与建议职能。近些年来,人民银行正在逐渐拓展审计范围,内部审计在确保央行能偶依法履行相应职责,确保资产安全,提升资金的有效利用率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首先,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近些年来,随着人民银行的不断改革,如今已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组织体系日益健全。人民银行总行通过内审司设置,在分行与省会中心支行等处,均设立内审处,地市级支行设置内审科,县级支行设置内审专员;其二,制度建设日趋完善。现阶段,人民银行已经构建了一套完整性、系统性的内审工作制度与内审体系,包括“内审工作制度”、“内审操作程序”、“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内审规程”等。同时,各中心支行均制定了与本单位实际相符合的内审细则与内审办法,实现审计工作的依法性;其三,审计工作日益规范,取得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对于内审机构而言,主要负责专项、离任、调查、履职、全面的审计,审计内容包含服务行业、内控制度与经营管理等领域,动态化监督、评价央行的职能履行状况;其四,内审新方法与新思路层出不穷。在改革开放历程中,人民银行不断创新,对于各职能部门,有效强化操作业务,建立监督与服务体系,实现内部风险防范,促进廉政建设的积极开展。
其次,人民银行内审的作用。经过多年实践,内部审计已经是人民银行的重要监督环节,包含了监督审计、检查审计、评价审计、控制审计、纠正审计、防范审计,处理一些审计违法行为,有效规范了内审管理行为,在人民银行各部门职责活动的全过程贯穿,在提升防控风险、完善内控机制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其一,内审是人民银行的重要监督手段,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有效促进了央行的业务开展,促进央行依法、正确履行金融服務职能与货币政策;其二,在人民银行内部,经过内审干部的不懈努力,始终坚持开拓创新,在银行管理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内部管理的完善、强化的内在需求,是人民银行领导层的最佳助手;其三,利用内部审计,动态评价各职能部门的内审执行状况,以提升内部控制管理,使上下层之间信息沟通渠道得以畅通。
二、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问题与难点分析
首先,内部审计问题。对于人民银行而言,多年来岁建立了由上至下的内部审计机构,明确了行长负责制度,然而内审部门由于地位不超脱,对内审效率、内审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主要包含如下问题:其一,内审独立性较差。由于内审部门的独立性较差,某些内审问题由于人情因素、干扰因素影响,正确意见、结论被抛弃,对内审权威性、内审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其二,缺乏内审权威性。由于内审权威性较差,对同级工作开展造成影响,增加了内审部门的调查、取证、检查与监督难度,按照审计结果作出的决定、意见,发生个人整改与部门整改;其三,由于内审缺乏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侧重于事后检查,不能有效事前预防风险。其四,审计人员的结构化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其综合素质整体不高。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管理、科技知识,作为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元化知识结构、创新性的审计思维。然而我国目前审计结构组成现状,审计人员的结构组成普遍水平不高,结构化不科学,“诱惑”抵抗力较差,无辨别是非、风险的审计能力,某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较差,无法拒绝各种“糖衣炮弹”,审计人员的各类违法乱纪行为逐渐增多,原因在于审计人员的结构化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其综合素质整体不高,无法与新经济条件需求相适应;其五,审计手段较为滞后,审计检查方式陈旧。对于人民银行的内审,主要采取差错纠弊的方式,不能以风险导向为指标,有效防范、消除内控风险,对审计对象,不能给予全方位与多角度审计。
其次,内审难点。由于内审观念、内审方式较为滞后,监督力度较低,同级监督难以发挥作用。审计监督侧重于合规性审计,注重权力使用、工作规程监督,极少设计审计管理与审计成效。对于审计工作,侧重监督检查,而轻视评价与咨询,对于审计对象内控,工作成效评价与计划决策评价不足。同时,内部审计重点侧重微观层面,对于宏观分析、解决问题等方面较少。
三、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于人民银行内审工作而言,目前正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化审计转变,人民银行内部必须与国际内审观念相符合,突出人民银行管理特殊性,有效强化内部审计方法,使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如何做到防堵漏洞,如何做到防微杜渐,是审计行业不断探索的问题,处于新经济条件下,人民银行审计工作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从如下几点入手:
首先,强化、重视审计部门的自身代理,健全相关的审计监控制度。针对审计关系而言,审计人同委托人之间是一种委托与代理的关系,由于风险严重不对称,使得代理人敢于违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所以,审计业法律界定、同行监督,实现审计机关的交叉审计,是刻不容缓的问题。审计人员必须严格工作质量,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规范。
其次,强化审计机构建设,提升审计人员整体素质,树立审计新形象。根据我国的审计法,健全人民银行审计机构,以业务能力、知识结构、职业素质配置审计人员,必须慎重选择审计人员,在保证审计能基础上,要重视法律意识。同时,审计人员选拔,必须改变传统单一性选拔方式,采用复合型转换方式,特别重视审计人员非判断正误的辨别能力。强化审计人员培训,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廉洁建设,着力建立良好机制、创造良好环境、锻炼优秀人才的审计环境。
第三,强化审计法律建设。针对人民银行而言,法律的约束力极强,我国必须强化审计法律建设,有效借鉴国外的法律法规,建立中国特色、可操性强、高度运行的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尽早实现审计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目的。同时,使法律得到正确贯彻与实施,只有贯彻、实施法律法规,才能有效发挥法律的效力、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计机构作为人民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经济条件下,面临了十分严峻的形势,人民银行必须不断自身审计监控制度建设,强化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审计法律建设,做到事前防范风险,使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邓华军,董文.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人民银行内部审计[J].金融经济(理论版),2009,(2):32-34.
[2]张瑜亮,付正娇.浅析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的沟通问题[J].河北金融,2012,(5):44-45.
[3]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金融,2008,(9):63-66,69.
[4]张昆.试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转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武汉金融,2008,(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