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典等
摘要建设用地供应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不仅仅是土地本身的问题,同时还与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紧密相关。合理的建设用地供应不但能够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耕地,而且能够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此认识,根据长沙市1995~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探讨建设用地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相关关系,重点探讨建设用地与GDP、城市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供应与GDP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而与城市化率之间只有单向因果关系。
关键词建设用地供应;GDP;城市化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1-07225-04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and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angsha
ZHONG Dian et al(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Hun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8)
Abstract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is a vast and complex system, it is not only the land question, but also has a closely contact with the population,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factors and so on. The reasonable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can not only promote the land intensive use, protect arable land,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romot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pull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according to data of Changsha during 1995-2013, with the aid of the Eviews6.0 software, through the unit root test, cointegration test, Granger causality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and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was discussed, the ke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construction land, GDP, and urbanization rat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and GDP have double Granger causality relationship, and only one side of the causality with urbanization rate.
Key words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GDP; Urbanization rate; Granger causality test
建设用地是城市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们创造财富的基本源泉。建设用地也是一种特殊的土地利用方式,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增加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但是由于建设用地这种利用方式具有难以逆转性,所以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对建设用地供应量进行合理调控,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防止建设用地规模的无序扩张[1-2]。因此,以长沙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建设用地供应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提高长沙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区概况
1.1区域概况长沙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的结合部,是长三角经济圈沿长江向内陆辐射、珠三角经济圈沿京广铁路向内陆腹地扩展的必经之路,是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型社会试验区)、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2015)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长沙市现辖芙蓉、天心、雨花、开福、岳麓、望城6区及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全市土地总面积11 819 km2,其中市区面积556 km2。截至2013年全市常住总人口为72214万,全市城市化率为70.60%。
2.1.3研究方法。该研究运用Eviews分析軟件[5],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判别指标之间的关系[6]及各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具体分析步骤如下:①相关性检验;②平稳性检验;③协整检验;④Granger因果检验;⑤得出结论并分析原因。
42卷21期钟 典等长沙市建设用地供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定量研究2.2结果与分析在经济学领域,时间序列数据通常存在剧烈的波动即异方差现象[7-8],考虑到自然对数变换,可以有效地消除这种情况,而且取自然对数的方法不会改变数据之间的长期关系,因此,该研究用CLS代表建设用地供应量,用UR代表城市化率,采用各指标的对数形式lnCLS、lnGDP、lnUR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总体观察数据可知,建设用地供应量与GDP、城市化率之间存在某种相关关系,但2006和2007年,由于开发商的大量囤地,政府对增大地方财政收入的追求,使得建设用地的供应量异常偏高,违背了建设用地理性供应的原则,这些使得建设用地供应曲线呈现异常波动。2008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建设用地供应量降低,这两年经济社会发展却依旧逐步提高,使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也可能会破坏两者的相关关系。因此,该研究仅选取1995~2005年与2010~2013年的数据进行分析。
(5)实证结果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建设用地供应量和GDP之间具有简单线性回归关系,当建设用地供应量增加1%,GDP会提高2.56%,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协整的;建设用地供应量和GDP互为因果,建设用地的增多会促进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也会增加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建设用地供应量对GDP的带动作用不强,仅为2.56个百分点,其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摊大饼”的情况。
目前,长沙市经济发展从起飞阶段进入到了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化由中期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建设用地面积的需求量很大。为了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国家颁布实施中部崛起计划,逐渐将重工业从东部向中部转移,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采取“兴工强市”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逐渐提高工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工业发展水平迅速增加,而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建设用地的扩张,以满足交通和工业仓储的需求;并且近年来,长沙市第三产业兴起,房地产行业更是迅猛发展,住宅用地急速膨胀,在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建设用地供应量也提出了更大的需求;另外为实现长株潭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长沙推行“拓城融城”战略,采取城市“交通同城”等基础设施建设来缩短3地的空间距离,发展交通必然需要更多建设用地的支撑。
长沙市建设用地供应量的增加,为政府带来了较大的土地财政收益,客观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而建设用地作为长沙市发展二、三产业的载体,其供应量越大,二、三产业越有发展空间,发展所受限制越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越大。
2.2.2建设用地供应与城市化率的模型分析。
(1)相关性检验。建设用地供应量和城市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二者之间具有强相关性。
(2)平稳性检验。根据图4直观判断,lnUR的走势图趋向上升,而非平稳波动,因此初步判断其为非平稳的。利用ADF检验来验证这一结论,结果见表4。可知,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城市化率是不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在10%的显著水平下即平稳,这和建设用地供应量一样,序列均为一阶单整,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条件。
原假设滞后阶数F统计值P值结论lnCLS不是lnUR的Granger原因20.410.68不拒绝lnUR不是lnCLS的Granger原因21.830.24拒绝
(5)实证结果分析。建设用地供应量和城市化率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平衡关系,当建设用地供应量增加1%时,城市化率会提高0.67%,且这种关系的拟合优度较大;建设用地供应和城市化率之间不是双向因果关系,城市化率的提高会引起建设用地供应的增加,但建设用地供应量的变化不能解释城市化率的变化,这和我们所熟悉的结论相一致。
长沙市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意味着城镇人口数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增多,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城镇用地增大,对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城市化率高,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相对减少,导致长沙的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不断下降,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二、三产业的壮大必然会增大对工矿仓储、交通用地的需求。
长沙建设用地供应的增加并不能直接影响城市化率,可能是因为建设用地的非理性供应,造成长沙城市无序扩展,城市土地利用率低,土地空置率高,土地闲置等问题严重,加之一直以来对旧城改造的忽视,使得城市用地外延扩张问题突出,建设用地扩张吸收资金和人口的作用未能很好地表现出来,使城市化率增加的程度不明显。
3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建设用地供应量与GDP、城市化率之间各存在一种线性关系,适当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确实可以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然而该研究所求出的线性关系是一种长期的平衡关系,由1995~2013年长沙市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环境和政策的影响下,3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在某些年份出现了不一致的变化,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建设用地供应量、GDP、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不一定会符合所求出的线性模型。因此,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和城市化率的提高而盲目增加建设用地的供应是不科学的,土地管理部门应该客观认识建设用地供应的推动作用,促进长沙市的土地供应由非理性向理性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博,邓楚雄,吴永兴.城市化对建设用地结构影响的定量研究[J].经济师,2007(12):181-182.
[2] 朱家德,罗增永,王伦强,等.论城镇化过程中的建设用地供应问题[J].农村经济,2008(7):40-42.
[3] 王亚茹,李峰生,马赞.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以长沙市开福区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0):72-76.
[4] 长沙市统计局.长沙统计年鉴1995-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13.
[5]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6] 蔡爱军,朱传耿.江苏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及因果检验[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6):5-8.
[7] 赵可,张安录.城市建设用地、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计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7-12.
[8] 袁建文.經济计量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