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瑜
回到姨婆家里时,已华灯初上。白米饭早备好了,腌好的瘦肉、洗好的青菜、切好的萝卜亦已放在灶旁,就待下锅。
“回来了啊?”姨婆转身对保姆说道,“那去煮饭吧。”保姆应了一声,转进了厨房。全然不顾我脸上抱歉的笑容。接着是一番寒暄——找到那家书店了吗?好不好玩?还去了哪里啊?我一一应着,却多少有点儿心不在焉。
心里琢磨着,总算回来了……
刚才去的博尔赫斯书店距离姨婆家不远,却没有直达的公交,必须转车才能抵达。谁知回程时出了点儿差错。
按照常理,坐哪路公交去一个地方,回来时就在马路对面乘同样的车子回来便可。然而,当我在指定的客村立交公交站下车时,却发现站牌上没有我要乘坐的公交车号!又看看站牌,上面写着“客村公交站1”。可记忆之中,刚刚下车的好像是二号站来着……后来才知道,广州的一些繁华地带,公交车站是分为一号站和二号站的,有些地方还有三号站,百度地图上并不一定详细标出,就连公交车路线牌上也不一定特别说明。
是不是下错站了?再看看刚才乘坐的公交路线,分明只有一个和“客村”二字有关的站点。而彼时用的是一部直板非智能手机,别说用百度地图,连定位系统都没有。去书店的路线,则是表姐在百度上查找后,发到QQ上给我的,远在外省的她,对广州也不熟悉,打电话询问自然是无济于事。
四处问人,大多数不晓得哪里是二号站,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回答上来的人,指了一个方向,说过了立交桥便到,偏偏又在客村立交桥下卡住了——好几个方向呢,该往哪边走?于是再次问人,那人不晓得,又问,终于找到了指路人,只可惜方向不对头,以至于在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下迷失了方向,连刚才下车的站点也找不着了。然后不禁懊悔,刚才下车的地方,不是有地铁站吗?!干吗不坐呢(姨婆家距离地铁站不远)?然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看一眼天空,天边的红霞正慢慢褪去,天空的颜色渐渐变得深沉。这时才想起,哪怕是如广州这样的南方城市,在进入了十一月之后,一旦太阳偏西,天空也会飞快地黑下来。眼看这情景,心里愈加着急与不安了,脚步随之加快,甚至不由地奔跑起来,却还是找不着北。而身上除了一部手机,一张羊城通(公交车卡),只有几张零钱,打的回去是不可能的了。若是到目的地再叫姨婆来付钱不是不可以,只是太丢面子了。尽管当时的我只是一个初来乍到的大一学生,可也是十九二十岁的成年人了。
一番折腾下来,喉咙早已干渴,上衣已被汗水弄湿,少运动的双腿也因快步行走而酸痛,街道的吵杂和自己的喘息声混在一起,心中除了着急,更多的是无助与孤单。与此同时,我才惊觉不管是帮我查找路线的表姐,还是帮我指点方向的路人,他们能做的,只是帮助而已——谁也无法代替我前行,哪怕他们之中曾有好心人领着我走了一段路程,可是,他们终究会离开,最后走完全程的只有我一人。思想开小差之际,又不知道走到了什么地方,忽然在拐角处看见一个公交车站,走近一看,依旧不是我要找的车站,却有一辆经过姨婆家的车子,而且不到一会儿,公交车便来了。
上车后,心也随之平静下来,这时,我突然明白,原来长大不是以“18岁”为标志的岁月流转,也不能用“中学毕业”来限定,而是,在年月之中,学习孤单前行,并且让自己变得坚强与勇敢,然后独自面对一切。因为那些帮助过你的人,只能在你求助时给予有限的援手,却永远也无法代替你前行。不管是回姨婆家的路,还是人生之路,都是如此。
不久之后,我换了一部智能手机,靠着百度地图在广州市内肆无忌惮地行走,依舊会时不时地迷路(百度地图也不是万能的),但次数多了,便习惯了,也不再如最初那般不知所措。至于后来凭借定位系统,只身一人在武汉溜达,吓着了家人和朋友,则是后话了。
这期间,自然迷了很多路,问了不少人。而每一次,抵达目的地时,心里都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轻松和喜悦。那些或长或短的路程呵,终究还是一路走了下来。而我,也在行走之中,渐渐变得坚强与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