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中原特质的人文精神释义与重塑

2014-04-29 09:14范晓娜
大观 2014年5期
关键词:重塑人文精神

范晓娜

摘要:人文精神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挖掘中原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提升中原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中原人文精神内涵的文化品牌,使中原人文精神广泛深入人心,进一步内化为中原人的价值规范和气质特征,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宏大工程。

关键词:中原特质;人文精神;重塑

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挑战更加激烈,为了使社会主义改革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居于主动的战略地位,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迫任务。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在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之中,用中华文化的精髓去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一、何谓人文精神

(一)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历史概念,一定的人文精神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一个民族或一个阶级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对某种价值取向的认同,特别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一种共同取向和判断标准。表现在个体身上则是个人对某种人生意义的态度和理性追求【1】。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总是突出表现在那些精英人物身上,精英人物是民族的脊梁,是人文精神杰出的表现者和坚定不移的传承者,从而影响着这个民族的一代又一代人,最终形成了这个民族的性格。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的源头在先秦,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思想,儒家的“经世济用”、“仁”、“先义后利”等思想源远流长,有着数千年的影响力,至今仍不可忽视。

(二)人文精神的研究意义。首先,它可以扭转当前社会价值失范和道德失衡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与之同时,精神层面的矛盾也暴露出来。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物欲膨胀,金钱至上。经济的发展,给一部分人带来了经济的富足,他们成为先富的群体。先富群体的生活方式等极大刺激了后富者,导致一部分为了追求金钱,丧失了良心,丧失了道德,不惜砍树、猎杀珍稀动物,不惜制假贩假,就连婴幼儿奶粉也不放过,以至于现在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危机重重。第二,精神迷乱,信仰缺失。经济发展了,口袋里有钱了,脑子却越来越乱,越来越空,这是当前不少人的真实写照。经济大潮滚滚来袭,把传统的价值观念冲得支离破碎,让金钱成为普通大众的唯一信条。大街上有人晕倒,没人敢过去搀扶,因为害怕被“讹诈”。可见,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任极度缺失的社会,没有人敢信任身边的陌生人。信任危机只是冰山一角,底下隐藏着更可怕的事实——信仰缺失,精神迷乱。“不要怪我冷漠,只是我不敢确定你是不是骗子。”第三,个体冷漠,关系紧张。精神迷乱是个体冷漠的根源,信任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张,一不小心就会点燃“导火索”,酿成社会悲剧。每个人渴望和别人接近,但是又不敢敞开心扉。人们很容易就把身边的人当成潜在的竞争者,自然不会去信任,只会产生不安感。

其次,它是城市的风向标,是一面旗帜,对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研究城市人文精神,就是研究城市的精神特质,它是这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标志性东西,是这个城市的精神之魂。要建设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就要从中原文化的内涵抓起,而这个内涵,恰恰是具有中原特质的人文精神所能赋予的。换言之,就是中原精神之魂。可见,人文精神建设对一个城市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此外,人文精神是城市的风向标,是一面旗帜,人文精神的特定走向影响着这个城市的人文走向,影响着市民的价值观。古人说“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江南人杰地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就是这个原因,这些都是特定地方的特定人文精神的示范作用,人文精神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

二、如何重塑中原人文精神

既然中原大地的先贤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独特的精神财富:忧国忧民、自强不息、以人为本等,让我们找到了属于中原大地人文精神的独特内涵,那么,当代人又该如何重塑中原人文精神,让这些闪光的精神理念逐渐渗入每一个中原人的灵魂,成为中原人理想的指引、行动的向导、心灵的皈依?结合中原大地的自身特点,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为人文精神的传承而努力。

(一)建设中原人文精神传承展示区

要立足中原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优势,借助各级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场所的影响力,借助网络传播的普遍性优势,借助各大公园和文化旅游区的人气和影响力,全方位辐射,将具有中原特质的人文精神最大限度地传播开来,渗入每一个中原人的内心,并逐渐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从而在言谈举止间展示出中原人文精神的魅力。当然,传播和传承是有区别的。传播开来容易,真正做到传承很难,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实现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原人的不懈努力。在传承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和优秀精神的示范作用,在中原地区树立起学习先进人物,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动员大家广泛参与,以发扬人文精神为荣,以传承人文精神为傲,把人文精神引入普通人的普通生活。

(二)着力打造以中原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

品牌即标志。文化品牌就是用独特的文化内容、内涵来展现自己,给外界形成一种特定的、固定的印象。这种印象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影响着外界对自身的看法、认知,并逐渐成为把自身和外界其它同类事物区别开来的标识。以中原人文精神为内核的文化品牌,就是要将中原人文精神用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形成独特的品牌,让外界一提起这个文化品牌就想到中原,想到中原的人文精神力量。中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目前为止,被外界普遍认可的有根文化、功夫文化、豫剧文化等。把人文精神融入到文化当中,可以借助名人文化的优势。比如诗圣杜甫,世人皆知,将杜甫的忧国忧民、富有社会责任感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将会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公众广泛参与

完善共公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政府的参与和投入。政府应该多建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并将公益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增大开放量。尤其是比较偏僻的农村,更应该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投放量,争取让每一位中原人都能领会到中原的人文精神,让他们有书报可以看到、有媒体可以接触到,有场所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是传承和发扬中原人文精神的物质保证。有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中原特质的人文精神才能广泛流传、深入人心。

弘扬民族文化,重塑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设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从根本上来说来要依赖于整个社会的改革。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广大的文化工作者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人文精神不等于文人的精神,但是它要求文人即社会主义的文化工作者必须具有民族的人文精神,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肩负起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重任。面对汹涌来袭的商品经济大潮,拜金主义甚嚣尘上,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工作者必须首先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不断警醒自身,提升自己。作为文化工作者,应当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所了解,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知耻心,应当具有纯洁的灵魂、崇高的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人文精神,重塑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蔚芳.城市化与现代化[J].城市问题,2001(03)

[2]曾坤.从“三吏”“三别”看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J].青年文学家,2009(03)

[3]徐善玉.从儒家人文精神解读和谐社会的构建[J].宜宾学院学报,2005(11)

猜你喜欢
重塑人文精神
以房抵债和让与担保的识别及重塑
重塑未来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李沧:再造与重塑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重塑灵魂
基于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