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言《生死疲劳》及其对法治建设的启示

2014-04-29 08:43王晓琳
中国市场 2014年52期
关键词:生死疲劳人性法治

王晓琳

[摘 要]《生死疲劳》是莫言写的一部小说,里面反映出人与土地的关系,《生死疲劳》这部作品颠覆了我们在传统观念、思想中对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与高高在上的地主身份的认定。本文通过对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解读,在生死轮回中理解作者对土地的深情赞颂和依恋,以及对半个世纪围绕土地变迁的感叹。与此同时结合当今社会提出文学对法治的启发和构想,谈谈土地制度的改革和相关法规的完善。

[关键词]生死疲劳;土地;人性;法治

[中图分类号]D92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2-0215-02

《生死疲劳》向我们讲述了土改时期生活在高密东北乡的地主西门闹被镇压并杀害以后,先后投胎转世为驴、牛、猪、狗、猴及大头儿蓝千岁,经历了不同的境遇,以多重视角,既见证了20世纪中叶中国农民围绕他们脚下赖以生存的土地长达半个世纪的跌宕历史,恩怨纠葛,也以六世轮回的艰难和倔强谱写了一曲生命的欢歌。

1 以“轮回”的叙事形式,讲述生命的循环往复

1.1 从“人”到“动物”再到“人”的循环

所谓“六道轮回”是佛教中关于人的生存境遇的一种哲学化思考和救赎方式。《生死疲劳》中采用轮回转世的写作方式,其目的并不是为了阐释、宣扬佛教思想,笔者通过描述一个冤屈的灵魂不断转世投胎,以动物的视角来透视并亲身经历历史的更迭,借用轮回的框架彻底打破了生活的边界,将生与死、人与土地、人与动物、阳界与阴间、此岸与彼岸归于一种循环往复之中,道出他对于生命以及其与土地关系的思考。与主流大众的审视视角不同,《生死疲劳》这部作品颠覆了我们在传统观念、思想中对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与高高在上的地主身份的认定。由此可见,笔者莫言是有意抛弃了政治的有色眼镜,力图从真实的生活场景和社会背景中描写人物形象,对历史进行窥视。

1.2 “土地”与“生命”的轮回

《生死疲劳》这部作品中,莫言的笔下展示的是生命在土地中的悲剧轮回,其中既有着对历史和人性的反思与诘问,也有对人与土地终极关系的思考。作者莫言如此的描写,颠覆的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观念中对地主、农民等的身份认定,而且还使我们认识到,当时社会层面上的阶级矛盾,在此种历史场景中,常常会化为人类单纯的对物欲的争夺,显示出了时代变化中人性的复杂与可悲。在改革开放后,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商业化开始发展,土地的“神性”和“地力”就被耗尽了,农民不但不再像以前一样依赖土地,渐渐开始淡忘土地,土地对其的重要性逐渐丧失,最后放弃了土地。土地已经完全地破败和荒芜,最终成为墓地。正如莫言所说:“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这里的回归,既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的轮回,又是万物生命终结后的归土。莫言通过小说结尾一系列悲剧的命运想要告诉我们:疏离“土地”、抛弃“土地”,“土地”亦终将变成人们自己的“墓地”。世间万物千变万化,最终都将以死亡的方式回归土地。这便道出了莫言给我们的道德结论是: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

“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这是莫言在蓝脸墓碑上撰写的碑文,它承载着全书的全部重量,是莫言向世人宣告的一个朴素而永恒的信念,而蓝脸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这种信念最执着的信奉者和最有力的执行者。在这些历史的旋涡中,只有蓝脸平静地生活在其中,并最终复归“土地”,尽管他因单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几十年来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但在几乎无法抗拒的政治年代里,他固守住了民间的生命价值与道德理念,保持了坚韧不拔的生命意志,保持了一个土地主人的生命自由,体现出了一种可贵的民间精神。

2 生死轮回对现今的启示意义

2.1 顽强生命力的赞颂

“一切来自土地的都将回归土地。”的终极指向是“死”,但一次又一次轮回的原动力却是“生”,“生死疲劳”并不是厌倦生的过程,更不是贪生怕死。相反,是一种舍生忘死、死而后生的逻辑。对“生”的追求非常执着,“死”只是让“生”变得可能。在这个“生死往复”的空间里,小说通过六世轮回审视了生命的自然与不屈,向我们展示了人们面对苦难生活和生存环境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抗争精神。这里需要有一种坚忍:“生”是为了什么?一次次的轮回是为了期待什么样的生活?不断的轮回中有“生”的内容,每一次历史断裂既包含了暴力、牺牲、遗忘,也在种种异化的生命形态里包含了新的可能性,这种在时间的种子里蕴含的生生不息的,便是一种不屈的生命力。

2.2 追本溯源的期望

《生死疲劳》通过莫言式的怪异形象,向读者展示的是关于中国乡土的当代史的惊人的描述。在疯狂无序的年代里,有家族的仇恨,有情欲和历史之间的不可思议的断层,有贫困和匮乏带来的焦虑,有狂热的理想追求的幻灭和失落,有新的市场化之下的中国民间新的希望、困扰和挑战。面对纷乱复杂的环境,我们应回归本源,守住内心最根本的东西,是民间精神和自由精神,对农民而言,便是脚下的“土地”。只有土地是切实的,真实的,踏实的,狂热的幻想必然会失望和溃败,这正是莫言的真正力量所在,他警示我们时刻守住心中的那片“土地”。

2.3 轮回中土地最后的守望者

农民之于“土地”的依附关系以及“土地”作为农民生存的终极价值的信念,在蓝脸这里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单干”是蓝脸对“土地”最热诚的阐释,从中可以感觉到农民对“土地”坚定的信念与自由的向往。蓝脸在回答蓝解放关于“单干”的意义的问题时,回答得很朴素:“是没有什么意义,我就是想图个清静,想自己做自己的主,不愿被别人管着。”“这些人把我们单干,归结为我们的生理缺陷导致的精神状态,这是放屁。我们单干完全是出自一种朴素信念,一种保持独立性的信念。” 这种信念,就是对民间精神的坚持,是“土地”给予农民的生存自由、生活自由以及敢于承受人生痛苦磨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3 《生死疲劳》对法治建设的启示

对民间精神的追求和自由的向往不能单单作为一种文学理想,审视当下,在社会关系日趋复杂、矛盾突现的今天,唯有法律通过具体的社会规范对社会秩序加以维护和稳定,才能最大限度内满足最多数人自由地享有权利。法律“公平、正义、自由”的价值和最终目标,根本上来看也与民间精神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法律还应该关注并尊重个体的独特性,允许、承认并保护这种多样性的存在,遵循人们内心最根本、最原本的诉求,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走向民间,融入人心,这才是莫言所谓的“回归土地”式的法律,才是符合民间精神和自由精神的法律,才是中国实现法治的根本途径。

3.1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3.1.1 要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在土地的征用过程中,要规范国家行为,依法按照土地征收、征用程序行使权力和执行补偿制度,充分保障农民权益,让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真正得到行使与利用。在土地的征收和征用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行使,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3.1.2 建立农民在失地过程中的司法救济权

土地的滥用一方面是由于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另一方面亦是由于农民在失去土地后其权利得不到救济途径,求助无门。失地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处于社会的底层,因此,应当建立多种司法救济途径,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来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3.2 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寻求经济利益,不顾及农民的个人利益,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在农民失去土地后得到充分的补偿和保护,不至于因为土地制度的缺陷而损害农民的权益。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失去土地的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3.3 完善征地制度改革

国家征收土地的目的大多是出于公共利益的考虑,因此,不能为了公共利益而损害农民的个人利益,要保障征地补偿款能及时如数地发放到农民手中。除了补偿款外,也要提升农民的就业技能,帮助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能够解决就业问题。

3.3.1 保障农民的补偿款不受侵害

国家应切实从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出发,土地在征用的过程中,农民并未丧失土地的所有权,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发生转移,这就造成了农民的土地产生的收益不再属于农民所有,因此,在土地被征用后,一定要保证补偿款足额及时地发放到农民手中。

3.3.2 加强农民失地后的就业安置

在土地的征用过程中,要心系农民,善待农民,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安居乐业,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解决农民的就业安置要从人力、物力、资金、技术各个方面入手,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自谋职业。通过转变农民的就业观念,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积极促进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莫言.生死疲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2]徐红妍.生死疲劳:对民间与历史的另一种把握[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75-79.

[3]王恒升.“土地”与“轮回”:解读《生死疲劳》的两个关键词[J].山花(上半月),2008(17):131-132.

[4]吴义勤,刘进军.“自由”的小说——评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J].山花(上半月),2006(5):126-132.

[5]张春红.冤结孽缠的生命轮回——解读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J].现代语文,2006(5):117-119.

[6]廖小军.中国失地农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张旭东.作为历史遗忘之载体的生命和土地——解读莫言的《生死疲劳》[J].现代中文学刊,2012(6):4-14.

[8]张文显.法理学[M].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生死疲劳人性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功能与人性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