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泉 王兰云
一、古生物化石的一般概念
1.古生物:生存于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前或更新世及其以前)的生物总称。包括古植物、古无脊椎动物、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等。
2.化石: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生命活动遗迹以及因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
3.化石种类按照古生物保留在岩层中的特点,化石大致可分为以下种类:
(1)实体化石——由生物遗体本身保存而形成的化石。一般多是生物的硬体部分,如软体动物的壳、珊瑚动物的骨骼、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等。但也有少量生物全部遗体(软体和硬体)保存完整的化石,如西伯利亚冻土层中的猛犸象(其骨骼、皮毛、血肉以及胃中的食物等均保存完好),这需要冷冻条件;我国抚顺煤田中许多琥珀里包含着十分完美、栩栩如生的蚊、蜂、蜘蛛等昆虫化石;又如密封在矿物晶体中的细菌、细胞原生质以及蛋白质等有机物,从矿物中析离出来的原生质尚能染色;它们形成的特殊条件是密封。
(2)模铸化石——是指古生物遗体在沉积物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和铸型。包括留痕化石、印模化石、核化石、铸型化石等。
(3)遗迹化石——指保存在岩层中各类古生物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包括古生物保存在软底沉积物中(之上)的足迹、爬行迹、潜穴迹等;软底沉积物中的植物痕迹——根迹;动物的排出物——蛋化石、粪化石等;古人类的劳动工具以及文化遗迹——石器、骨器等。
(4)分子化石(化学化石)——保存在地层或化石中的古生物残留有机组分。它们基本保存了原始生物生化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物母质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
二、古生物化石资源的珍贵性
古生物化石是地球在漫长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力自然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资源。
化石不仅记录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发展、演化、灭绝、复苏、埋藏和石化及石化后变化的全过程,而且蕴含着地球环境的演变和地球外发生过的各种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事件的大量信息。
化石可以为人类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化石对研究地质时期古地理、古气候、地球演变、生物进化、地层时代的确定与划分对比、沉积岩和沉积矿产的成因、解释地质构造现象、验证地史时期大陆(板块)漂移甚至天文学问题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经加工后具有极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一种重要的地质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资源。
三、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的必要性
古生物化石是十分珍稀的地质遗迹资源,尤其较完整的化石更是如此。有人估计,古生物个体一万个之中才可能有一个个体变成化石。古生物个体从诞生、繁殖、死去.死后生物遗体、遗迹的埋藏,到石化和石化后的变质变形以及能被人们发现并较完整地挖掘出来非常难得和珍贵,加之化石标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和地球科学意义,因此对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足够重视。
四、《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主要内容
为了加强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工作,促进古生物化石科学研究和合理利用,2010年9月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1.《条例》对古生物化石的概念和时控范围、保护原则和分类管理制度进行了确定。
按照古生物进化以及生物分类上的重要程度,将古生物化石分为重点保护化石和一般保护化石。重点保护化石指具有重要科学研究价值或者数量稀少的下列古生物化石:
(1)已经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种、属的模式标本;
(2)保存完整或者较完整的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
(3)大型的或者集中分布的高等植物化石、无脊椎动物化石和脊椎动物化石的足迹、蛋等遗迹化石;
(4)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古生物化石;
2.《条例》强调了要充分发挥专家的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古生物化石的发掘管理、收藏管理和进出境管理。一是组织成立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负责重点保护化石名录的拟定、发掘申请的评审、进出境鉴定和评审等。二是规定了发掘条件和发掘资格,并按批准的方案发掘,发掘的化石必须登记造册;规范生产、建设等活动中发现古生物化石的处理程序。三是明确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的条件,加强古生物化石的档案管理和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流转的管理。四是加强古生物化石进出境的管控,建立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出境后进境的核查制度和违法出境古生物化石追索制度。五是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和具体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