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出仓机的改进

2014-04-29 07:52魏思明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6期
关键词:改进设计

魏思明

[摘 要] 出仓机是不带挠性牵引件的输送装置,在输送饲料原料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饲料加工业不断进度的情况下,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出仓机进行现场试验与改进设计,对如何提高其工作效率有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出仓机 输送绞龙 改进设计

[中图分类号] S37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188-01

出仓机是螺旋输送机的一种简易类型,是不带挠性牵引件的输送装置,主要输送饲料加工原材料和各种直径较小黏度低的粉料。随着我国饲料加工业不断进步,对输送装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如何提高输送的效率更是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多次现场实验及改进设计对如何提高出仓机输送效率有了新的思考。

一、出仓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出仓机主要由入料仓、输送绞龙、输送管和出料口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物料从入料口进入入料仓,通过输送绞龙输送,绞龙上的叶片不断螺旋旋转,使物料与输送绞龙产生相对运动,即叶片产生推力推动物料移动,物料通过绞龙推动通过输送管从出料口排出或进入下一道工序,如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原料仓就是通过出仓机把原料输送到电子称或者粉碎机的。

图1 LS190-M出仓机(改进后)简图

1-入料仓 2-输送绞龙 3-输送管 4-出料仓

二、现场实验出现的问题

在现场试验样机LS190-M出仓机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一是堵料现象,即堵塞无法输送物料,需使用一段时间就得清理一次,如不及时清理会使输送量无法达到预期要求;二是存有余料,其中余料主要积存在输送管底部和出料口与端版之间;三是密封性能,这也是出仓机作为螺旋输送机家族通有的老毛病,由于密封性能不好工作一段时间会出现明显的粉尘,主轴轴承端口处会有漏料。

基于以上几处问题的改善是本次设计改进的重点。

三、设计改进

1. 入料机构的改进

原料仓直接连接出仓机入料仓是产生堵料的主要原因,为此需要一个“缓冲”机构,这类似一个缓和流速的过程,如图2采用分叉式结构,物料在进入入料仓前先分成两股,受自身重力会沿着入料仓内壁进入仓中。这样既能起到“缓冲减速”作用又能减缓螺旋体受物料直接冲击引起的超长磨损,有效缓解堵料现象。

图2 分叉式结构简图

2. 输送机构改进

在分析存有余料原因过程中,一般都会认为是绞龙推进力不够,其实不然,在现场实验中经常会出现物料越过出料口淤积现象,这说明绞龙的推进力并没有问题。拆开后会发现输送管底部会有余料,这说明输送管底部与蛟龙叶片之间的间隙过大。例如原材料要是小麦其基本粒度在5至7mm之间为保证输送质量间隙必须大于7mm但不能超出太多,通过多次实验间隙在8至9mm为最优超出则会有余料。

3. 出料口及尾部端面处改进

实验中出现物料在出料口和尾部端面之间淤积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出料口与端面之间距离较远,二是输送绞龙输送距离超过出料口。改进时第一种方案是缩短或出料口直接连接尾部端面,在样机试做中发现出料口无法直连尾部端面,由于出料口是按相贯线连接输送管,端面与出料口在俯视图下是线圆相切有明显漏口,补焊漏口后补焊处依然在试验中存在余料堆积,而且经过补焊后输送管尾部变形严重,输送绞龙经常会刮输送管内壁,妨碍今后的使用维护,故采用第二种改进方案,对绞龙输送距离与出料口放置位置进行实验。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当绞龙输送尾端正好处于出料口过半径的上方时,余料堆积现象最少,如输送黏度低的物料几乎没有余料堆积的现象发生。故选用此方案改进出料口与输送绞龙之间的位置关系。

4. 改善密封性

密封性是衡量出仓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在现场试验中我们采用了以下3种主轴密封方式分为进行空载和满载试验。第一种是法兰盘式密封,即密封件和轴承均在同一轴承座内且都在端版外侧,这种形式紧、凑强度较好,在满载试验中此密封性能良好,但如果出现密封失效就会出现很大的损失;第二种是内置式轴承座密封,即轴承座一端焊接在端版内侧一端焊接在主轴上,这样使出仓机螺旋轴完全包裹在输送管内,此种方式密封性能好但结构复杂,不宜拆卸;第三种是整体外延式,即整体式轴承座安装在轴承支架上,密封件安装在侧板上,此种方式如密封失效对轴承损害小,但由于密封件在轴承座外只能用盘根、骨架式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使成本增加。在饲料生产加工中推荐成本低廉可靠性好的第一种方式。

四、结语

此次改进使出仓机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得到极大提高,堵料、余料淤积等问题得到极大缓解。随着中国现代饲料加工业的蓬勃发展,机器的更新换代,会有越来越多新的问题出现,通过此次改进得到的宝贵经验会在未来的设计中得到充分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忠大,齐殿发.螺旋输送机的使用与改进[J].粮食与食品工业,1998(3):31—35.

[2]王鹰,陈宏勋,王国华等.连续输送机械设计手册[H].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改进设计
略谈改进设计提高收割机的技术性能
离心清水泵填料密封的改进设计分析
放射性废树脂接收 转运技术改进设计
柴油机进气门改进设计
英语翻译APP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使用分析与改进设计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的创新设计
点胶机多工位复合工作台的改进设计分析
压铸模具适应性改进设计及保护措施分析
阐述专用汽车底盘制动系统的改进设计
固冲发动机连管进气道弯头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