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林军
[摘要]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明代麽些民族服饰可分为丽江服饰区、永宁—盐源服饰区、北地—俄亚服饰区。麽些民族服饰在头饰、衣裳和装饰方面都有显著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分异”的趋势。造成这种变迁的原因包括:明清时期中央不同的民族政策措施,麽些民族各支系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周边民族和宗教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麽些民族服饰;明清时期;地理分布;特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5-0017-08
明清时期的“麽些”民族包括了今天的纳西族,木里、盐源一带蒙古族和藏族中的“那日”、“纳木依”等支系。任乃强称“摩(麽)些为康滇间最大民族,亦最优秀之民族也。”[1]麽些民族分布在今天丽江、迪庆、怒江、昌都地区的芒康、凉山州的木里、盐源、盐边、甘孜州的巴塘、理塘等区域。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各朝代对边地民族采取的政策关系,麽些民族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麽些民族的服饰文化各有不同,既有传承,又有革新和发展。明清时期麽些服饰的地理分布区域性特征明显,其影响因素有自然环境、政治势力、周边民族、交通等。麽些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代表性的有《纳西族文化史》[2]、《纳西族文化史论》[3]、《略论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以纳西族服饰的流变和推广为例》[4]、《纳西女装特征的区域文化解析》[5]、《解读纳西民族文化的密码——女性羊皮披肩》[6]等等。这些研究多立足于现实,从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视角来研究麽些民族服饰的历史演变,却忽略了服饰文化形成的地理因素。本文试从历史地理学视角来探讨明清时期麽些民族服饰文化的地理分布、演变和成因。
一、明代麽些民族服饰分布及其特征
服饰是一个民族的表征,包括了衣裳与装饰两个部分。麽些民族的服饰从纵向看各具特色,横向看地域差异突出。
(一)明代以前麽些民族服饰的演变
明代以前,有关麽些民族服饰的记载很少,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提到的邛、嶲、昆明、筰等夷与麽些民族有关系,其中的筰就是麽些民族的先民。他们的发饰或以“椎结”,或以“编发”。在《后汉书》也记载:“筰都夷者,……皆披发左衽”;“(夜郎、滇国、邛都等)其人皆椎结左衽……(筰、昆明等)无君长,辫发,随畜迁徙无常。”[7]可见,这时期处于农耕社会的麽些先民束发,而处于游牧阶段麽些先民则披发;衣服以“左衽”为特征。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崇尚“左衽”,可否作为“纳西族来自河湟一带”的民族来源之说添新证,还需详加考说。至唐代,记载麽些民族的文献不断丰富。“(剑南道)嶲州越嶲郡,……大和五年(831年)为蛮寇所破,六年徙治台登。土贡:蜀马、丝布、花布……”[8]可见,这一区域的织布已经很发达,能织出丝布、花布。在衣服制作和设计上都有所进展,“磨蛮,土多牛羊,一家即有羊群……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饮酒歌舞”;“本土不用钱,凡交易缯帛、毡罽……以缯帛幂数计之,云某物色直若干幂”。[9]在《新唐书·南蛮传》也有类似记载。这时期的磨些蛮,继续保持游牧和农耕并举的生活模式。从“披羊皮”来看,当时已经具备加工羊皮的手艺,这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及羊皮作为麽些先民服饰的原料。元代对麽些民族服饰有了更进一步记载,王沂在《麽些诏》诗曰:“泸南地多瘴,麽些风俗美。……土俗类楚优,衣被纷错绮”。[10]“末些蛮在大理北,与吐蕃接界,临金沙江。……挟短刀,以砗磲为饰……妇人披毡、皂衣、跣足,风鬟高髻。女子剪发齐眉,以毛绳为裙……”[11]记述了金沙江中游麽些民族服饰的情况,男子都配短刀,以砗磲为饰。女子则披“皂衣”,穿毛绳裙,“风鬟高髻”描述了麽些民族妇女把头发缠紧在头顶盘起,与汉唐时期的“椎结、辫发”有了更详细的记载。
(二)明代麽些民族服饰分布及其特征
明代以来,麽些民族活动在汉文献资料中记载更加丰富,麽些民族服饰有了新的特点。
1、明代麽些民族服饰的文献记载
现存文献资料中,有不少麽些民族服饰方面的记载,而且能从其中发现不同地域间服饰差异和特点,例如:
“摩,乌蛮别种……男雉发戴帽,长领布衣,女高髻或戴黑漆尖帽,短衣长裙。”[12]
“丽江军民府……(境内摩蛮独多,……男子头绾二髻,旁剃其发,名为三搭头。妇女结高髻于顶前。衣服止用麻布……其习气与居澜沧者大抵相同。” “习俗少变,近府治而居者,皆汉僰人,今乐育教化,渐被华风,而言语服食,吉凶庆吊之俗,俱变其旧矣。”[13]
“(丽江府)辫发不梳(境内有古宗蛮,即西番之别种也,气习暴悍,语言鸟舌,男、妇头发辫成百缕,披垂前后,经年不梳,梳则宰牲,祭祀会众,不事盥濯。食生肉,披毛毡,胸前结以小绳,其短裳用牦牛毛或黑白羊毛捻线为之,妇人用青白磁珠、砗磲相间悬于项,风化大抵与西蕃同。《巨津州志》)……带刀为饰(土人男女无论少长,出入常带大小二刀,以锋利为尚,大者长三尺许,头有环者谓之环刀,无环者谓之大刀,以革为系,挂自右肩绕于左肋;小者长尺余,谓之解手,亦以革为系,绕身一围,悬刀于系当右肋之际。凡刀皆有室,富贵者刀错以金银饰以砗磲等物,喜则抚刀相移,怒则拔刀相向,虽死无憾,凡相仇杀,两家妇女和解乃罢)。”[14]
“(永宁风俗)居于境内者多麽些蛮,常披毡衫,富者加至二三领,虽盛暑亦然。头载牦牛尾,帽重而厚,俗呼为喜鹊巢,皆非矢镝所能穿,盖以备战斗也。所居多在半山之中,屋用木板覆之,气习大抵与丽江各处所居者同。”“(蒗蕖州风俗)善战喜猎(境内居民惟摩为盛,崩头披毡,男子性强悍,善战喜猎,狭短刃,饰以砗磲……妇人跣足,大环高髻,女子剪发齐眉,以毛绳为裙,既嫁则易之。)”[13](P249)
(北胜州风俗)气习朴野(郡志:七种杂处,气习朴野。七种盖弥河白蛮、罗罗、麽些、冬门、寻丁、俄昌诸蛮也),勤于耕织(云南志:境内白蛮与麽些蛮少异,而妇人尤勤于耕织)。[14](P212)。
“丽江属州,男女熔松脂束发,每一岁为一缕,行则锵然有声。地产犏牛,不能耕,惟断其尾茜染之。”[15]
“其在丽江近四川者,曰麽些,与吐蕃接界,多羊马……挟短刀以砗磲为饰。”[16]
“(麽些塘)《云南志》云,麽些人身上色黑,男子发缕成索,白布巾缠头,身著短衣足穿皮鞋,身垢不洗,常带凶器,内著黑大编毡,外披衣甲……妇女纽发细编,短衣赤脚,内披短毡,尚以羊皮青裸养麦,乳饼酥油煎茶充饥。”[17]
“丽江之夷,总称麽些……男子梳发二缕以绳缠之,耳戴绿珠,妇人布冠,好畜牛羊。”[18]
此外,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明代《麽些图卷》是麽些民族的第一幅生活画。《图卷》反映了明代云南丽江麽些民族社会的生活场景,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19]该画再现了麽些民族进行生产、生活的场景,分别是:狩猎、砍樵、汲水、火把节、跳锅庄、游戏、泼水迎亲、平整土地、犁地、牛帮运输等十幅。每一幅画都有人物服饰,男女老少有所不同。“狩猎”图中的两个猎人皆包头,穿红或蓝色上衣,下着白色短裤,扎腰带;捕鱼者则穿对襟上衣。“砍樵”图中的成年男子椎髻,身穿红衣、蓝裤;未成年男子椎髻、赤身、短裤。“汲水”图中妇女包头,穿蓝或绿色上衣,下着百褶裙,长及脚面,有的束腰。“火把节”图中的男子皆包头,留椎髻,上衣下裤,扎腰带,也有披羊皮者。“跳锅庄”图中的男女都佩戴双圈大耳环。“游戏”图中的中有一位妇女负薪而归,边走边以纺轮捻纱。
2、明代麽些服饰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从以上文献资料表明,明代麽些民族的服饰地理分布出现了分异,即出现了丽江服饰区、盐源—永宁服饰区。从服饰变化特征看,可以从头饰、衣裳、装饰等三方面考察。
(1)丽江服饰区:从头饰看,一种是沿袭唐元以来的习俗——不带帽,辫发。丽江府往北的麽些人“头綰二髻,旁剃其发,名为三搭头”、“男子梳发二缕以绳缠之”,“旁剃”而留“二髻”;还有的头发编成“白缕”,如远离丽江府的麽些人“头发辫成百缕,披垂前后”、“熔松脂束发”、“崩头披毡”等,此种发型与汉唐以来的男子发型最接近,“经年不梳,梳则宰牲祭祀”、“每一岁为一缕,行则锵然有声”。另一种则是带帽的习俗,如丽江府附近的男子“雉发戴帽”,女子戴“黑漆尖帽”,而北部与吐蕃接壤的区域女子“结高髻于顶前”、“熔松脂束发”或辫成“百缕”,还用青白磁珠或砗磲来装饰,以表爱美之心迹。从衣裳看,丽江一带的男子穿“长领布衣”,百姓的“衣服只用麻布”;靠近北部与吐蕃接壤或杂居者,气候寒冷,“披毛毡,胸前结以小绳,其短裳用牦牛毛或黑白羊毛捻线为之”,显然就是用羊毛制成的毡子,分长衣和短裳。丽江女子的衣与裙是分开的,“短衣长裙”,“用麻布”织成。从装饰看,除头饰和衣裳外,带刀为饰也是一大特点,丽江靠北山地,男女都有带刀习俗,“土人男女无论少长,出入常带大小二刀。”
(2)盐源—永宁服饰区:从头饰看,永宁州的男子“头载牦牛尾,帽重而厚,俗呼为喜鹊巢,皆非矢镝所能穿,盖以备战斗也”。这种帽子实则是用毛制成的厚毡帽,沾上水后“非矢镝所能穿”。虽然盐源等地男子“发缕成索”,也有“白布巾缠头”,这与所处地理环境、气候和四川汉俗的影响有关。永宁一带的女子沿袭元代习俗,“大环高髻,剪发齐眉”;盐源一带也是“纽发细编”,没有出现戴帽情况。从衣裳看,永宁一带的男子“常披毡衫,富者加至二三领,虽盛暑亦然。”盐源一带的男子衣着与永宁相似,“身著短衣足穿皮鞋……内著黑大编毡,外披衣甲”。永宁一带的女子“以毛绳为裙”。盐源一带的妇女“短衣赤脚,内披短毡”,短衣原料当为麻布,内披的短毡则为羊毛所制成。从装饰类看,无论在永宁还是在盐源,麽些民族男子都有“挟短刃”、“挟短刀”,或“常带凶器”等等。这时期佩戴刀的原因有三:一是“喜则抚刀相移”,二是“怒则拔刀相向”,三是对付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些刀对于主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工具,所以还要“凡刀皆有室,富贵者刀错以金银饰以砗磲等物”。
总之,明代麽些民族服饰比之唐宋元几个朝代,有以下几点明显变化:丽江出现了戴帽或“布冠”情况,永宁至盐源则保留原有的编发、三搭头,这些变化与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衣裳中出现了男子短衣短裤,女子上衣下裙,而且以麻为主要原料,取代皮、毛为主要原料,这与农业发展和对外交往有密切关系,还与汉文化影响有关系。居住在山地的麽些民族仍然佩戴短刀,但在坝子等平地的麽些民族则鲜有记载。从地理特征来看,出现了以盐源—永宁服饰区和丽江服饰区,在衣服的款式、质地原料都有明显的区别。在丽江服饰区内,虽然丽江府治附近与北部山区有一定差异,主要是地理气候等因素引起的,可以视为一类服饰。
二、清代麽些服饰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清代是麽些民族服饰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各地区间服饰差异愈加明显。
(一)清代麽些民族服饰的文献记载
丽江府为中心的麽些民族地区,清初至雍正元年的79年间,仍受木氏土司控制,麽些民族的服饰基本承袭了明代制式,从文献记载上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雍正元年(1723年)丽江改土归流,设置流官,这对于麽些民族地区来讲是一次重大改革,意味着中央直接派流官来治理,一方面有利于地区安定与发展,另一方面则加快了“以夏变夷”进程。
乾隆时期,金沙江以西的丽江府而言,麽些民族的服饰在城区、坝区、山区都有明显不同。如坝区的服饰:“麽些……今鹤庆、丽江二府有此种……男子衣冠悉从汉仪,妇女发结同髻,戴黑漆帽,耳坠大环,短衣长裙,复以羊皮。”[20]再如,“丽郡夷人有九种……到郡城左右,则摩莎也。……穿麻布衫裤,皆甚短。衫袖露肘,裤管露膝,冬则背羊皮一方以御寒。女子头戴帽,形如荷叶,以布为之,黝以漆,富者则有绸,冬时裹用毡,质甚厚,复于首,顶耸而檐垂,名尖尖帽,背亦披羊皮,春夏背色布一方,新婚者用各种色布斗成之,饰以五色丝钱以美观。足每赤,近亦间有穿履者。”[21]丽江府所辖的坝区和山区,“男子头总二髻,旁剃其发,名三搭头。耳坠绿珠,腰挟短刀。膝下缠以毡片,四时着羊裘,妇人结高髻于顶前,戴尖帽,耳坠大环。服短衣,拖长裙,覆羊皮,缀饰锦绣金珠相夸耀。今则渐染华风服食渐同汉制。”[22]
而维西等金沙江流域以西以北地区,“自建设以来(指雍正六年筑维西城),男皆剃头辫发不冠,多以青布缠头,衣盘领白罽,不裘裹,棉布裤不掩膝。妇髻向前,顶束布勒若菱角,耳环粗如藤,缀如龙眼果,铜银为之。视家贫富,衣白褐青线,及腰为度,以裙为裳,盖膝为度,不著裤,裹臁肋以花布带束之,女红之类皆不能习,男女老幼率喜佩刀为饰。……严寒则覆背以羊皮,或以白毡,近年间有著履屦韆者,头目效华人衣冠,而妇人不改,裙长及胫,亦其旧治以别齐民也。”[23]越往北,麽些民族则越近藏人习俗,如“地近蒙番好佛信鬼,性同北鄙,佩弩悬刀。设流后,礼教渐兴。”[10]p42兰坪一带的麽些民族“男穿麻布衣,女穿布裙”[24]。
靠近藏区的中甸(今香格里拉县)、巴塘、盐井一带“摩些族,衣服多用麻布,次大布,次毛布,亦间有用氆氇者。男子多长衫系带,半剃辫发,戴帽、着履者甚稀,妇女皆系百褶麻布长裙,不着袴(无裆的套裤),多跣足露镼,不喜装饰。……摩些族,俗称为本地人,住居最久……唯三坝乡囿于一偏,顽固如故。”[25]
嘉庆道光年间,在流官推动下丽江坝区麽些民族服饰的汉化步伐加快了。“王厚庆,山东寿光县人,进士,嘉庆二十五年知府事。平易近人,慎用刑罚。时丽江虽渐染华风,而男女衣服、冠婚、丧祭未尽从汉礼,公力为劝戒禁革,风俗丕变,民称颂之。”[10]p213《云南通志》也记载:“又夷俗男子二十岁以上始戴帕,卷发辫,簪之,有冠礼遗意。……嘉庆二十四年署知府王厚庆曲为化导,簪环服饰,悉遵体制,焕然改观矣。”道光二十二年任丽江知府的庄粤台,“以丽江不知纺绩,捐俸设机房于玉音楼,购置器物,令子弟学习,民多便从。”[10]p214这时期丽江纺织业也得到了发展,而边远的北胜州因在河谷普遍种植棉花,“男女悉以棉布为衣。”[24]p728
在蒗蕖州一带的麽些民族服饰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披发左衽,赤足穿耳贯环……披毡毯为衣。”“(永宁之麽些)披发左衽,穿耳贯环,……披毡毯,绞索绩麻而外,别无生计。”[24]p728木里安抚司控制下的摩些民族“衣梭布,左衽辫髻”[26]。与明代同地区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且仍然在土司控制下,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或延缓本民族习俗的“汉化”进程。
还值得一提的是,傅恒等人编纂、形成于乾嘉年间的《皇清职贡图》中有两处绘制了麽些民族人物形象,如“卷六”记载了建昌镇瓜别、马喇等处的麽些民族服饰:“盐源县瓜别安抚司马喇长官司及儿斯瓦尾等十三土司所管麽些,……男子以帕裹首,耳缀大环,短衣,披羊裘,以褐缠胫,繁牛草于足底,妇女首裹蓝帕,长衫布裙,知耕作绩,牛羊以织褐……”再如第七卷“丽江等府麽些蛮”记载的麽些民族服饰:“麽些蛮,宋时其长蒙醋据丽江。……今丽江、鹤庆二府皆有之,居处与齐民相杂,性淳朴,语多鴂舌。男子薙(剃)发戴毡帽,著大领布衣,披羊皮,其读书入学者,衣冠悉同士子。妇女高髻戴漆帽,耳缀大环,短衣长裙……”[27]卷六所记载的是木里、盐源一带的麽些民族服饰,男子头戴布帕,耳缀大环,穿短衣,外披羊皮,用不同颜色的布料扎绑腿,穿草鞋。比之明代盐源的服饰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在整体上保留了明代风格。妇女已戴头帕,仍然是穿长衫,穿长裙。丽江府的麽些民族与“齐民”杂居,由明代辫发改为剃发戴帽子,穿大领口的麻布衣服,外披羊皮;女子也是戴漆帽,短衣长裙。衣裳所记当时乾隆二十八前的麽些民族服饰,其后有了很大的变化。嘉庆年间成书的《滇省夷人图说》,也有一幅麽些民族画卷,但史料价值不及《皇清职贡图》那么具有“时代性”。
(二)清代麽些民族服饰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从以上所引用资料看,不同地域间的头饰、衣裳和装饰发生了明显变化,区域性特点更加突出。
1、丽江服饰区:丽江府的男子“衣冠悉从汉仪”,不再留有“三搭头”;即使远离丽江府的维西一带,清中期还是“剃头辫发不冠,多以青布缠头”,到清末基本上改为汉俗,已经看不到麽些民族原有的头饰特点。丽江府的妇女基本上把头发辫髻向前,再戴上黑漆帽,或称为“尖尖帽”,其实这不是帽子,而是用黑色或藏青色布裹起来,看似帽子,这一习俗一直保留到了现在。丽江府附近的男子“穿麻布衫裤”,而且很短,衫袖露出肘部,裤管露出膝盖,到冬天都披上一块加工过的羊皮来御寒。府城内则改穿汉服。比之男子,女子的衣裳变化多彩,“短衣长裙”,而“背亦披羊皮,春夏背色布一方,新婚者用各种色布斗成之,饰以五色丝钱以美观”则是最接近纳西族“七星披肩”的记载。羊皮内侧上用氆氇来装饰,一来便于打理,二来更加规整、美观、大方。
2、永宁—盐源服饰区:男子仍沿袭传统“披发”或“辫髻”习俗,少染汉俗。女子也是“披发”,没有戴帽的记载。男子仍是“披毡毯”、“左衽”,靠近山地就有披羊皮的。女子“以裙为裳,盖膝为度,不著裤,裹臁肋以花布带束之”。用花布扎上绑腿,与裙长过膝就有很大不同,这是生活在自然环境下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
3、北地—俄亚服饰区:明代这一地区以木氏土司控制,服饰与丽江同;明末蒙古硕和特部南下后,这一区域不再受丽江控制,而迁徙到这区域的麽些民族大部分与藏、彝、傈僳等民族融合。北地的“阮可人”,穿麻布(夹杂了火草的麻布)衣服,男子上身穿大襟短褂或长衫,毛线束腰,下穿过膝的长裤,绑腿草鞋;蓄独辫盘于头顶,戴毡帽。女子上身穿和尚领的对襟长衫,领口绣有红、绿、蓝等色的数道线条,下着百褶麻布长裙,穿牛耳草鞋。辫发盘于头顶,饰以刻有太阳等图案的圆形银质头饰,披一张粗加工过的羊皮,系一根绳。戴银耳坠和手镯。[28]靠金沙江的中甸和维西一带,男子穿大面襟麻布长衫,头戴蓝色麻布帽或包头,著麻布裤,长过膝,大裤脚,绑腿,赤脚,也有穿草鞋或丽江钉子皮鞋的。腰系羊皮兜,兜分三层,一层放烟草,一层放火石,一层放贵重物件或银钱。发型留圆头,脑后蓄一撮长发,编成辫子盘于后。妇女上衣穿麻布对襟长衫,下穿麻布裙,不穿裤。背披羊皮,无七星装饰,羊皮四肢皆保留。蓄长发为辫,再盘绕头上成发髻。出嫁后喜用红布缠头,爱戴各种装饰,尤其喜欢银质饰品。[29]
总之,清代麽些民族地区服饰的地域分异更加突出,正式形成了麽些民族服饰三大区:丽江、永宁—盐源、北地—俄亚。丽江一带麽些的男子服饰基本按照汉俗来穿戴,除羊皮褂和毡帽外。女子则保留传统的发型、羊皮,并根据汉、满服饰进行改进,穿大褂和长裤,戴百褶围腰,出现了“七星披肩”等最具地域特色的妇女服饰,穿裙之俗消失。永宁至盐源一带,仍能看到传统的麽些民族服饰,如左衽、穿裙等,但也吸收了藏族服饰特点;而在香格里拉的北地至木里的俄亚,则较完整地保留了明代的服饰特征,后期吸纳了一小部分藏族服饰元素。
三、麽些服饰分异的成因分析
通过明清两代麽些民族服饰的地理分布和特征分析,麽些民族服饰从较为模糊的“远景”推进到较为清晰的“近景”,分异成了三大服饰文化区,奠定了今日麽些民族服饰多元文化的格局。这三大服饰区从根本上看,仍然保留了民族传统的服饰特点,但在外表和文化内涵上出现了显著的变化。那么,是什么因素引起了这样深刻的变化,出现三类不同风格的民族服饰区呢?引起一个民族服饰变化的原因很多,内外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当然,内因是关键性的。明清时候麽些民族服饰出现的分异,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各朝代中央政策措施不同而引起。服饰的基本功能无外乎是保暖、遮羞、美化,但外在形式的变化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明代初期,中央政权对西南民族地区提出了“蛮夷土官,不改其旧,所以顺俗施化,因人摄政,欲其上下相安也。”沿袭元代土官制度,推行土司制度。在麽些民族地区先后设置了丽江知府、永宁土官府、冕宁的“莫梭”土目、盐源的“五所四司三马头”土官。明代麽些民族都是土司、土头目管辖下,民族内部文化得以继续保留和缓慢发展,虽然丽江府、永宁府、盐源“五所四司三马头”管辖区的麽些服饰出现差别,但整体上是一致的,就是男子“辫发”、“椎髻”或戴帽子,披毡佩刀,短衣短裤;女子也是“编发”、“椎髻”或戴帽子,上衣下裙,披羊皮。这时期永宁麽些民族的“气习大抵与丽江各处所居者同”。根据明代史料表明,丽江、永宁—盐源两大区域的服饰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这跟明至清代前期麽些民族地区的土司、土官制度有直接关系。
清雍正元年(1723年)丽江木氏土司被“改流”,坐镇一方的土司下降为土通判,流官杨馝、管学宣及后来的万咸燕在丽江大力推行“移风易俗”。流官到少数民族地区后,认为这些民族都未开化,需要全方位的改造,往往采用强制办法来推行。“嘉庆二十四年,署知府王厚庆曲为化导,簪环服饰,悉遵体制,焕然改观矣。”大力推行满族服饰。道光初年,丽江县知县朱延襄,江苏皖江人,努力提倡改良风俗,服装以苏北模式为标准,遇有新妇出嫁,他的夫人亲自到女方家代为梳妆施粉,在补贴衣料费用,裁成汉装,并劝人以后不要再缝丽江旧式服式。[30]改造后的丽江麽些民族服饰,男子除了穿羊皮褂外,基本上穿汉服。女子的头饰、衣裳改造也是明显的。妇女都要戴帕,而且都有明确的样式规定。衣裳中,短衣改为右衽宽腰大袖、前幅短、后幅长及胫的大褂,不穿裙子,改穿裤子,前面带有百褶围腰,长及鞋面;背上保留有四肢的羊皮改造成,“上宽下窄,留一个小尾巴,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7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7个绣有图案的圆布圈。妇女披肩的肩带还有两个大的绣圆布圈,代表日月,俗称“披星戴月”,披肩带尖或围腰带上均有刺绣图案。这样的改进与其他地域内的麽些民族服饰明显有别,成为辨别不同支系的一个标准。
永宁州土司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归附明朝,授土知州以来,清代阿氏承袭,至1949年才结束;蒗蕖州土官明代阿氏袭职,并多次“从征”,清代沿袭,清后期至民国时期,彝族武装势力强大,土官权力衰微。在这样一个背景下,麽些民族地区仍然受本民族头人的统治,习俗得以保留。
明代,在今天的冕宁县东、越西县境内的“莫梭”活动区域设建昌卫、宁番卫,“莫梭”部落不断向山地转移,不时与卫所发生冲突。清康熙年间“莫梭”投诚,设置目术凹土目、耳挖沟土目、瓦尾土目等,其中任过土职的莫梭有九职,约有28个寨子。[31]“莫梭”地区的土目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代后期。盐源的“五所四司三马头”地区,明设置所、司,清代仍设置所、司、马头等土官职位。五所指的是:左所土千户喇氏、中所土千户喇氏、右所的土千户八氏、前所土百户阿氏、后所土百户白氏,辖区内大部分是“麽些”人。四司指的是:木里安抚司喇嘛项氏、瓜别安抚司己氏、古柏树巡城兵马司郎氏、马喇长官司阿氏,其中,木里的喇嘛项氏和马喇长官司阿氏为藏族和傣族外,其他两个司都为“麽些”。三马头指的是:荜苴芦土目葛氏、阿撒土目、禄马六槽土目,都是“麽些”土目,管辖以“麽些”为主百姓。明至民国时期这一区域内都为土官、土目控制下,一方面横征暴敛,但在维护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很大程度上保留了本民族服饰文化特点。清代中后期,凉山彝族的大规模西迁和藏族南移,这一区域成为最不安定的民族冲突区,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可见,明清时期麽些服饰文化分异与中央政策有密切关系,改土归流后中央直接派官员治理的地区,如丽江府,麽些民族服饰在不同程度上被动改造,既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符号,形制上则趋于全国通行的“规制”;而保留土司、土官、土目的区域,民族服饰虽然有所变化,但并没有出现主动迎合“汉制”,而保留了本民族原有服饰样式和特点。
其二是麽些民族各支系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而引起的。麽些民族广布于横断山脉间,山脉与江河南北向并排,气候差异明显,是造成麽些民族服饰差异的又一个因素,而且是一个主导因素。麽些民族居住区海拔在1500-3000米之间,冬寒夏热,四季分明;夏天雨天多,一雨便成秋,需要遮体避雨;冬天又干燥多风,需要保暖驱寒。毛和皮成为最理想的衣物来源,也是他们可以就地取材的原料。服饰的厚薄和款式都要适应气候变化,加之平地少于山地,土地相对贫瘠,农作物产量低,还要依靠采集和捕猎山林中的动植物来补充。依靠自然生长的麻和火草来编织衣服和裙子,是麽些民族最重要的服饰原料。麻和火草自然生长,只要到一定的季节就可以采用,通过妇女灵巧的双手可以编织出帽子、上衣、裤子、裙子等。动物的毛和皮都是很好的衣服原料,毛编织的衣物不仅暖和,而且耐磨;加工后的皮最为耐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然而,不同区域的麽些民族支系也有不同特点。香格里拉县的北地和木里的俄亚,居住在斜坡上,四季气候分明,冬天很少下雪,海拔在2200米左右,所以他们所保留的最具有麽些民族传统的服饰,多为麻布所编织,次为皮,再次为毛,温润的气候使他们不需要那么厚重的衣服原料。丽江坝区海拔在2400米左右,他们的衣服比之北地厚一些,在山区羊皮是很重要的衣服,毛编织的衣物较少。永宁至盐源、木里一带,海拔都在2600米以上,气候寒冷,仅靠麻布衣服来保暖已经不够,便主要依靠毡衣、毛裤、羊皮。可见,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麽些民族支系,在服饰原料选取上与气候等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其三是周边民族和宗教多元影响下所引起的。从麽些民族分布区域看,北部与藏族关系密切,交错杂居。虽然明至清初,丽江木氏土司把势力范围推到藏东的昌都地区和巴塘、理塘一带,也迁徙了一部分丽江麽些民族定居其间,如芒康县的盐井、木里县的俄亚等。但随着木氏土司势力衰退和改土归流,这些区域被藏族南下所攻占,常年与藏族交往中,藏文化不断渗透,开始信仰藏传佛教,改行藏族习俗,渐渐地融入到藏族中去。盐源、木里等地的麽些民族,在清代中后期受到藏族、彝族排挤,土司、土官势力不断下降,控制区域不断缩小,至民国后期,已经蜕化成藏族和彝族为主体的区域。从清代后期服饰看,行藏俗,头饰和衣裳的装束上不断有藏化趋势。而丽江靠大理州鹤庆的七河、靠剑川的九河等,麽些民族服饰则出现了与白族相互借鉴,形成既有麽些民族服饰元素,也有白族服饰的元素,是两个民族长期融合共处的选择。永宁一带的麽些民族服饰与普米族服饰几乎为一种类型,没有显著的区别。这是长期以来这两民族在一起生产生活,融合共生,互通婚姻,也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大融合。所以,麽些民族服饰还与周边的藏族、白族、普米族等都有关系。
参考文献:
[1]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卷[M].南京:南京新亚细亚出版科,1933:318
[2]和少英纳西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158-161
[3]杨福泉纳西族文化史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362-368
[4]木基元略论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以纳西族服饰的流变和推广为例[J].思想战线,2002,(3):68-70
[5]孔令奇纳西女装特征的区域文化解析[J].天津纺织科技,2011,(2):49-51
[6]陈莹解读纳西民族文化的密码——女性羊皮披肩[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14-17
[7](南朝)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卷86[M].北京:中华书局,1965:2844
[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志:卷42[M].北京:中华书局,1975:1083
[9](唐)樊绰撰,向达原注,木芹补注云南志·名类:卷4[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57
[10](清)陈宗海等撰修,政协丽江市古城区委员会编印光绪丽江府志稿·艺文志:卷8[M].丽江:政协丽江市古城区委员会编印,2005:436
[11](元)李京云南志略·诸夷风俗[M].王叔武,校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93
[12](明)杨慎南诏野史·南诏各种蛮夷:下卷[M].中国方志丛书,第150号(影印本),台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164
[13](明)陈文修,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卷5[M].李春龙,刘景毛,校注.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313
[14](明)周季俸纂修云南志:卷11[M].云南史料丛刊:第6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207
[15](清)毛奇龄云南蛮司志[M].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民俗文献:第5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250
[16](明)谢肇淛滇略:卷9[M].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史地文献:第11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176
[17](清)顾炎武,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校点天下郡国利病书:卷68[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885
[18](明)刘文征,古永继点校,王云、尤中审订天启滇志:卷30[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999
[19] 宋兆麟一幅珍贵的麽些民族风俗画[J].民族研究,1989,(6):59-66
[20](清)谢圣纶滇黔志略:卷15[M].中国西南文献丛书·西南史地文献:第12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425
[21] (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上卷[M].云南史料丛刊:第12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19
[22](清)管学宣等修纂乾隆丽江府志略·官师略(重排标点本)[M].丽江:丽江印刷厂,1991:137
[23] (清)余庆远维西见闻纪·夷人[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58
[24](清)叶如桐修,刘必苏 朱庭珍篡光绪永北直隶厅志[M].云南史料丛刊:第13卷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728
[25](民国)段绶滋纂修中甸县志[M].中甸县志资料汇编(三)(内部资料) 和泰华,段志诚,标校丽江:丽江县印刷厂印制,1991:158
[26](清)常明、杨芳灿等修纂嘉庆四川通志[M].西南稀见文志文献:第5卷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179
[27](清)傅恒,等皇清职贡图:卷7[M].殷伟,等,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8:482
[28]和钟华整理中甸县三坝区白地乡纳西族阮可人生活习俗和民间文学情况调查[G]云南省编辑组编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2
[29]云南民族调查组丽江分组调查整理中甸、维西纳西族婚丧习俗[G] 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56
[30]和汝恭解放前纳西族的婚礼[G]云南省编辑组编 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02
[31]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39
收稿日期:2014-04-30责任编辑: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