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柱 罗治建 李爱华 徐向阳 宴绍良 林云 程军勇
摘 要: 对湖北省板栗主产区林农习惯施肥调查结果表明:板栗生产中钾肥用量极少,磷肥用量偏低,而氮肥相对较多。应用GPS定位,采集湖北省28个县市板栗产区土壤样品112个;以常规方法分析了各土样pH值、有机质及土壤有效N、有效P、有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和有效Zn含量。结果表明:湖北省板栗产区80%左右以上的土壤pH及土壤有效N含量适宜于板栗生长,但50%以上的土壤有机质低于15 g /kg,生产中应通过施用有机肥和采取抚育管理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P和有效K含量均较低,其低量比率分别为56.3%和73.11%,生产中应多施用P、K肥料。
关键词: 板栗;土壤养分;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1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5-0014-03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是我国主要的木本经济树种,栗仁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具有较高的商品和创汇价值。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域,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自然环境条件适宜于板栗的生产和繁殖。目前湖北省板栗栽培面积已达35.4万hm2,主要分布在鄂东、鄂北、鄂西及鄂西北等地。在传统种植生产过程中,经营粗放,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撑和指导,导致板栗林地力衰退,产量和品质降低,制约了板栗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肥料的种类与用量对板栗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5],调查研究湖北板栗主产区习惯施肥情况,分析板栗林地的土壤养分状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养分管理,对提高板栗林的经营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对湖北罗田、大悟、麻城等28个县、市板栗林地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期为当地板栗林地养分管理和肥料的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采样点分布于湖北省罗田县、麻城市和大悟等28个县、市的板栗产区,每个样点采集1个综合土样,每个综合土样为10~15个点的0~40 cm土壤样品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取1 kg土壤,经风干过筛后留作分析研究之用。
土壤pH及养分含量的分析:电位法测定土壤pH,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碱解扩散法测定水解氮。速效P和速效K分别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和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交换性钙、镁:醋酸铵浸提—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有效铁、锌:盐酸浸提—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交换性锰:醋酸铵浸提—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数据分析方法:Excel和SPSS系统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湖北省板栗产区施肥习惯调查与分析
对湖北大悟、麻城、罗田、京山等28个县市板栗产区的习惯施肥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分析,结果表明:28%左右的林农不施用任何肥料,53%左右的林农在冬季或春季施用1次肥料;19%左右的林农施用基肥和追肥见图1;在施用的肥料类别方面,10%左右的农户仅施用N肥,复合肥与N肥配合施用的农户约为28%,农家肥与复合肥配合施用的农户约为29%;其他施肥习惯约5%见图2。由此可见,在习惯施肥中:钾肥用量极少,磷肥用量偏低,氮肥相对较多。
尽管习惯施肥比较盲目,但板栗产量与其无机肥的用量仍表现了一定的线性关系。在处于盛果期的板栗林地,通常不施用肥料的林地板栗产量均在60 kg/666.7 m2以下,无机肥用量在0.5 kg/株左右,其板栗产量为80~120 kg/666.7 m2,无机肥用量在1 kg/株 及以上的林地,板栗产量为150~250 kg/666.7 m2见图3。
3为施用无机肥1 kg/株 及以上
2.2 湖北省板栗产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应用GPS定位在湖北省28个县市板栗产区采集了土壤样品112个;应用常规方法分析测试了各土样pH值、有机质及土壤有效N、有效P、有效K、交换性Ca、交换性Mg、有效Fe、有效Mn、有效Cu和有效Zn含量。
对湖北省112个板栗林土壤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湖北省板栗土壤pH值范围为5.70~8.25,平均6.69,变异系数7.62%;土壤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含量范围分别为0.38%~4.65%、34.40~298.1,4.0~138.4 mg/kg和27.80~472.0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1.55%、109.1,16.96 mg/kg和85.11 mg/kg,变异系数7.62%~131.50%;土壤有效钙、镁、铁、锰、铜、锌含量范围分别为315.2~4 546,25.62~543,5.4~258.8,3.00~208.4,1.58~7.46,0.01~8.66 mg/kg,平均含量分别为2 358,234.9,41.53,72.18,4.01,2.070 mg/kg,变异系数7.62%~131.1%。
总体看来,湖北省板栗林土壤中有效钾含量普遍很低,平均含量仅为85.11 mg/kg,其原因可能是林农长期不重视施用钾肥,从而导致土壤供钾能力下降,在生产中应适当加大钾肥的用量。各种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均大于20%),说明湖北板栗林地之间差异很大,在不同种植区域应实行有针对性的施肥措施。
2.3 湖北省板栗产区土壤养分分级评价
根据湖北省板栗林土壤养分分析结果及板栗生长特性,并参考ASI法土壤养分推荐标准,初步确定板栗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分级标准见表2。其中pH值分级标准为:pH<6.0为偏酸,不利于板栗生长;pH在6.0~7.5范围内适宜于板栗生长; pH>7.5为偏碱,不适宜于板栗生长。其他养分分级标准见表2。
表3结果表明:湖北省板栗产区86.55%左右的土壤pH较适宜板栗生长,但超过一半的土壤有机质低于15 g /kg,表明生产中应通过施用有机肥和采取抚育管理措施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84.03%土壤有效N基本适宜,但有效P和有效K含量均较低,其低量比率分别为56.3%和73.11%,表明在大量养分的配合施用中,应相对多施用P、K肥料;交换性Ca、Mg及有效Fe含量均较适宜,处于适量范围的样本数分别为69.75%、66.39%和73.95%;有效Mn和有效Cu的含量较高,处于高量范围的样本数分别为83.19%和80.67%,生产中应注意可能产生的高量毒害作用,52.1%的土壤有效Zn的含量较低。
参 考 文 献
[1]李金柱,唐岚,罗治建 等.不同肥料用量对板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湖北林业科技,2012,(6):32-33.
[2]黄宏文.磷对板栗结实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1,18(1):21-26.
[3]陈顺伟,李春才,余梅林 等.N、P营养和青霉素对板栗性别分化协同调控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1997,17(3):29-32.
[4]张玉洁.板栗结果母枝中氮磷钾含量与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2,20(2):58-60.
[5]陈在新.板栗高产的矿质营养基础[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4,(3):36-39.
(责任编辑:郑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