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合作机制研究

2014-04-29 00:44马莉莉王瑞张亚斌
人文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异质网络化经济带

马莉莉 王瑞 张亚斌

内容提要合作基础、“外围陷阱”、“大国威胁”和合作模式是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发展面前的四大现实问题。基于模块网络化这一全球新兴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逻辑和特点,提出主要应对方案:作为转型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尝试,有必要引入模块网络化机制以夯实合作基础;构筑自主转型系统是丝路国家能够长期合作的基本战略;建构“共生协同转型”机制是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使丝路沿线国家走向共同繁荣的现实路径;在创新合作模式方面,需要转向弹性合作。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共生协同转型模块网络化自主转型系统弹性合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114.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5-0038-07

一、 问题提出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中亚,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随后上海合作组织比什凯克峰会上进一步阐明相关主张;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亦被十八届三中全会纳入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权时代,中国和中亚国家间形成经济凹陷带,作为转型或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合作尝试,如何振兴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

信息化、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当前时代,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主要涉及转型或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合作尝试,面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包括:第一,合作基础。中国主张,多样性的丝绸之路国家应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倡导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新安全观,这一外交思想和理念是否具有相应的内在机制或经济基础,即各国是否存在必然的“共有利益”,①从而使合作成为自觉行为选择?第二,“外围陷阱”。市场经济的中心-外围效应表明,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很容易被锁定在国际分工的外围,并累积起日益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大幅攀升,对发展中小国的初级产品需求增长迅猛,对其工业基础亦形成一定冲击,与中国合作是否可能被锁定在外围,这引起中亚国家的普遍质疑。②第三,“大国威胁”。中国正快速崛起为亚洲大国,发展差距拉大使周边国家倍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产品内分工深化视角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研究”(09JL010);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攻关项目“基于模块网络化的协同转型:丝绸之路经济带、关天经济圈、国际化大都市、省市共建大西安四位一体共生演化研究”(14J236);陕西省教育厅项目“西安:内陆型城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特色路径研究”(2013JK0100);陕西省社科联项目“国内外产业转移背景下陕西构建‘四化同步协同机制研究”(2013C061);西北大学哲社繁荣发展计划重大培育项目“基于模块网络化的建构‘四化同步协同机制研究”(201308)

① 阮宗泽:《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共有利益的塑造与拓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7-112页。

② 李宁:《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风险分析》,《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感发展压力及产生不安全感,甚至部分国家转向拉拢区域外力量,力图通过“大国制衡”来维护自身安全。对周边国家来讲,与崛起中的中国合作意味着威胁,还是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第四,合作模式。上海合作组织构建起主权国家间的合作框架,虽然是国际合作的通常模式,但它是否能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要求却无法确定。因而合作模式创新是构建与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大挑战。

2014年第5期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与合作机制研究

本文基于模块网络化这一全球新兴生产组织方式的内在机制和发展逻辑,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所涉国家发展的特殊性决定,需要引入模块网络化以夯实合作基础;为规避“外围陷阱”,基于模块网络化构建“自主转型系统”是根本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共生转型机制”是应对“大国威胁”、实现各方共同发展的现实路径;而这一系列发展机制的建构有赖于弹性合作模式的创新。

二、 模块网络化机制的发展逻辑

模块网络化就是通过模块化分解,使生产过程同时趋于专业化、分散化、网络化、联结化,而形成复杂生产系统的过程和发展机制。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模块网络化成为全球新兴生产组织方式,这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构建于全新基础之上提供了可能。马莉莉:《网络化时代的公共服务模块化供给机制》,《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9期。

第一,从模块化技术到模块企业再到网络组织,构成了模块网络化的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后半期,信息爆炸使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异质产品需求的出现使以往主要通过规模经济实现生产效率的企业面临严峻考验。企业因而通过引入模块化技术,将多样化、个性化产品中的共有模块和零部件进行规模化生产,而后组合不同模块和零部件以产出异质产品。Pine II B.J., Mass Customization: The New Frontier in Business Competi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2, pp.10-20.这样做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在模块生产中发挥规模经济效应;二是利用模块分解和灵活组合实现范围经济效应和满足多样化需求;三是可以通过各模块同步运作缩短市场响应时间。由此,企业转向各模块环节相互联结的组织结构。虽然各模块的规模化生产使企业规模大为扩张,但各模块的规模经济难以同时实现,而且市场需求的不确定还会使企业不得不延迟生产以确保有效供给,这都大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最终,在复杂而敏捷化的市场响应要求下,企业不得不将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模块外包,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刘文涛:《基于大规模定制的重调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69页。导致模块企业趋于独立。由此,彼此分立的模块企业因产出同一产品而内在联结,所形成的虚拟结构称为网络组织。Gereffi G. et al., “The Value of Value Chains: Spreading the Gains from Globalization,” IDS Bulletin, vol.32, 2001, p.3.这种由模块化分解到形成网络组织的过程即为模块网络化。

第二,对异质产品的需求不仅使网络组织得以形成,后者还会进一步生产出更为苛刻的异质产品需求,从而使模块网络化成为自我累积循环的发展机制。首先,网络组织的运作,一方面使不同模块企业在“信息包裹”中走向不同的技术累积和规模发展道路,进而更加趋向专业化;另一方面使同一模块的不同企业在“背对背”的“淘汰赛”中呈现差异化,[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周国荣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21-22页。由此,网络组织中的模块企业走向异质化。曹虹剑:《网络经济时代模块化组织治理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9页。其次,在反应敏捷、富于弹性的网络组织中,异质化的模块企业除加强专业化外,还需要具备高水平的柔性和弹性,由此趋向收窄经营范围、强化核心竞争力,这使异质企业一方面对所投入生产要素的要求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会逐渐减少生产要素甚至中间产品的自我供给并转向从外部获得。因此,异质企业的发展会进一步产生出更大规模、更高要求的异质要素,继而成为生产系统需要重新应对的异质产品需求。最后,由于模块化分解复杂系统后得到的模块本身仍然是复杂系统,当网络组织面临更趋异质和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并最终传导至各模块时,各模块面临同样的模块化分解过程,新一轮生产分散化、企业异质化开始。如此循环,模块网络化成为内生累积强化的发展机制。

猜你喜欢
异质网络化经济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