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微刺激”

2014-04-29 00:44何西
商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动力消费政策

何西

微刺激究竟是什么刺激?

郁慕湛(财经评论员):

今年一季度各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国务院已经采取了3项“微刺激”政策,总金额大概不会超过2万亿元。这个数目相对于中国经济总量来说并不算大。

同时,我们注意到本次中央和各地的“微刺激”内容,几乎都没有提到房地产,更多关注的是“环境”、“民生”、“城镇化”,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投资刺激的结果不会是泡沫的积累,投资的效果也会有明显的改善,也就是加大投资可能产生的后遗症会比上次小很多。

如若经济低迷并非一时又当如何?

张智威(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一方面,当前企业融资成本依然比较高,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利率也不低,这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会逐渐显现出来。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已经开始走弱,未来几个月房地产投资仍将会继续走缓,对经济的冲击很大。当前经济下行的势能依然较强,4、5月政策放松的压力可能会增大,实施宽松政策的可能性在上升,预计央行将会降低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当前经济中的杠杆率仍较高,降准会增加中长期金融风险,但短期来看,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二者相权政府会更看重短期压力。“如果政策不放松,GDP可能掉到7%以下。”

从刺激政策看,中央已经出台了一些微刺激计划,短期不会有大的变化,将来会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渐再推出一些政策。

蔡洪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对于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突然的增速下滑,要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层面,在中国现有运行体制下,政府定下7.5%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而且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达到这个目标。但更重要的层面是,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是不是能有保障,是不是对长期增长能有帮助,这个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消费过低,投资过高”的误区使人们把“4万亿”刺激政策放大到对所有投资效果的评价。“中国投资问题不是数量问题和比重问题,而是一个质量问题。”

现在调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框架使得一些正常合理的投资也受到了质疑。公共投资的积极性在下降,民资也多持一种观望态度。如果不改变这种情况,经济持续下行,真的可能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危机。

对中国经济失衡的错误认识,还会导致一系列的错误观念。比如建立消费社会,抑制储蓄;鼓励服务业,抑制制造业;刺激消费,抑制投资。人为地刺激消费,其风险比过度投资更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都是过度消费。

刺激消费、抑制投资的所谓再平衡不会使中国经济回到正确的轨道,找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才是关键所在,而这要回归到经济增长的本质:即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技术进步和制度改进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生产要素的质量改进。

这就要求,中国需要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改革教育体制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资金来源效率,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克强式刺激最终会走向何处?

胡舒立(著名媒体人,财新传媒总编辑):

中国不但有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条件,而且具备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正如李克强所说,要向改革要动力,向调结构要动力,向改善民生要动力。然而,潜在动力并非现实动力,转化的关键在于深化全方位改革的实际行动。

近期出台的改革措施,如简政放权、弥补服务业“短板”、扩大服务业开放、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扩围等,都有利于民间投资。但是,在国有企业改革滞后的大环境下,这些改革措施的效用会大打折扣。竞争环境的不平等,导致民间资本不敢轻易投资实业。特别在融资领域,筹办民营银行条件严苛,中小企业融资难尚未看到明显改善的迹象。

令人欣慰的是,关于提高供给侧效率的建议已被采纳。发改委称,将稳增长的着力点转向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改善营商环境,不断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加快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促进创业繁荣、创新驱动、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结构升级同步。

谢国忠(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经济学家):

正确的刺激政策应该是降低消费税和所得税税率,以提振家庭部门的支出。中国无论如何都需要增加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这样的刺激政策才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再平衡,缓冲经济增速放缓带来的负面影响。由此导致的财政赤字可以通过发行更多国家财政债的方式来覆盖。这是较为理想的做法,但成为现实的可能性较低,因为地方政府不愿意丧失财政收入。

错误的刺激政策是大幅增加流动性,例如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通过大肆宣传城镇化和政府优先“稳增长”以刺激市场的投机情绪。这些举措合到一起,有可能将流动性引向房地产投机,进而为地方政府提供持续的收入,来维持其目前的支出模式。即使这一方式行之有效,也只能将泡沫破裂的时间延后,给未来留下一个更大的烂摊子。不过,这个可怕的情况也不太可能会发生。公众对这类刺激政策的态度已经相当负面,因此其效力很可能是微弱且短暂的。政府不会想要冒这么大的一个风险,并在这个过程中丧失信誉。

沈建光(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

不是说不能有一些刺激政策来进行适当对冲,特别是可以出现“克强式刺激”,它可能主要具备四个重要特征:效率兼容、民生兼容、改革兼容、转型兼容。这种政策的效果也将与以往大为不同,“稳增长”的效果会更加温和,在托底经济的同时实现提质增效、改善民生、推进改革、促进转型。

(本文材料来自于财经网)

编 辑 王 颖 wyingdyl@163.com

猜你喜欢
动力消费政策
政策
政策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助企政策
政策
40年消费流变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