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天空》:西藏魂

2014-04-29 01:44切梦刀
东方电影 2014年5期
关键词:藏民阿来西藏

切梦刀

“初遇”阿来,是因为《尘埃落定》。当时我还是中文系的小文青,发誓要读遍国内外名家名篇,而阿来,就在阅读《尘埃落定》的过程中“相逢”。月圆月缺,时光荏苒,岁月拉长了距离,也冲淡了记忆,此刻的我已经无法清晰记得当时的阅读感受,恍惚只记得西藏土司家族的动荡变迁,以及因此对阿来产生的想象——作为写出这个故事的人,他应该是一个冷静睿智的思考者吧?再逢阿来,已经是10余年后,只不过,曾经的神往变成了面对面的相遇——与其相隔不过10余米远。现实中的阿来,温文尔雅,沉默居多,只有在说起自己编剧的《西藏天空》时,安静沉稳的气场内才突然迸发出几丝锐气,如同宝刀偶然的脱鞘,寒气四射。

在见阿来之前,先去欣赏了他编剧的电影。作为一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它以复杂的情节、纠结的内心戏和厚重的命运感触动了我的内心。

这是一部反映了西藏之“魂”的电影。故事从解放前开始讲起,描述了丹增和普布40余年的经历。丹增是旧西藏世袭贵族的少爷,普布是其家奴。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两人原本相交甚好,但身份与家境的巨大悬殊,令两人在动荡的时代变迁中形成了复杂的关系。影片以他们40年的恩怨情仇为主要线索,浓缩展现了西藏沧桑巨变的一段历史。与多数商业片靠大明星、大制作、大场面来吸引人不同,《西藏天空》把所有的精气神都放在了西藏这块土地上,放在了藏地的文化密码和藏民的内心世界上。它要表现的不只是西藏美丽的自然风景,更是西藏文化的内在气韵;它探寻的不只是西藏历史的变迁,更是藏民内心变化的轨迹。

此外,与大多西藏文化纪录片不同,《西藏天空》没有把满足异域之人对于陌生西藏的猎奇心理放在首位。虽然原汁原味的西藏风俗礼仪给观众也带来了奇观的效果,但是,电影的重心不在此,而是把一个本应属于奇观的风景剖开了给观众看。这种剖析是自然的。它把西藏文化和藏民心理放在一个故事架构中展现,叙述之物和叙事结构水乳交融,不分彼此。而且,电影中虽然使用了藏语,但因为是放在一个展现藏民历史命运的故事架构中,因此藏语让观众觉得相当自然。虽然听不懂,但在这种原汁原味的语言冲击中,观众的心灵与西藏联系起来,灵魂产生触动。

在叙述过程中,导演和编剧能够以一个尽量客观的视角来拍摄,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度、解放军入藏和“文革”冲击等历史事件,反映了编剧、导演强大的功力与忠诚于艺术、历史的决心。

而且,电影能够深入藏民内心,把历史进程对它们的冲击和因此产生的纠葛最大限度反映出来,把丹增和普布之间的主仆关系、兄弟情义和“敌人”关系都展现出来,同时也描写了央金和丹增之间纠结的感情关系,这些都说明了导演和编剧对于人性、人情的把握方面达到了一个细致入微的地步。

当然,这部电影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作品的类型定位比较模糊:既有纠结动人深沉厚重的文艺片的命运感特征,也有激烈冲突曲折情节的商业片气息,而其中还有解放军进藏、带领翻身农奴做主人的主旋律电影特色。三者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部电影缺少一个清晰的类型定位。其次,电影中的一些情节经不起推敲,一段强暴戏,一段追杀戏,一段逃亡戏,每一段都是整个故事的关键情节,都应该浓墨重彩大写特写,至少交代清楚前因后果,然而却只用了寥寥几笔就给带过。尤其在追杀戏与逃亡戏这两段,是反应丹增遭遇巨变产生巨大心理落差进而引起内心无穷变化和争斗的绝好机会,可惜的是却被淡化。整部电影也正是从逃亡戏开始,显得有些凌乱。再者,电影试图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去反映农奴,解放,逃亡,“文革”及新时期等诸多变化,看起来似乎有些过载。此外,在角色表演上,主角普布的表现力稍弱,前半段还是有一些出彩的内心戏,但在电影的后半段就有些不明所以了,反而是男配角普布的表现更加抢眼一些。

瑕不掩瑜,这部电影为观众带来了一股充满高原气息的民族风,称得上是近30年来国内有关西藏题材的最好的故事片。

忘不了的阿来,忘不了的藏族故事,忘不了的《西藏天空》。

猜你喜欢
藏民阿来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古道散茶香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攀爬在生与死之间——论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瓦布梁子
西藏:存在与虚无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