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中的马斯洛理论

2014-04-29 00:44徐琳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马斯洛大学理论

徐琳

【拍案说考】2013年震惊全国的复旦大学高材生投毒案,想必大家都知道;而远在2004年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的案子,更是街知巷闻。

这两个案例,我想作为任何一位家长都是心痛的,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被免试推荐也就是保送研究生进入复旦的林森浩,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优秀学子,我们也可以想象,他是父母乃至全家的骄傲,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因为一点小事,谋害同窗性命,自己也将走上不归路。马加爵出身贫困,靠自己的努力考入重点大学,因为与朋友发生些小争执而杀害四条跟他一样青春的年轻生命,手段的残忍很难让人相信,他们选择了这条路,固然自身的因素在起作用,但也肯定与其接受的教育,特别是成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有关。

我们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必先育德,育德必先育心。培养孩子慈爱悲悯的人文情怀,使孩子拥有善良的心灵,是家长也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在这两起事件中,两个孩子的家庭可能都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关怀。如果他们心生厌烦的时候,愿意与父母进行一些沟通,如果他们每次有重大的决定,能够跟父母商量,也许这些事情就能够避免。有心理专家建议,家长应该爱孩子所爱,投其所好。那么孩子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先来看一个关于需求的著名理论。

一、基本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

我先给大家介绍著名的马斯洛理论,也就是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分成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如下图(图1)所示。

二、马斯洛理论在志愿填报中的启示

人的需求层级是逐步升高的,从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角度来看,我认为也存在着马斯洛理论的可用之处。孩子从牙牙学语到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工作、成家,中国的家长是一路看来一路管,用马斯洛理论来解释家长对孩子的期望程度,我总结了下图(图2)以供参考。

这个并非完全的理论套用,也并非具有普适性,但从身边的例子来看,图2的目标层级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虽然它并非适用于所有家庭、所有孩子,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孩子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再要求他达到更高的目标,而不应该是反过来的,我们来想一想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应该建立在身心健康的基础上,才能要求他在特长、学习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如果孩子本身身心健康已经出了问题,而我们又一味要求他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往往就会出问题。

【案例回放】据浙江在线2014年3月21日报道:“平阳萧振高中高三学生上课跳楼”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坐在第一排靠窗边的男生小舒突然站起来,面带微笑地从窗户跳了出去。

【拍案说考】看看这个案例,让人痛心,从整个报道来看,他的父母并非对他置之不理,老师也对他有所关心,及时发现了他心理上的一些问题,虽然小舒的自杀原因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小舒的心理一定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最基本的身心健康已经出了问题,我们再要求他进一步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就不太现实。近年来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回想分析,可能也存在成功指标单一,注重高层次目标忽略低层次目标的问题,其实对于一个孩子,如果能够有一技之长,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未来,对他而言,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

有很多家长在孩子没有达到低层次目标的时候,却想着更高的目标。从马斯洛理论来看,为孩子提供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是每一个家庭都应该做到的,自我实现需求实际上是属于高级需求。底层次的需求必须满足,但也不要过度,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属于高级需求,并非人人可以做到,我们更不能为了满足高级需求而忽视孩子的低级需求的。

三、引导孩子做好未来规划应注意生活的点滴

爱孩子所爱,投其所好,其实并非完全放任孩子,特别在报志愿的关键时刻,家长应该注意平时生活中的引导。我的一位同事,很不愿意让孩子考出天津,从孩子高二开始,便经常给孩子讲在天津上大学的好处,比如离家近、方便、有人照顾,年节可以回家、不会有孤独感,本地的高校招生计划数多、相对分数稳定、好判断、好预测、不容易出现大起大落,并图文并茂地给孩子讲一些身边在本地上学的孩子的例子,孩子到报考时因为有了平时的熏陶,自然就会有所倾向。

四、旅行,比说教更有效

我有个好朋友,他是黑龙江某地的一个局级领导,妻子也是当地的一名公务员,家庭条件很不错,孩子从小就听父母话,顺利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的软件工程专业。我的这位朋友经过咨询并与孩子妈妈商量,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设计的未来路线是本科毕业后出国,将来从事科研教学类工作。孩子刚入学时也表示接受,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上了大学后,开始迷恋电脑游戏,本身又是学软件的,生活也慢慢独立,说什么也不出国了。孩子父亲很生气,母亲也跑到学校找孩子大闹了几天,最后父子母子反目成仇,互不联系。终于,孩子的母亲病倒了,查出了肾癌,孩子得到消息后,赶回家照顾母亲,可为时已晚,孩子母亲在临终时仍在嘱咐孩子应该继续深造。母亲去世后。父子关系略有改善,但仍然很难在孩子的未来选择上达成一致。

我的朋友一次来天津出差,给我讲述了上述的事情,他内心也一直在纠结痛苦,我给了他一个建议,给孩子报一个国外大学参观的旅游签证,可以随团前往,如果回来后,孩子确实不愿意去,那么就不要再逼孩子,不如投其所好,父亲从此不再过问职业规划的事情,父子关系回归到家庭关系,如果愿意,就再说。这位父亲认为这是最后的机会,就给孩子提出这个要求,孩子也满口答应,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九天的国外高校之行,让孩子眼界大为开阔,并喜欢上了国外的生活节奏,回来后,自愿加入考语言的行列,后顺利出国。

只有视野开阔了,孩子见过的多,听过的广,他才切身体会到什么是好的,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这样孩子才有选择的权利。对于没有尝试过的东西,仅仅靠“别人说”是不靠谱的,我甚至建议过我的所有亲戚朋友,孩子一旦小学升入初中,初中升入高中,完全可以利用假期带孩子到全国的大学走一走。我表哥的孩子,在长春市的一所著名初中上学,孩子的成绩很一般,在班里也就是中等水平,男孩子在这个年龄往往爱玩,这个孩子对手机游戏、电脑游戏有点痴迷,中考的考试也不是非常理想,从最好的初中只考入了一所在长春的二类高中。我建议表哥利用这个假期带孩子来一趟天津,再到北京走一走,表哥正好有时间,就带着孩子来了天津,在天津,我们哪都没去,就去了各个大学转了转,去了南开、天大、天津医科大学、财经大学、师范大学、城建大学、农大,还有几所大专高职院校。然后又去了北京,去了北大、清华、人大以及北京的不同类别的一些学校。在看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给孩子讲太多哪个学校好或者不好,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果然,走了一圈后听我表哥说,孩子回去后非常努力,自己就规定了玩电脑的时间,要争取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后来,我们分别又在几个孩子身上采用同样的办法,效果非常好,家长们不妨也采取这种办法,让孩子亲身体验,然后才能让孩子真正去选择。

猜你喜欢
马斯洛大学理论
“留白”是个大学问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我国冰雪体育旅游靶向营销策略研究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大学求学的遗憾
马斯洛:人丑就要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