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的春天有些反常,难得这么悠长。在这最美人间四月天里,“娘本唐卡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65幅精美的唐卡作品浅唱低吟,氤氲出藏传佛教艺术品的神秘和灿然。斑斓的画卷挂在敞亮的展厅,像人心的复杂多变盛载在佛祖的掌心里,舒展。
同样能敲响人们心鼓的,还有一并展示的绘制唐卡的矿物质颜料。绿松石、珊瑚、白银,鲜明、热烈,充满虔诚。
净瓶滴水 生出涓涓细流
公元七世纪中业,当松赞干布在拉萨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时,他或许没有意识到,雪域高原从此沐浴在佛光的关照下。两位公主笃信佛教,尺尊公主带来的阿閦佛像、檀香木绿度母像、弥勒菩萨像,文成公主带来的经卷和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则成为最初藏传佛教艺术品的源头。
在信仰的滋养下,藏传佛教艺术品由净瓶滴水,生出涓涓细流,如今汇入后工业时代的资本汪洋中。藏传佛教的一个特色就是法器种类繁多,精湛的工艺,特殊的历史背景,神秘的派系传承,使其气质非凡。
如今,市场上的佛教艺术品以佛像、唐卡、法器三大类为主。质地不仅有金、银、铜、合金等各种金属雕塑,同时还有泥塑、木雕、石刻、酥油花等各种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作品。其中,泥塑、金属雕塑和石刻最为常见。
当之无愧,佛像是其中主流。藏地佛像多以金铜铸造,称为利玛,分为上师、本尊、佛母、佛、菩萨、罗汉、空行护法等7大类。精选的材质所塑成的雕像,均谓以制作人名号或地区名称前缀,如扎什利玛、桑塘利玛等。尤其是明朝永乐、宣德年间的藏传金铜佛像,因受尼泊尔纽瓦尔艺术的影响,人物造型准确自然,工艺精湛,细微处纤毫毕现,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旨趣。
唐卡在西藏语中本意为画卷,随着佛教传入西藏,僧人喜用易于携带的唐卡作为宣扬佛教的工具。唐卡的绘制有着极严格的规定,每一位画师手中都有一份世代相传的范本,无论是姿态庄严的静相神佛,还是怒目而视的金刚护法,都有相应的比例,不得修改,也只有画师们这份虔诚的苛守,才使得唐卡艺术得以千百年流传。
在工艺上,唐卡则分两类。一种是绘画唐卡,即以布或纸作材料,用藏地特有的矿物原料绘制而成;一种是丝织唐卡,即以丝织物为材料,由手工制成的唐卡,又分为刺绣、织锦、缂丝和剪贴等多种形式。值得提及的是,唐卡完成后,通常还要有德高望重的僧人诵经、加持。
此外,天珠、沉香等配饰,以及雕刻精美的护经板也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器。传说,文成公主随身携带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抵达拉萨后,便用珍贵的天珠装饰周身。
正是这些珍品,呈现的是一门集宗教、历史、工艺价值的综合体,承载着每一代持有者的精神力量,使之上达于天,通晓神灵;下达于现世,成为民族精神的注脚,生命力永无止境。
墙里开花 墙外先香
值得玩味的是,最早认识到藏传佛教艺术品价值的,其实是海外市场。
西方人士对西藏唐卡情有独钟,许多十二三世纪至十四五世纪制作的精美唐卡,大多进入了西方的博物馆。由于国际藏学研究的兴盛,藏传佛教艺术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国际收藏界的重视,几乎成为一些大型拍卖会必不可少的拍品种类。
反观国内,藏传佛教艺术品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至上世纪90年代,藏品市场中才偶见一二。以拍卖市场为例,2004年以前,藏传佛教艺术品只是零星出现在国内的拍卖市场中,流通的数量有限,不能形成一定规模,且缺少质量上乘的高档次拍品。其价格与价值有较大反差,同其他门类艺术品相比明显偏低。
2004年,是国内藏传佛教艺术品的转运之年。
从2004年开始,在国内市场上,佛像价格不断攀升,屡屡创下新纪录,成为整个艺术品市场上的热点;而尤其突出的是,藏传佛像已完全脱离过去人们眼中的杂项圈子,而变成了广受关注的独立品类,各大拍卖公司都将其列为重要拍品,纷纷推出专场进行拍卖。
2004年秋季,中国嘉德和北京翰海相继推出佛像拍卖专场,均取得极大成功。而2006年香港苏富比的佛像专拍又将佛像市场的热度推向了高潮,使佛像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得到进一步的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