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雯
引言: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提出对《研究性学习》多元化评价模式。以便使该课程的开展更好地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形式和改革需求。文中重点论述了评价原则,评价内容和评价特点,为实践教学过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研究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学生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课程,它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多样性,给课程管理带来了相当的困难,因此必须建立以评价为导向的课程控制机制,在研究性学习中,开放性主题活动占据了较重的比例,因此,开放性主题活动评价在这样的课程管理中居于中心的位置。[1]
开放性主题活动的评价包括三个部分:对课程本身的评价、课程实施中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成效与教学业绩的评价。课程实施中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门是研究性学习中的一个重点问题。
在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评价中,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依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方面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来进行评价,同时应根据移动学习平台上的进度记录,课题研究情况,同时应辅助以评价量表。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实现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评价模式,甚至可以让家长参与其中进行评价,真正达到客观公正的成绩评定。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区分学生学习结果的层次和水平,而是要挖掘极为丰富,极为精彩的收获、体验和经验。
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
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学业评价,不仅看最后的研究报告和答辩,而且重视开题和实施过程,全过程每个阶段的情况在最后成绩中具有一定的权重。不仅重视课题研究的直接结果,而且重视学生在研究实施过程中的多种收获与体验、多种能力与品质的提高。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涉足情况,对知识的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力和开放精神,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以课题为单位,兼顾个人表现,对原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注意课题研究活动对其学习的影响。
研究性主题活动的评价指标由三个部分构成,即开题评价、过程评价和结题评价,三部分的权重分别为0.2、0.5、0.3.各部分都有一定的评价要素和对应的分项权重。各评价分值的满分值为100分,评价时以10分为单位打分(如100、90、80、70……)。各项成绩评价之和即为课题小组的课程成绩。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内容
在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上,应从学生的认知、情感、能力、态度、行为等方面多视角出发进行综合评价,着重对学生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内容:
1.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可以从需多方面外显出来。例如,是否认真参加课题组的每一次活动?完成自己多承担的任务是否努力?是否积极搜集资料?是否积极分析和处理资料?是否主动提出摄像和建议?在学习中是否不怕麻烦和辛苦等等。
2.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对学生在参与小组及班级、年级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例如,是否乐意帮助同学?是否主动和同学配合?是否善于听取和采纳他人的建议?是否正确对待不同意见?是不是对班级、研究小组的研究性学习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等。
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时,要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要看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探究能力、小组协作能力以及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综合学生研究前后以及多个活动中的表现来综合打分。例如,研究方向是否清晰?研究方案是否可行?研究手段是否正确?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新意等等。
4.学生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各个环节运用有关方法、技能的水平进行评价。例如,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观察、对资料的归类、数据统计分析、运用移动学习平台以及网络等技能、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水平。
(二)研究性学习成绩评定:
1.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强调学生亲身参与调查研究,并获得亲身体验,提升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探究能力。因此,成绩评定也需要贯穿于研究性学习的每个阶段。
2.信息的来源。评价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1)开题报告。(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态度、参与程度、实践能力等。(3)结题报告及论文的答辩等。(4)研究性学习活动跟踪记录表。
3.主要内容。态度——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过程化的记录和评价。主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是否认真参与每次课题的相关活动,在研究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去探究相关主题,是否承担自己分配的任务,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并提出相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合作精神——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同他人合作的能力进行测评。比如是否虚心倾听同学的意见并配合大家一起讨论,在研究过程中是否不怕困难并积极帮助同学,是否在班级和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教师主要考察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自身探究和小组协作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用过程化的量表来进行跟踪记录,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课题学习活动前后行文表现的对比来进行评价,看同学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在哪些方面还应该进行加强。
4.评价方式。由于研究性学习本身的特点就是过程化的学习。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结合自评和互评,运用多元智力理论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在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中,评价者可以是一个教师,也可以是一群教师组成的一个小组,评价者可以是学生个人,也可以是学生小组。评价者可以使家长,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小组组成的学习社区。
5.结果呈现。等级或分数是评价结果呈现常用的一种形式。但是,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区分学生学习结果的层次和水平,而是要挖掘极为丰富、极为精彩的收获、体验和经验。
四、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目的取向的不同,使研究性学习评价与传统学科评价相比显现出许多不同,其中具有优势的特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
1.强调评价目标的整体性。研究性学习评价,强调评价目标的整体性,我们以往的不少评价是建立在教育目标分类基础上,例如,我们的考试常常是“识记”部分占多少,“领会”部分占多少、“运用”部分占多少,“分析与应用”部分占多少,“评价”部分占多少,即它是建立在对认知目的分析基础上的。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目标的同时,也估计到了认知目标和动作技能的目标,如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动手实践能力等等。它不仅要考虑学生多进行的课题研究成果的本身价值,而且还要考虑学生在参与研究过程中的其他收获。它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2.强调评价的全程性。研究性学习评价渗透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收获都是研究性学习评价关注的内容。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评价时,不仅重视最后的研究报告和成果展示,而且特别重视问题的提出、立项实施研究、研究结果的总结、成果的表达与交流等研究构成。现有的评价注重对学生已有知识、已有能力的测试。忽视了学生如何达到这一水平的过程的评价,忽视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推导未知知识的过程,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发展潜能,发展趋势及个性特点,显然,这种评价是不适合研究性学习的。
3.强调差异评价。在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要突出强调学生的差异性。这里的差异性评价,是指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该注意学生本身的知识起点、学习基础,以及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而不能再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在新课改逐步深入的今天,对于学生的评价标准已不再是拿着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应善于去发现和发扬研究性学习对学生个体发展具有价值的评价模式。
4.突出自我评价。素质教育是一种主题性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研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己认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从而提高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有益的提升。
5.强调评价方案的多元化。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指导教师提出,可以由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提出,也可以由学生个人或小组自己发现和搜集题目和资料,同时,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在实施评价时,可以全班采用一種方案,也可以各小组采用多种方案。如果能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再按照方案,随自己的研究性学习情况加以评价,则评价的教育功能将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传统教学的学生评价中,测验或考试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从标准的制定、试题的选择知道分数的评判,学生完全被隔绝在外,这是传统测验对客观性的追求多决定的。研究性学习的测评可以讲测评标准公布于学生,可以让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锻炼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不是为了鉴定,更不是为了要选拔。我们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也应该一次为指导原则,使评价能够有利于开设研究性学习。为此,在对学生评价时,应该尽可能地给以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参加研究性学习后,通过看到自己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树立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能真正培养其独立探究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仇忠海.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索——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朱正平.试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点及原则[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81-82.
[3]朱正平.试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特点及原则[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5):81-82.
[4]罗刚.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来自多元智能理论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1,(6).
[5]张其志.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