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星
5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2008年国家统计局建立农民工监测调查制度,主要在农民工输出地开展监测调查,2013年的调查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地域,在1527 个调查县(区)抽选了8930个村和23.5万名农村劳动力作为调查样本。报告准确反映全国农民工规模、流向、分布、就业、收支、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情况。
2.69亿:农民工总量持续增长
从规模方面来讲,农民工总量继续增长。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上年增加633万人,总量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6610万人,增加274万人,增长1.7%;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增加359万人,增长3.6%。
从外出农民工与本地农民工的增长幅度来看,就近务工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新特点。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专项调查处处长阳俊雄认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支持力度有效地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富裕劳动力就近转移。尽管农民工总量在增长,但其增速则呈现出持续回落的态势。
32.7%:受职业教育培训比例提高
根据报告显示,2013年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32.7%,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各年龄段农民工接受培训比重均有提高。
由于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的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存在不同。在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在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从事建筑业与制造业并重;在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以从事建筑业为主。
46.6% 53.4%:跨省流动与省内流动
根据报告内容可以看出,外出农民工的流动方向存在差异。在外出农民工中,7739万人跨省流动,8871万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农民工的46.6%和53.4%。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一样的流动趋势: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
东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882万人,72.6%仍在东部地区省际间流动;中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4017万人,89.9%流向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流出农民工2840万人,82.7%流向东部地区。在跨省流动农民工中,流向东部地区6602万人,占85.3%;流向中西部地区1068万人,占13.8%。并且,跨省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入大中城市。省内流动农民工主要流入小城镇。
2069元:月平均收入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达到2609元,比上年增加319元,增长13.9%,延续了近几年收入水平持续增加的势头。阳俊雄认为,这不仅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也是农民工工资水平长期偏低这一不正常现象的合理回归。
尽管农民工月均收入快速提高,但不同行业间的收入仍旧存在差距:制造业人均月收入2537元,建筑业2965元,批发和零售业2432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133元,住宿和餐饮业236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297元。
1.25亿:新生代农民工渐成主力
新生代农民工特指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民工。数据显示,2013年,新生代农民工总量达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比重为65.5%。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逐渐成为农村外出务工队伍中的主力。
与老上一辈的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其一,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到三分之一,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2个百分点。其二,偏好在东部地区及大中城市务工。其三,更倾向于选择外出从业。其四,行业选择以制造业为主,而从事较为劳累的建筑业的比重大幅下降,不及老一代农民工的一半。其五,更倾向就地消费。新生代农民工在外务工的月生活消费支出人均939元,比老一代农民工高19.3%;他们人均寄回带回老家的现金为12802元,比老一代农民工少29.6%。
84.7%:周从业时间超过法定44小时
农民工外出务工,自身合法权益是否得到保障呢?
监测调查结果显示,外出农民工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2天,有84.7%的人周从业时间超过法定的44小时。与上年相比,超时工作农民工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在工资支付方面,外出农民工被拖欠工资的比重为0.8%,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41.3%,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
尽管存在超时工作有所上升、拖欠工资比重上涨等不容乐观的问题,但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比例是继续上升的。其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参加工伤保险的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参加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重均提高0.7个百分点,参加生育保险的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