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80后90后的财政观念、消费习惯追踪
1.当得到一笔较大的收入之后:
35%会存定期
25%会马上购买急需的生活用品
25%旅游
15%暂时没有规划
2.当夫妻一方想换台新车时:
35%会一起查阅心仪车辆资料信息,对比价格
33%贷款也要买到喜欢的车型
32%买能力范围内的车型
3.夫妻讨论过家庭开销支出费用标准吗?
45%有
30%暂时没有
25%不清楚,这是对方在做的事
4.在遇到经济难题时,会请求父母经济援助吗?
65%会
35%不会
5.当对方花掉一笔额外开支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35%跟对方沟通
20%生气
20%习惯了
15%以牙还牙,马上花掉一笔等额开支
6.是否考虑过养老计划?
55%暂时没有
30%只缴纳基本的养老保险
15%有
7.家庭财政大权在谁手里?
60%在妻子手上
25%丈夫更善于管理金钱
15%在妈妈手里
总结:80、90后夫妻相较于60、70后夫妻,对金钱的态度更为轻松,他们更多的是考虑活在当下的质量,但是,多数都会依赖父母。在物价高涨的年代里,80、90后更加现实,相互间也需要更多的包容,才有可能把婚姻生活调理得当。
80、90后夫妻的那些关于财政的故事
呆萌老公上交工资卡,精明老婆全盘管理
丈夫:何嘉文,27岁
妻子:吴琳,26岁
夫妻年收入:15万
婚龄:3年
财政管理人:妻子
何嘉文在一家公司做售后技术人员,薪水比较稳定,吴琳在同一家公司做前台。俩人虽然属于典型的工薪阶层,但收入刨掉开支,一年还能存下七八万,战果相当惊人。这要归功于领结婚证后,何嘉文主动上交了工资卡,由吴琳完全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从容自主地安排家庭收入。何嘉文薪水比吴琳多了近2000块,但不到必要时吴琳绝不动他的工资卡,攒到一定数额就存起来。日常花销则用吴琳的薪水来支付。
说起攒钱技巧,吴琳如数家珍:衣服从来淘宝,食品从来特价,旅游都是订快捷酒店和家庭公寓式酒店。他们还渐渐学会了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同学聚会和应酬。严格的生活开支管理之所以能够持续进行,有赖于夫妻俩的良好感情基础。何嘉文对吴琳的“非人折磨”从来都毫无怨言,假如一连三天都吃胡萝卜炒肉,他会当作是“有情饮水饱”的爱情宣言。看似清苦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其实充满了快乐。吴琳说,最开心的是每次发薪水后,夫妻俩会上她最喜欢的餐馆吃一顿大餐。在小夫妻都喊没钱买房的大环境下,他们已经攒够了一套小两房的首付,这完全得益于他们的妇唱夫随型的财务管理方式。
点评:攒钱是家庭财政管理的基础,但是如果能够多学习一些投资理财技巧,让攒下来的钱尽快升值,生活会变得更有奔头。此类财务管理方式适合薪水偏低,有共同目标、价值观的年轻小夫妻。
老公当权,老婆甩手做闲妻
丈夫:晓虫,26岁
妻子:王艳,25岁
夫妻年收入:16万
婚龄:2年
财政管理人:丈夫
由妻子掌握财政大权是大部分家庭的默认法则,王艳却爽快地交出了大权,理由是反正钱不多,管着麻烦,不如当甩手掌柜。两年下来,王艳也习惯了晓虫的管理方法。而这种管理方法,不仅保障了他们能力范围内的最高生活水准,同时也避免了冲动消费,把自己弄成苦逼一族。
晓虫是理科男,花钱理性,不含糊。他的原则是,要求低一点,压力少一点,心情愉快一些,比什么都强。父母为他们准备结婚房子的首付时,表示可以给多给一点买套大点的住房,但晓虫考虑了还贷的压力后,还是选择了普通的两房。他的想法是把每月的还贷金额控制在他们还能承担的3000元以内,加上他们的薪水上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以后还贷压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小。而王艳最大的消费就是买护肤品,晓虫有几个同学在国外工作,他就请他们帮忙从国外代买,这样既让王艳维持了婚前的生活品质,又能节省出不少钱来。老公的管理使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王艳当然乐得甩手。尽管朋友们认为她胆子够大,过于放心。
点评:由于男性在投资理财方面有一定优势,让丈夫管钱成为越来越多年轻夫妻愿意接受的家庭财务管理方式。但是,如果以创建婚姻安全感的立场来说,妻子也应该了解家里的财务状况,以免在婚姻出现状况时被架空。此类财务管理方式较适用于丈夫工作稳定、对理财投资有规划的夫妻。当然,这种方式中妻子的认可也是关键,否则容易出现财政大权争夺战。
夫妻共同管理财政,又各自独立
丈夫:任超,29歲
妻子:吴澜,28岁
夫妻年收入:18万
婚龄:3年
财政管理人:夫妻双方
任超和吴澜应该算是比较典型的80后夫妻,他们从结婚时起,就达成了共识,家庭财务共同管理,又各自独立。前提是,他们的收入相差不多,两人都觉得这样挺轻松。
他们有一个共同账户,每个月两人都会转入一笔钱,这笔钱是为了应对家庭大笔开销或者紧急事务,例如更换冰箱洗衣机或是父母生病急需的费用。而平时的生活费和房贷,由任超挑大梁。吴澜剩下的薪水由自己分配,任超很少过问,有时出差还会给她带礼物。而吴澜也常给任超买一些生活用品。因此,很多夫妻为了谁为家庭投入较多而争吵的问题,他们轻松解决了。如今他们正计划生孩子,因为养娃需要更多开销,他们的财务管理方式也会适时调整。
点评: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家庭财务管理方式,既保留了经济自主的空间,又建设了小家庭,还避免了为许多琐事争吵。此类方式适合收入差别不大的夫妻。
学会理财才是王道
丈夫:陈苇,32岁
妻子:李梅,30岁
夫妻年收入:22万
婚龄:5年
财政管理人:妻子
李梅是学财会的,所以对理财比较有感觉,只是陈苇对李梅的做法很不理解,为什么工资一发下来就要存银行30%,然后紧巴巴地过日子。李梅反驳道,不这样存钱,想换了电脑又换家具,一年旅游两次是不可能的。每个月李梅都会提前规划好家庭收入:在银行存入一笔稍大额的钱之后,剩余的除去日常开支就做一些投资,基于稳妥,她会慎选几支银行理财产品,而两人每年旅游的费用基本上就靠这些投资赢利。
尽管陈苇偶有抱怨,但李梅总是尽可能地满足他的需要,比如他喜欢玩单反,从最基本的入门款到现在专业水准的相机,都让他买了好几台。李梅说,人总得有点乐趣才会有生活的动力,而且因为陈苇喜欢摄影,旅游拍出的作品偶有被旅游杂志采用,稿费有时也能抵得上一个人的旅游费用,因此,买相机、旅游算起来也成为了生活中的一项投资。
点评:生活就是不断地投资,投资理财会让生活变得更好。从一开始就有明确规划的家庭,在各种风险中会获得更多的抗压力。此类财务管理方式法适用于有一定投资理财能力的夫妻。
没有财务规划,等于没有财务自由
丈夫:吴东升,32岁
妻子:卢慧 ,28岁
夫妻年收入:25万
婚龄:4年
财政管理人:无
吴东升、卢慧夫妻俩的收入都不低,房贷有公积金支撑着,生活压力并不大,再加上吴东升还有一台公司配备的代步车,就连买车的钱都省了下来。然而,他们完全不管存钱的事,赚多少就花多少。
身边的人都在为当房奴孩奴忙得焦头烂额时,他们的小日子过得倒是洒脱。两人都是潮流的追随者,身边的名牌包包、最新3C产品,实时更新,一样都不缺。他们的理念也很新潮—年轻就是本钱,好好享受才是人生。但是前不久,他们却傻了眼,卢慧的爸爸突然生病住院,需要一大笔手术费,两人一下就捉肘见襟了,四处找同学朋友借钱的滋味可真是不好受。而且大家都用怀疑的目光看他们,他们的工资高,用的东西也好,为啥还来借钱啊?!
点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虽然是一句又俗又老的话,但套用在今天,一点也不为过。成家立业,就意味着身上肩负了更大的责任,孩子的教育费、父母的养老费,都应当在财政规划之中。
靠爸妈,也是一种财政手段
丈夫:刘峻耀,23岁
妻子:清扬,21岁
夫妻年收入:6万
婚龄:新婚
财政管理人:父母
在微博上曾经一度掀起了辣妈晒照片的热门话题,清扬也是个辣妈,她在20岁就生下了女儿,领毕业证时顺便把结婚证领了,迅速转行当起了家庭主妇。刘峻耀工资不高,每月收入大约4000块,再加上年终奖金。一个人的收入要养三个人,对毫无生活经验的小夫妻来说,是个相当大的考验。
他们最大的开支是在刚满一岁的女儿身上,虽然经济实力不雄厚,但本着女儿要富养的理念,小夫妻依然按照白富美的标准打扮女儿。日子也因此过得一团糟。但他们有一个办法就是,快到月末时就搬回婆家住,挺过最艰难的时刻再解决别的事情。婆婆本来就不放心这小两口,时不时就找些借口帮他们填满冰箱,或是买足一个月的奶粉。因此,日子虽然毫无章法,但是还算其乐融融。
点评:从大学出来就奋斗在家庭一线,这对很多人都是一种压力,但爱情的力量是无穷的,且有双方大人护法,目前不会发生较为激烈的冲突。但如果不渐渐脱离父母的庇护,成长成熟起来,会为婚姻埋下不少隐患。
链接:别让家庭财务分配管理权伤了感情
在家庭中,財政管理、分配等问题总是关系到双方的需求利益,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到夫妻关系。
1.当对方在理财投资出现失误时,不要急着指责对方,而是要耐心地沟通交流,尽力挽救损失。
2.在需要支出较大金额时,一定要向对方报备,由夫妻双方商定支出,这样可以避免毫无节制的浪费,起到相互监督,彼此信赖的作用。
3.尊重对方的合理消费习惯,这样才能够让双方在家庭之中获得应有的乐趣。
4.打造共同目标。当目标统一之后,就更容易解决彼此在财政观念意识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