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爽
摘要:随着数字校园在普通高校校园中的持续发展,学籍管理的方式从以前的人工的记录、整理等逐步被现代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所取代。管理人员不在用手工处理大量、繁琐的学生学籍信息,而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把学籍管理工作变得规范、准确、高效。本学籍管理系统采用C/S架构模式的管理信息系统,按照标准的软件开发设计流程: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得到学籍系统的功能要求,从而确定了明确数据结构、数据库的设计方案,进而使系统的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及实现过程事半功倍。
关键词:C/S架构;高校学籍管理;需求分析;设计方案;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1-5017-03
C/S(客户/服务器模式)架构的应用程序一般分为客户端程序和服务端程序,分别部署在面对用户的客户计算机和后台的服务器上。客户机上的程序会收集客户的要求并通过网络传递给服务器端程序,服务器和客户机有所不同,有更高处理能力的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有更高要求,因此服务器可以同时处理来自多个客户端的数据处理、存储等请求,并快速把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
1 认识C/S架构管理系统
C/S结构的计算机应用程序任务的基本原理是把信息处理任务分解成由多个计算机完成的子任务,即用“功能分配”的原则多个子任务。客户端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及格式规范化,并传到服务器处理,服务器端完成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再由客户端进行数据表示和用户界面功能,是当前计算机应用程序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
C/S结构把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放在客户端执行,这样可以减轻服务器端对数据的规范、整理过程,服务器端处理的数据信息都是经过客户端整理好的、事先约定的格式化的信息,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 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负荷较轻。最简单的C/S架构的应用程序只有两部分组成: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当服务器程序开始一个系统进程之后就会时刻等待响应客户端程序发来的数据处理请求;在客户端程序接收到用户添加、删除、修改以及查询等指令后,就会在服务器端数据库里进行上述操作,应用服务器只做数据的处理并返回处理结果。
2) 数据存储管理功能的格式化和事先约定。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是由服务器程序独立进行的,对于服务器程序不能处理的数据信息,会在客户端程序对其进行过滤和规范化。对于工作在前台程序上的最终用户,是“透明”的,这就不会使用户的不当操作对数据产生异常影响。在C/S结构下,应用服务器上的数据专属于一个C/S结构的应用程序系统,不能为其他应用程序所共用。
2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一个重要的工作,不管是什么样的开发技术,我们必须首先对系统进行透彻理解,用户需求、功能性能和运行环境方面,以确保开发的系统的应用真正满足的用户需求。这是软件生命周期的延长、降低了软件维护需要的费用。为了明了地了解并找出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本系统运用的分析形式有通过调查、提问、会议、表格操作、体验、手工收集、软件工程方法与学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招生做了功能总结。
2.1可行性分析
目前,学校已建立涉及面广的千兆校园网,并直接开放给学生和教师。此外,通过网关、防火墙和公共互联网连接,以方便在家庭的范围内进行相关的各种操作。因此,发展本系统已经拥有足够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因为该系统使用一个典型的C/S的多层结构的应用程序。所以,应用程序可以使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8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功能,实现了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综合、高效使用。
2.2系统功能分析
1) 安全登录和权限系统设置功能;
我有基本的信息视图;看到我的成绩数据;查看他们的专业信息和教育计划的信息;查看所选课程的信息和任课教师在信息化过程中;
2) 面向全体学生,以执行以下功能允许动态选修选修;修改登录密码;
3) 通过系统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结果登记本学期和更改密码等功能,让任课教师;
4) 该研究所由系统管理员根据享受大学生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特权:学生信息;制定教学计划;课程信息;任课教师信息;展开管理;学生成绩管理;修改登录密码;
5) 由高校管理权限的系统管理员享有办学层次:管理院级管理员用户;出版与大学有关的文件管理;信息管理学院;专业的信息化管理;
6) 允许所有用户查看各种证件和院校发布的信息;
7) 让学生到学校或学院网上留言;
8) 提供银行和信贷公司的接口的公共接口;
9) 系统登录、注销功能。
3 技术保障
具体涉及的主要技术包括: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安全登录机制,使用用户类型来区分用户权限和使用MDS加密;使用中间件和业务逻辑技术来实现的页面设计和功能实现的分离;网络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各种操作的Microsoft SQL Server2008的数据库;WEB环境,特别是IIS60功能操作和安全设置。
4 数据库设计
本文中的高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采用MicrosoftSQL2008作为数据存储和维护的工具,在该系统中所涉及的学籍管理数据库的数据表主要包括教师信息表、教学计划信息表、学生信息表、学生成绩表、开课情况表、学院信息表、专业信息表、课程信息表等表,且各表之间的数据完整约束关系可用图2描述。
在本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除了与学籍功能相关的数据表之外,还应建立记录系统运行、维护等信息的数据表:如维护人员登录时间、登录日志表、离开时间、登录IP以及用于记录数据库维护的登录名称、密码信息等信息。
数据库是本高校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核心部分,它的安全操作和快速反馈给用户信息是系统性能的重要标准,为了方便和提高查询效率查询一个数据库,除了利用数据库本身的优化技术,在严谨各个数据表间的约束外,还运用Microsoft SQL Server2008工具中的视图和存储过程等机制对系统的数据库进行性能和安全方面的优化。
对于像排课表、成绩查询、班级学生信息等查询频率较高、固定的查询,可以采用视图查询,而不用每次查询请求都用查询语句完成。
存储过程是数据库中的一个重要对象,任何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库应用程序都应该用到存储过程。它是在数据库服务器端编译好的执行语句,一般是针对需要大量数据操作的数据表而事先编译的,它是通过中间件与数据库之间通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数据库的操作安全性。
本系统还运用了RAID磁盘阵列技术(多块磁盘),其主要功能是对服务器端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在物理层面上保障学籍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在主磁盘损坏的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对系统服务器端的数据进行恢复。
5 程序设计
系统的开发的总任务是实现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分析系统的整体功能的结构图基础之上完成的整个系统的开发任务。以下逐个模块给出说明:
上述各模块结构的描述:
1) 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用户名修改;添加用户;修改用户密码;数据库文件备份。
2) 学籍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注册学生学籍信息;修改学生学籍信息;查询学生学籍信息。
3) 班级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添加班级及辅导员信息;修改班级及辅导员信息;查询班级及辅导员信息。
4) 课程信息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添加班级课程信息;查询班级课程信息。
5) 成绩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添加学生成绩;修改学生成绩;查询个人成绩;查询班级成绩;打印班级成绩。
6) WEB信息服务模块主要实现以下功能:网络信息查询功能;网络信息修改功能。
6 结论
本例中的学籍管理系统也考虑到比如寒暑假时候,学生在外地查询期末考试成绩等情况,如果没有本系统的客户端程序,那么查询考试成绩就变得很困难所以,在诸如成绩、课程、任课教师等查询的时候采用B/S架构的形式,可以利用WINDOWS自带的浏览器异地查询。C/S与B/S双架构结合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和整体稳定性有成熟的技术保障,也是将来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架构选用方式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国钧, 陈绍业, 王涛, 等. 图书馆目录[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57:15-18.
[2] 辛西.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A集[C].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4.
[3] 印旻..net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65-66.
[4] 杨绍方. 深入掌握C/S编程技术[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90.
[5] 张琴, 张千帆. 动态网页制作基础培训教程[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20.
[6] 刘甫迎, 谢春, 徐虹. 程序设计实用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100-101.
[7] 孙佳, 刘中兵, 李伯华. JSP+Oracle动态网站开发实例精选[C].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30.
[8] 科夫勒. SQL Server权威指南[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