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综述

2014-04-29 17:41张姗
民族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类学社会科学学报

[摘要]2013年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硕果累累,截止到目前,笔者查询到的相关论文就有百篇之多。按照论文内容,这些研究可大致分为研究回顾、理论探讨、案例分析三类,其中,灾害人类学的成果相对集中。总结过去,中国生态人类学发展与问题同在:理论探讨仍在继续,学科概念依旧存有不明;成果数量突飞猛进,研究区域较不平衡;本土化研究得以推进,与国外的专业交流还相对较少;成果发布平台有所增加,专业期刊值得期待。展望未来,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下,生态人类学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机。

[关键词]2013年;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综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9391(2014)06-0079-09

作者简介:张姗(1985-),〖HTF〗女,山东德州人,中国社会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南方民族史、民族历史地理、生态人类学。北京 100081

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之相伴的环境生态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近些年,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频发,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必要探索。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八十年代在中国初露端倪的生态人类学开始受到中国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近几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仅在2013年一年公开发表的有关生态人类学的论文就有上百篇之多。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不仅具有一定的文献意义,而且还能为今后的生态人类学研究打好基础、理清思路、定好方向。①本文将从研究回顾、理论探讨、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归纳总结2013年中国生态人类学的研究动态,同时,对于成果相对集中的灾害人类学与生态人类学相关期刊,本文也将单独介绍。

一、研究回顾

崔明昆、崔海洋《近三年来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综述》[1]在时间上延续了尹绍亭《中国大陆的民族生态研究(1950-2010年)》[2]一文,对2010年至2012年三年内的研究新成果进行了总结介绍。文章首先从立项的国家课题、专著论文、研究人员的数量、研究中心、内部刊物等多个方面概括总结了三年期间中国生态人类学取得的成果,特别提到了成立于2012年11月,研究中心设在吉首大学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生态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其后,文章从关注国计民生重大课题的应用研究,加强各民族本土知识、技术、技能的发掘和整理的研究,深化学科理论建设与推动学科中国化,提升学科社会影响力等四个方面,将三年内的研究成果分类进行了推介。最后,文章指出了三个需要关注的问题:“缺乏对国外相关成果的介绍与研究,在都市化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吸取各民族本土生态知识的同时消除都市生态副作用,中国的海洋文化生态研究有待加强”。

与生态人类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环境人类学②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牟桃《环境人类学的由来、特征及中国经验》[3]首先介绍了环境人类学的理论来源,认为环境人类学以关注现实环境问题为其鲜明特色,解决当今突出的环境问题是其发展的直接动力,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以当地人为主体的人文关怀,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与环境社会学不同”四点特征。其后,文章回顾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学者所做的环境人类学研究,引用王铭铭《没有后门的教室》[4]一书中的观点,指出这些研究所存在的三点局限性:过多集中于民族地区的小型封闭社会;大多沿袭传统的研究题材,较少涉足现实问题;很少触及实质问题,没有从自然主义的环境论转入自然文化合一的世界观。最后,文章列举了沙漠化、农村农民参与不平等、乌托邦式的环境决策三个案例,表明环境问题所具有的社会性以及社会发展对于环境人类学的需要。张雯《近百年来环境人类学研究》[5]把20世纪80年代作为一个时间分水岭将环境人类学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其中前期阶段被分为侧重于“自然”的研究取向与侧重于“文化”的研究取向两个阵营,后一个阶段则被分为聚焦于“权力分析”的后结构主义研究取向和聚焦于“实践认知”的实践理论取向两个派别。文章在对各个阶段各个阵营、派别的代表性学者及观点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环境人类学与人类学传统生态研究的五点不同:力图以辩证和互动的方式看待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并对其进行整合,缩小长期存在人类学内部的“自认”和“文化”的鸿沟;将分析单位从原来的“地方”和“区域”进一步扩展到“国家”和“世界”,关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作用;具有综合性的分析视角;研究方法上除了传统的民族志,开始使用高科技手段;带有鲜明的政治批判性与参与性。

随着近些年自然灾害的频发与社会关注的加强,灾害人类学③也成为生态人类学学者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方向。李永祥、彭文斌《中国灾害人类学研究述评》[6]对中国灾害人类学进行了回顾和述评,认为系统的灾害人类学研究源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目前已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灾害田野调查取得的成就,国外灾害人类学论著的翻译数量,灾害人类学为主题的会议和交流,以灾害人类学为主攻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相关专著和论文,多学科的团队和合作都在越来越多。其后,文章把人类学对于灾害类型的研究分为地震、泥石流与滑坡等地质灾害、干旱、雨雪冰冻、以及石漠化、流行病、生物灾害和食品安全方面等不同类型,对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介绍。同时,文章还分别介绍了灾害概念化,灾害与文化变迁和保护,灾害与媒体,灾害与性别及弱势群体,灾害与旅游,灾害的文学人类学研究,灾害灾荒史,灾害与民族关系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文章探讨了理论解释框架和方法论问题,认为多种灾害类型的研究、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多种研究方法论,特别是跨地区、跨文化的比较方法是中国灾害人类学的发展趋势。

最后,还有学者对于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地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比如:王藜颖、谷勇、吴昊、黄小波、王鲜艳《独龙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综述》[7]运用生态学和少数民族文化学原理,探讨独龙族及其农耕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为独龙族文化系统中的积极因素构建了独龙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模式,提高了自然保护成效,促进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李鹏飞、严奇岩《清水江流域林业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8]从物态和行为文化、林业制度文化、林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对目前的清水江流域的林业文化研究进行了总结,点出其在材料运用与研究内容上的不足,指明今后借鉴文化人类学与生态人类学理论方法的必要性。

二、理论探讨

生态人类学自上个世纪产生至今,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并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增加新的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进行了单篇论述,这也引发了生态人类学学者们在2013年对于生态文明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尹绍亭《人类学的生态文明观》[9]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文明的定义,对历史时期不同文化类型的生态文明内涵进行了梳理,进而指出在新时期的生态文明建构中,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人类适应自然的历史,正视和包容现实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汲取不同文化传统知识的精华。同时,作者在其后的《从人类学透视生态文明》[10]中开篇就引用学者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重申了上述观点,并且从“文化适应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视点、文化多样性是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王慎、龚喜林《福斯特的生态道德观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11]借助美国学者福斯特对马克思主义生态道德观点的阐发,从中总结出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点启示:倡导“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生态道德观;用生态道德观念引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发挥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调节功能作用。李乔杨、肖锐、黎岩《试论生态民族理论研究》[12]则以“生态民族学”的来代替“生态人类学”,探讨了生态民族理论研究的必要性、现有基础、现实意义,强调在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生态的视角和方法研究中国的少数民族发展和民族问题。

从学科角度对人类生态学进行的讨论也依然在继续,杨曾辉、李银艳《论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区别与联系》[13]以澄清学科概念、深入进行学科讨论为目的,将“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比较,认为两者的区别是:“自然生态是纯自然的客观存在,靠自然规律运行,价值呈中性,而代表文化生态的‘民族生境则是文化干预的产物,靠民族文化去维持,价值属于特定的民族”;两者的联系是:“文化生态脱胎于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加工和改造自然生态的产物”。罗桥《中国环境社会学与生态人类学的跨学科演绎》[14]把环境人类学与生态人类学作为两个分支学科,从学科区分和还原各自特征的角度出发,对环境与生态的概念进行辨析,在总结国外环境社会学与生态人类学产生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学科发端、研究导向、分析单位、范式等方面论述两者的学科区隔,并重点阐述了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与生态人类学相互借鉴、补长取短、走向融合的必要性。崔明昆《民族生态学:从方法论看发展趋势》[15]提到民族生态学的概念在中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民族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角度去理解生态文化问题,而狭义民族生态学则是把生态文化看成是生态人类学的另一种表述,是生态人类学中的理论流派,其学理渊源出自认知人类学,除了田野调查法、参与观察法等基本的人类学研究方法,还采用了主位研究法与语言学方法。文章梳理了狭义民族生态学的起源、方法论、成型、困境、研究领域的拓展、发展趋势等问题,指出强调文化适应、生态意识、自我更新的可持续发展是其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戴嘉艳《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生态视域对农耕文化的学术观照》[16]把生态人类学和民俗学作为文化人类学的两个分支,结合其自身发展情况,探讨其对农业社会与农业民俗所做的相应研究和关照。

三、案例分析

在延续理论层面对生态人类学的探讨之外,2013年也有不少以生态人类学视角进行的具体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的案例研究。石庭明《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稻作文化研究——以贵州省榕江县宰章村为例》[17]一文,以贵州宰章侗寨的稻作文化为研究个案,运用生态人类学理论对稻作种植的文化内涵及其衍生的文化事象进行了探讨,希望由此引起人们对地方性生态知识与民族民间生态知识的重视与思考。王永锋《云南哈尼族鱼塘的生态人类学分析——以元阳县全福庄村为例》[18]选取全福庄村鱼塘为研究对象,从鱼塘的生态功能、社会文化内涵、市场化背景下的哈尼梯田与鱼塘三个方面进行生态人类学视角的分析,指出目前哈尼梯田生态文化系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主要是人们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以及在理解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出现偏差所致。韩汉白《漆树与怒族社会的生态人类学研究》[19]从生态人类学的文化适应理论出发,以怒族对漆树的种植利用及其相关文化内涵为基础,对漆树与怒族社会构建的关系进行了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分析,运用跨文化比较理论和方法证明怒族漆树传统利用知识与汉族以及彝族的关系。李婷婷《哈尼族梯田祭祀变迁的民族生态学研究——以元阳县果期村为例》[20]运用民族生态学分析元阳县果期村哈尼族梯田祭祀文化,认为其为果期村哈尼族生态文化的核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无法避免,只有得到外界的正确引导才能保留下去。周旺《民族生态视角下的京族饮食文化》[21]从民族文化生态的视觉解读京族饮食文化的成因、现状、中越两国京族饮食文化的关联、生态适应,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未来的发展建议。

同时,也有学者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对旧问题进行新解读,比如:单辉《生态人类学视野下庄子“理想国”的建构》[22]从生态学图景、人类学依据、哲学建构三个方面对庄子理想国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阐释。张楠《解读〈菊与刀〉——生态人类学视角的新思考解读》[23]以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在利用《菊与刀》的研究成果及其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所形成的等级制度观念出发,诠释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与国民性格的复杂性。尹松《民族影视语言的新方向——论纪录片〈云之南〉中的生态人类学视角》[24]分析了由生态学出身的导演阿格兰特拍摄的BBC纪录片《云之南》中的生态人类学视角,认为此片可谓是能载入史册的生态人类学画卷,并对此后乃至今天的纪录片拍摄具有可借鉴意义。

除了上述直接以“生态人类学”为题的研究,还有学者从民族文化、地方性知识、生态伦理等角度进行了案例研究。李全敏《语言采集与德昂族的茶叶世界》[25]通过展示德昂族民族语言对茶的分类、认知以及相关的地方性知识,从生态人类学的角度提出语言采集不是对语言决定论的实践,而是对人类在生存环境中适应和选择模式的探索。田红《论民族文化在“生态移民”中的定位与价值——以凉山州生态恢复为例》[26]以凉山州的生态恢复为例,立足于文化生态观和适度干扰理论,对生态移民政策的实质进行再认识,以审视生态移民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崔海洋、张琳杰《侗族梯田构建智慧与生态安全》[27]分四类描述了侗族梯田的构建方法和特点,介绍了侗族梯田的制度保障及农耕习俗,探讨了侗族梯田在区域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维护上的作用,认为其蕴含的构建智慧和生态安全价值对当今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罗康隆《族际文化制衡与生态环境维护:我国长江中上游山区生态维护研究》[28]认为,在19世纪以前,长江中上游的彝、汉、苗等民族在资源利用方面形成的文化制衡格局,不仅对该区域的资源实现了高效利用,而且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实现了较好的维护。而19世纪以后,族际文化制衡格局逐渐被打破并导致失衡,以至于诱发了该区域的生态灾变,因此,唯有从生态文化角度出发,建立起新时期的族际文化制衡格局,才能实现对水土资源的良性维护。同样是关于乡土知识对于水土资源的认识与保护,管彦波的《水文生态视野下的“神山森林”文化研究——以西南民族村落为例》[29]认为,在西南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族群传统之中,神山森林作为一种独具乡土认识价值的生态遗产,蕴藏着多重的民族宗教与社会文化内涵,对实现区域性的生态价值转化,尤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资源的保持和村落生态系统的稳定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当下的村落生态文明建设中,应对神山森林的生态潜能进行充分挖掘。《西南民族村域用水习惯与地方秩序的构建——以水文碑刻为考察的重点》[30]把西南民族村落中的水文碑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所体现的习俗惯制、用水规范以及公关关系,并且指出其在规范村落社会秩序,调整村落水资源的分配与使用,保护村落水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值得当下的村落生态文明建设借鉴。《饮水井:村落社会与生态伦理——以西南民族村落水井为例》[31]认为西南地区的水井特别是某些古井不仅是微型的水利设施,也是一种典型的文化器物,更是村落物质构成的要素之一,通过分析传统村寨对水井的管理维护与水井碑刻的记载,可以研究其蕴涵的生态、人文内涵以及在围聚村落空间和构建社会秩序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班运翔《白马藏族舞蹈生态探微》[32]、王婧《草原生态治理的地方实践及其反思——内蒙古C旗的案例研究》[33]、刘建民《生态与生计广西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研究——以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朗屯为例》[34]也是对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生态或者文化生态进行的具体案例分析。

四、灾害人类学

2013年灾害人类学的研究引人关注,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召开了“灾难人类学成都论坛”,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研究》编辑部等机构共同举办了“2013灾害人类学及防灾减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坛、会议成果既包括理论问题的探讨也包括具体问题的解析,既有对国外灾害人类学成果的翻译也有对中国当下生态问题的思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开设的“灾难人类学专栏”,是发表灾难人类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刘芳《“灾害”、“灾难”和“灾变”:人类学灾厄研究关键词辨析》[35]通过辨析中英文中“灾”的多重语义,结合中国学界目前对于“灾害人类学”、“灾难人类学”的分歧,提出了“灾变人类学”一词才能更加准确地界定人类学下的这一分支学科。杰·特伦斯·麦凯布(J Terrence McCabe)著,刘源译、彭文斌校《图尔卡纳游牧民对干旱的冲击与回应:人类学理论和灾害研究的启示》[36]是一篇有关肯尼亚西北部的图尔卡纳牧民如何认识应对干旱的译作,证明了人类学中的灾害研究能够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应用性,而灾害的地方应对是灾难研究与人类学地方性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2013年此栏目另有张曦《地震灾害与文化生成——灾害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37]、张原、马浪《知识图景中的灾难考察——人类学灾难研究的关键路径》[38]、李全敏《灾害预警与德昂族农耕活动中的物候历》[39]、张楠《灾难人类学视角下的人祸研究——以艾滋病为例》[40]等文,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介绍。另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也设有“灾害人类学”栏目。

除了以上两本杂志的专栏文章,灾害人类学的研究学者在其他刊物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李永祥《灾害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人类学思考》[41]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国内目前灾害管理中存在的矛盾冲突,指出只有健全而又透明的矛盾处理方法与政策,尊重社区传统和文化规则,才能确保救灾的社会公平和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崔明昆、韩汉白《云南永宁坝区摩梭人应对干旱灾害的人类学研究》[42]运用生态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以云南宁蒗县永宁乡的摩梭人为调查对象,研究了摩梭人社区的旱灾情况和当地人应对干旱的传统知识,以期提供一种将民间应对措施与政府的抗旱措施相结合的新思路。关于民族文化、本土知识在抗灾救灾、恢复生态方面的作用,还有罗康隆《喀斯特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与水资源维护研究》[43],罗康隆、彭书佳《民族传统生计与石漠化灾变救治——以广西都安布努瑶族为例》[44],田红、彭书佳《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与水资源维护——以麻山苗族地区为例》[45]等文。

五、生态人类学期刊

国内目前还未有以“生态人类学”为名的专业杂志,但是在刊登人类学、民族学成果的期刊杂志上都有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而比较集中推介生态人类学研究成果的有《生态·环境人类学通讯》、《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生态·环境人类学通讯》为自2004年云南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吉首大学三家机构所办的内部刊物,每年一期,但并未对外公开发表,目前在“中国生态人类学网”上可以查询到的也是截止到第6期的目录④,让人颇为遗憾。《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由凯里学院2009年创办的季刊杂志,其中的“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清水江流域文化”刊登了不少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研究成果,比如肖冬平《当代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播与习得途径研究》[46]、马国君《我国西南干热河谷灾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兼论本土生态知识在生态维护中的价值》[47]。双月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在2013年第1期,专设“生态人类学”栏目,除了上文提到过的《民族传统生计与石漠化灾变救治——以广西都安布努瑶族为例》,还刊登了马国君、李红香的《传统生计与生态安全——以金沙江流域氐羌族系各民族“耕牧混成”为例》[48]。双月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也开设了“生态人类学”专栏,发表了杨庭硕《麻山地区频发性地质灾害的文化反思》[49],崔明昆《民族生态学:从方法论看发展趋势》[50],罗康隆、吴声军《民族文化在保护珍稀物种中的应用价值》[51],杨曾辉《川西南彝族厩肥处理与生态维护》[52],马国君、李红香《18-20世纪前半叶金沙江流域开发模式省思》[53],盛济川、雷茵茹《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项目中的移民驱动力研究——来自丹江口的经验》[54],敖仁其、文明《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与社会经济脆弱性关联探讨——以内蒙古牧业区Y嘎查为例》[55]等文。

六、2013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特点

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生活,关乎民族未来。雾、霾天气范围扩大,环境污染矛盾突出,是大自然向粗放发展方式亮起的红灯。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下决心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56],显示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但是除了政府号召、民众响应、社会参与,正确的理论指导与丰富的经验支持也必不可少,因此,生态人类学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机。在新的机遇面前,除了展望,更有必要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以期未来有更长远的发展。

(一)理论探讨仍在继续,学科概念依旧存有不明

对于一门产生历史未超过百年的年轻学科,有关生态人类学理论的探讨一直在继续,并且随着新问题的产生,不断有新的理论出现,如任国英在《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所言:“在生态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不同人类学学派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理论观点。最初,生态人类学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色彩很浓。到20世纪50-60年代,情况发生了变化。在这个时期,社会科学家纷纷反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对此人类学家也力求建立新的方法来分析和理解所搜集的资料,进而上升到新的理论观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态人类学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其影响和发展趋势目前尚不明朗。”[57]正因为此,有些学科概念依旧未得以澄清,专业术语的使用也未达成一致,比如:生态人类学、生态民族学、环境人类学、灾害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的生态视域等术语的含义与范围,它们是对等关系、并列关系还是从属关系?这就不免造成了使用过程中的学术理解不同,甚至造成某些词语因是热门词语而被不当地滥用。虽然,学术争论非常必要,但从学科规范建设的角度,应该尽早地确立统一标准的专业术语及学科划分。

(二)成果数量突飞猛进,研究区域较不平衡

最近几年生态人类学发展迅速,不少大学设立了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方向,从事生态人类学研究的研究生、学者数量显著增长,仅从成果数量来论,可谓是突飞猛进、硕果累累,但若从质量而言,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不乏有搭研究热点顺风车的重复之作,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浪费。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的研究对象还主要围绕在中国的西南地区与内蒙、新疆的个别地区,且多为少数民族地区,而生态人类学本应以全人类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域不应该只限制于特定的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在当下推荐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美丽中国的时代背景下,生态人类学不仅要研究少数民族也要研究汉族,不仅要研究边疆村落也要研究城市社区,不仅要研究陆地也要研究海洋,其实用价值应该体现地更加全面而深入。

(三)本土化研究得以推进,与国外的专业交流还相对较少

在生态人类学引进中国后的几十年里,本土化研究不断得以推进,越来越多的学者愈加重视地方性知识、民族文化对生态保护的作用,除了前文中提到的研究成果,艾菊红《宗教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58]、王剑峰《环境保护的民间镜像——传统游牧社会的环境知识及其当代价值》[59]、罗康隆和刘海艳的《从水资源利用与维护看民族传统知识的价值》[60]都是2013年试图从当地的宗教文化、民间文化、传统知识寻求解决当下环境问题的新作。在肯定本土化研究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国内生态人类学研究与国外同行交流的不足。翻阅国外生态人类学相关论著的翻译作品,不难发现多为上个世纪的成果,近十年鲜有新的专著译作问世,而中国学者对国外的生态人类学问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推进本土化研究的同时,加强国内外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交流成为未来的发展期待。

(四)成果发布平台有所增加,专业期刊值得期待

如前文介绍,有些国内的学术期刊已经开始设置“生态人类学”专栏,以供专业内学者的交流学习,但是目前仍未有一本专门的“生态人类学”期刊。《生态·环境人类学通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毕竟是未公开发表的内部刊物,且为三校轮流办刊,查阅起来多有不便。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创办一本专门刊登生态人类学研究新作的学术期刊已经成为一种需要。

总之,作为一门引进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的外来学科,生态人类学在中国既取得了突出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在提出、反思这些问题的同时,也需要用宽容的态度来期待它今后的发展,毕竟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深信,未来的中国生态人类学无论在学术研究方面还是在社会实践领域都将大有作为。

注释:

①有关2013年之前的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综述的论文已有:李继群、和红灿《中国生态人类学的现状和展望》(《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第15页-19页),祁进玉《生态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47-52页),杨曾辉、李银艳《昨天和今天:生态人类学在中国》(《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3期,第17-22页),尹绍亭《中国大陆的民族生态研究(1950-2010年)》(《思想战线》2012年第2期,第55-59页)等。

②关于环境人类学是从生态人类学衍生而来为其分支,还是两者属于独立平行的学科,目前学术界还未有定论。

③同环境人类学一样,灾难人类学与生态人类学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目前学术界还存有争议,尚未有定论。

④可参考:http://eaocjsueducn/Article/ShowClassasp?ID=482。

⑤关于“灾害人类学”、“灾难人类学”、“灾变人类学”等词语概念,目前学界还有争议与分歧。

参考文献:

[1]崔明昆,崔海洋近三年来中国生态人类学研究综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2-49

[2]尹绍亭中国大陆的民族生态研究(1950-2010年)[J]思想战线,2012,(2):55-59

[3]牟桃环境人类学的由来、特征及中国经验[J]民族论坛,2013,(9):24-27

[4]王铭铭没有后门的教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张雯近百年来环境人类学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53-59

[6]李永祥,彭文斌中国灾害人类学研究述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9

[7]王藜颖,谷勇,吴昊,黄小波,王鲜艳独龙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61-1863

[8]李鹏飞,严奇岩清水江流域林业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4):41-48

[9]尹绍亭人类学的生态文明观[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44-49

[10]尹绍亭从人类学透视生态文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5-31:5

[11]王慎,龚喜林福斯特的生态道德观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新疆社会科学,2013,(1):7-12

[12]李乔杨,肖锐,黎岩试论生态民族理论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2):8-12

[13]杨曾辉,李银艳论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区别与联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30-36

[14]罗桥中国环境社会学与生态人类学的跨学科演绎[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8-134

[15]崔明昆民族生态学:从方法论看发展趋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1-17

[16]戴嘉艳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生态视域对农耕文化的学术观照[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6):100-105

[17]石庭明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稻作文化研究——以贵州省榕江县宰章村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3

[18]王永锋云南哈尼族鱼塘的生态人类学分析——以元阳县全福庄村为例[D]云南大学2013

[19]韩汉白漆树与怒族社会的生态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3

[20]李婷婷哈尼族梯田祭祀变迁的民族生态学研究——以元阳县果期村为例[D]云南大学2013

[21]周旺民族生态视角下的京族饮食文化[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5

[22]单辉生态人类学视野下庄子“理想国”的建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34-137

[23]张楠解读《菊与刀》——生态人类学视角的新思考解读[J]现代交际,2013,(7):75-76

[24]尹松民族影视语言的新方向——论纪录片《云之南》中的生态人类学视角[J]当代电影,2013,(12):194-196

[25]李全敏语言采集与德昂族的茶叶世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02-106

[26]田红论民族文化在“生态移民”中的定位与价值——以凉山州生态恢复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45-52

[27]崔海洋,张琳杰侗族梯田构建智慧与生态安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4-79

[28]罗康隆族际文化制衡与生态环境维护:我国长江中上游山区生态维护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3,(3):100-105

[29]管彦波水文生态视野下的“神山森林”文化研究——以西南民族村落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3,(6):132-136

[30]管彦波西南民族村域用水习惯与地方秩序的构建——以水文碑刻为考察的重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32-37

[31]管彦波饮水井:村落社会与生态伦理——以西南民族村落水井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13,(2):56-59

[32]班运翔白马藏族舞蹈生态探微[J]西北民族研究,2013,(2):221-227

[33]王婧草原生态治理的地方实践及其反思——内蒙古C旗的案例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3,(2):124-130

[34]刘建民生态与生计广西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研究——以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古朗屯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3,(3):177-182

[35]刘芳“灾害”、“灾难”和“灾变”:人类学灾厄研究关键词辨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2-15

[36][美]杰·特伦斯·麦凯布(J Terrence McCabe)著,刘源译,彭文斌校图尔卡纳游牧民对干旱的冲击与回应:人类学理论和灾害研究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1-17

[37]张曦地震灾害与文化生成——灾害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8-23

[38]张原,马浪知识图景中的灾难考察——人类学灾难研究的关键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0-15

[39]李全敏灾害预警与德昂族农耕活动中的物候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16-20

[40]张楠灾难人类学视角下的人祸研究——以艾滋病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2):8-12

[41]李永祥灾害管理过程中的矛盾冲突及人类学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47-54

[42]崔明昆,韩汉白云南永宁坝区摩梭人应对干旱灾害的人类学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20-26

[43]罗康隆喀斯特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与水资源维护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70-77

[44]罗康隆,彭书佳民族传统生计与石漠化灾变救治——以广西都安布努瑶族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8-52

[45]田红,彭书佳西南喀斯特石漠化灾变区生态恢复与水资源维护——以麻山苗族地区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3,(3):106-110

[46]肖冬平当代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的传播与习得途径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1):14-19

[47]马国君我国西南干热河谷灾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兼论本土生态知识在生态维护中的价值[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2):3-11

[48]马国君,李红香传统生计与生态安全——以金沙江流域氐羌族系各民族“耕牧混成”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47

[49]杨庭硕麻山地区频发性地质灾害的文化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10

[50]崔明昆民族生态学:从方法论看发展趋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1-17

[51]罗康隆,吴声军民族文化在保护珍稀物种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4):18-25

[52]杨曾辉川西南彝族厩肥处理与生态维护[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6-32

[53]马国君,李红香18-20世纪前半叶金沙江流域开发模式省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33-39

[54]盛济川,雷茵茹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项目中的移民驱动力研究——来自丹江口的经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0-45

[55]敖仁其,文明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与社会经济脆弱性关联探讨——以内蒙古牧业区Y嘎查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46-51

[56]李克强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J/OL](2014-08-12).http://lianghuipeoplecomcn/2014npc/n/2014/0305/c376646-24533743

[57]任国英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5):86

[58]艾菊红宗教圣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民族学刊,2013,(2):69-78

[59]王剑峰环境保护的民间镜像——传统游牧社会的环境知识及其当代价值[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4):118-123

[60]罗康隆,刘海艳从水资源利用与维护看民族传统知识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7-42

收稿日期:2014-09-25 责任编辑:许瑶丽

猜你喜欢
人类学社会科学学报
《审美人类学》评介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致敬学报40年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体质人类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