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均 白珍
[摘要]2013年,我国的羌学研究与2012年相比较成果丰硕,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羌学研究持续升温,具体表现在研究成果增多、老专家研究热情不减、中青年学者成果增多。研究成果的载体仍然以西部的学术期刊为主;研究内容以羌族经济、教育、艺术、历史、文化、宗教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为主。但是,2013年的羌学研究中,仍然存在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2013年;羌学研究;论文述评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9391(2014)05-0052-11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项目——“羌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C14E001)、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008)、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灾后重建中羌族文化保护措施与实施绩效研究”(项目编号:11DFWH008-2)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世均(1963-),男,重庆市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世界民族;白珍(1964-),女,藏族,成都市人,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副编审,研究方向:西南少数民族史。四川 成都 610041
2014年7月2日,我们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上以“羌族”为“主题”检索到2013年中国学者发表的羌学研究论文共计307篇,比2012年的304篇多出了3篇。我们认为:2013年,我国的羌学研究状况与2012年相比较[1],反映了我国学术界对羌学研究持续升温,具体表现在研究成果增多、老中专家研究热情不减、青年学者成果增多、研究成果的载体仍然以西部的学术期刊为主;研究内容以羌族经济、历史、文化、艺术、教育、宗教等贴近民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领域为主。但是,2013年的羌学研究中,仍然存在部分论文质量较差、低水平重复研究等不足之处。
本文对2013年我国羌学研究的状况从羌族历史、经济、文化、宗教、体育、体质与心理、艺术、文学、法律、教育、医药等十一个研究方向进行述评。
一、羌族历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历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羌民族特性、羌族灾难人类学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16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 关于羌族与其他民族关系的研究
孙启祥的《氐羌民族与汉中》认为汉中是古代西戎、南蛮、华夏交汇杂居之地,是氐人的原始分布地和羌人的早期迁入地。隋唐时期,由于民族政策缓和,民族融合加快,氐族慢慢从汉中消失,而羌族在汉中虽然一直延续至近现代,但人数甚少。氐、羌人对汉中的文化习俗影响至深。[2]。焦虎三的《甲骨文中的“氐”与“氐羌”》运用民族学、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加以综合推论,认为结合甲骨文中的相关文献记录与新石器至青铜时代早期有关考古资料,判断先秦时的“氐羌”中的“氐”并非族称,“氐羌”本为从羌中分化而出的一支特殊分支,“氐羌”同源。[3]周建旭的《西羌内迁与东汉陇右势力的兴衰——以窦、梁、邓、冯集团为中心》认为东汉拉拢河陇豪族镇压西羌,使这些豪族地主势力迅速膨胀。依恃羌胡兵作为资本的陇右豪族势力更为扩张,地方割据因素迅速滋长。[4]种发根的《论两汉对羌族政策的变迁》认为西汉的治羌政策是从维护边境稳定的全局考虑,将文武并用一以贯之,而羌族较为安定,西北地区没有太大的震荡。东汉在羌族大量内迁的新形式下,政府并无新的举措予以应对,且大肆压迫羌人,导致羌乱。[5]王吉晨的《基于农牧视野的羌族历史研究》认为羌人凭借着农牧混合型的经济模式,最大程度地吸纳外来技术的影响,借鉴农业国家与游牧国家的先进经验,避免了“秦急农”和“匈奴尚牧”等单一经济模式,使羌民族存在了两千余年[6]等。
(二)关于羌民族特性的研究
彭述贤的《“羌戈大战”与“羌人”和“戈人”的关系》通过辑录和整理不同版本的“羌戈大战”传说资料,结合相关文献研究了古羌人的迁徙、羌戈各自的民族特点、羌戈间的相互交流、羌戈大战的具体情况、大战后戈人的去向等,从而大致勾画出古时羌戈关系发展变化的脉络。[7]周毓华的《羌族的族群记忆——以羌族神话和传说为例》认为羌族神话传说中涉及的内容构建和传播了本民族的历史、风俗,对于羌族的族群认同有着重要的意义。[8]朱薇等人的《传教士陶然士及其羌族研究》指出英国传教士陶然士在中国的传教事业与其羌族研究紧密相关,提出羌民是“古以色列人的后裔”一说,一方面出于其传教的目的,另一方面受“欧洲中心主义”的影响,是神圣性与世俗性的结合[9]等。
(三)关于羌族灾难人类学的研究
王俊鸿的《“临近”与“互惠”作用下的族群交往——以汶川地震羌族灾难移民的异地安置为例》选取汶川地震羌族灾难移民的外迁安置为个案,通过对外迁安置后羌族移民族群交往基本类型及交往状况的详尽调查,发现其背后的影响机理,进而寻求增进族群交往和改善社会文化适应状况的有益方式。[10]王亚玲的《512地震后羌族移民的生计困境考察——以邛崃市南宝山直台村为例》总结了直台村生计困境的表现,分析了造成困境的原因。认为生计问题是文化保护问题的基础,只有解决了羌族移民的生计问题,羌文化在异地的存续才能得到实质性的实现[11]等。
二、羌族经济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经济史、创意经济、旅游经济、民生经济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27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经济史的研究
赵曦等人的《释比经典中古羌蜀羊猪铁交易考释》认为羌族释比保存、传承、使用的关于到古蜀易猪吆猪、找铁运铁的经典是从羌族角度认可与蜀汉民族友好交往,共享和睦的文化心性表征,这是羌蜀的可贵的优秀文化遗产。[12]王吉辰等人的《两汉羌人农业生产及月令式分析》认为两汉时期羌人的农业呈现的是一种混合经济类型,以种植业与游牧业为主,兼有多种辅助性产业,多种经济在实践的过程中相互配合,形成了羌人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周期及农事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充分利用了高山河谷有限空间内的自然资源,尽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作为游牧民族的外在张力,但却保证了羌人种族的不断延续[13]等。
(二)关于羌族创意经济的研究
王华清的《北川羌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羌绣纹饰的再应用》认为“羌绣纹饰”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再应用,是对羌族文化符号资源的再利用思考,以“形”与“意”融合,创新出更多符合地域文化特征与传递民族符号的旅游纪念品形象,以丰富非遗文化保护的途径。[14]陈晓曦的《羌绣视觉元素在新北川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搜集民间羌绣艺术品的基础上,归纳了其配色和造型规律,从分析其造型、色彩和其他视觉元素出发,探寻民族产品包装设计之路。[15]何光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及其现代市场开发分析》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代表了羌族工艺美术的最高水平,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绣在市场开发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非遗文化借鉴与学习。 [16]李运国的《四川地区羌族舞蹈的产业化开发》认为利用羌族舞蹈资源多样化的特点,实现产业化开发的价值较高,以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很大[17]等。
(三)关于羌族旅游经济的研究
〖JP2〗喇明英的《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探索——以汶川北部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为例》认为发展文化旅游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的重要途径。整合与利用好汶川北部的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既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面临的重要任务,也对探索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示范意义。[18]周连斌的《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管理研究》运用战略管理理论对羌族地区低碳旅游进行分析,得出羌族地区具有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与潜力,指出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应以成长性战略为方向,以低碳旅游的层级梯度推进为主要战略内容。[19]褚玉杰的《西部民族旅游社区女性的时间利用研究——以四川桃坪宪寨为例》认为桃坪村演变成为“女性社区”;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女性的传统生产方式由农业转变为旅游业;旅游参与使当地参与旅游女性承担“双重”劳动;旅游业劳动成为影响参与旅游女性时间利用分布的主要因素;休闲活动成为影响未参与旅游女性时间利用分布的主要因素;参与和未参与旅游女性的时间利用呈现出结构差异。[20]焦凤的《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羌族传统建筑资源保护》认为今天的羌族建筑已远非其原始状态,但在建筑选址、村寨布局以及空间形式等方面,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古风遗韵。羌族传统寨落已成为富集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的“大九寨国际旅游线”中羌族文化与风情旅游的目的地之一。但是,由于缺乏合理的旅游文化开发模式,羌族地区宝贵的文化资源在商业运作下已经变得越来越单薄,保护与开发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立面。民族地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域优势资源与文化资源,推动经济结构的合理转型并持续发展是我们现今需要考虑和探讨的重要问题。[21]周连斌的《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通过对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的内部能力、外部环境条件以及低碳旅游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得出羌族地区具备低碳旅游发展的优势与潜力。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内部环境的管理,而要将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来加以管理,以谋求羌族地区低碳旅游的更好发展[22]等。〖JP〗
(四)关于羌族民生的研究
孙维等人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根据可持续利用的内涵,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综合考量,构建了阿坝州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层评价体系,认为阿坝州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23]马国君等人的《传统生计与生态安全——以金沙江流域氐羌族系各民族“耕牧混成”为例》认为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地区的氐羌系统各民族,以高山草甸、疏林草地、坡面森林和河谷湿地等生态环境为依托,从事游牧为主,游耕为辅的“耕牧混成”生计,做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精心维护,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4]刘小萍的《民族社区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以理县桃坪羌寨和汶川萝卜寨为例》以理县桃坪羌寨和汶川县萝卜寨两个民族社区为案例地,开发民族社区社会资本量表,考察民族社区的社会资本存量和特征,以及旅游对民族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25]虞若愚的《阿坝州茂县羌族的自愿移民研究——以四川省文昌村为例》通过与国家组织的非自愿移民进行的对比研究,总结自愿移民的“自我责任”意识,自觉承担移民风险对移民后的生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文昌村的少数民族移民也会在“自我责任”以后产生出在迁入地的“法理”性需求,以保障业已形成的散居的文化多元的社会的正常运行[26]等。
三、羌族文化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文化综论、传统节日、民俗礼仪、手工技艺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36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文化综论的研究
杨杰宏的《羌族口头传统的灾后境遇及思考》认为羌族口头传统的口头传统遗留较为完整,在灾后重建中获得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呈现出传统文化生态恶化、释比减少、羌语濒危等诸多危机,文化展演、释比城镇传承成为羌族口头传统的新特点;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尊重传承主体,达成政府、学者、民众、企业等多元力量的有效整合是传承口头传统的决定性因素。[27]范合琪的《利用纪实摄影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羌年”的拍摄谈起》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年”的拍摄谈起,阐述了如何利用纪实摄影来加强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8]秦美玉等人的《羌族文化生态、形态及演化路径研究》从民族文化生态与形态基本概念和二者关系入手,结合灾后羌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实践,总结归纳出民族文化形态的四种演化路径,为民族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的完善和灾后羌族文化重构的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29]李祥林的《羌族羊皮鼓及其传说的文化底蕴透视》认为在川西北羌族聚居区,羊皮鼓从来历到制作,从材料到形态,从功用到意义,围绕释比手中羊皮鼓的神话传说、仪规禁忌多多,其中蕴含着羌民族的古老文化密码和深层族群心理,值得从艺术人类学角度进行“深描”式探究。[30]吴其付的《文化有用性:文化认同的价值判断——以羌族旅游开发为例》,旅游开发使羌族民众认识到了自身文化的有用性,其直观体现是能够通过各种与羌族文化有关的旅游产品开发获得经济收入。在为了获得更多经济收入的心理驱动下,羌族民众积极发掘展示本民族文化,激发出了作为文化持有者的主体能动性,虽然这种主动性是为了“逐利”,但却使羌族文化在主体的无意识下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文化自豪感和认同感也在“逐利”行为中得到体现和强化。[31]林晓华等人的《论羌文化传播中主体性的缺失》认为大众传媒之于羌文化一方面将部分羌文化展现于世界,对于外界认识羌文化,促进羌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保护起到了良好的“提振”作用;另一方面对羌文化的表达存在着“片面”、“误读”与“刻板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是羌文化传播中“自然主体”与“文化主体”的缺失等[32]。
(二)关于羌族传统节日的研究
詹园媛的《大众文化对羌族传统节日传承与发展的影响》认为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羌族瓦尔俄足节和羌历年的庆典模式发生了改变,大众文化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负面效应:以大众文化为平台,可以更好地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大众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也会弱化羌族民族文化的内涵,与传承与发展的宗旨背道而驰。[33]梁艳的《大众文化语境下羌族文化的传承与误读》对羌族文化传承的重重困境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印证翻译文化过程中文化误读的不可避免性和合理性,从新的视点看待翻译民族文化的误读现象[34]等。
(三)关于羌族民俗礼仪的研究
郭士礼的《庄学本羌族风俗文化考察研究》通过梳理庄学本相关考察著作,并结合同时期其他研究者的相关考察研究成果,重点阐释庄学本对羌族风俗文化考察的方式、内容、方法,并从中挖掘出其蕴含的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35]武玮的《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民族认同——以直台村安置点的C氏婚礼为例》以异地安置区直台村C氏婚礼为例,阐述婚礼是羌族传统文化展演的舞台,具有民族性与现代性结合、传统“孝”文化传承及以歌舞为媒介的特点,在保护与传承羌族文化及促进羌族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6]等。
(四)关于羌族手工技艺的研究
耿纪朋的《生产性保护之路——以羌族刺绣为个案》从生产模式的转变、受众群体的变化、保护方式的变化三个方面,探讨以羌族刺绣为个案的生产性保护方案,以期在民间美术或称为传统手工艺技能方面的传承与保护找寻到一条合适的路。[37]雍承鑫的《基于传统文化的羌式建筑分类与设计探讨》介绍了羌式建筑的特点和分类情况,探讨了羌族建筑的设计问题,从而为保护和传承羌族建筑文化提供借鉴[38]等。
四、羌族宗教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宗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宗教综论、释比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1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宗教综论的研究
白剑的《羌族崇羊: 变相的太阳神崇拜——兼释伏羲生死及“未羊”图腾内涵》认为中国羌民族古承的崇羊之俗,实际上来自早期太阳神崇拜的沿承。早期古人把祭祀的牺牲羊圣称太羊、青羊,后来反传给了天上的太阳。在图腾文化中“阳、羊”同类,可以相互质换,所以两字同音。[39]孟万鹏的《羌、藏民族白石崇拜探微》对羌藏民族的白石崇拜现象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崇拜的缘由作了理论分析,还对二者的白石崇拜各自所具有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做了阐述。[40]殷晓燕的《羌族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分析》通过对羌族民间文学中动物形象的分析,认为它们身上构成了羌族的民族性符号,凝聚着羌族特有的宗教性意味,并体现了羌族的伦理道德观。[41]赵洋等人的《羌族祭祀仪式中“直得国拉”的符号意义解读》就“直得国拉”存在的仪式、背景及其制作;“直得国拉”符号表述的内涵与象征意义;“直得国拉”在羌族社区仪式组织序列、进程、仪式功能、目的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42]等。
(二)关于羌族释比的研究
焦虎三的《释比文化的渊源与社会功用》认为从众多与古羌存在关联的新石器文化遗存中可以看出,古羌的宗教信仰体系已基本成型与成熟,而正是这一时期古羌人独特的生计模式决定了族群组织的结构,形成社会学背景下释比最为原始与基本的功用。[43]邓宏烈的《羌族释比占卜考略》指出羌族释比的占卜术种类繁多,源远流长,是羌族传统信仰习俗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渊源于古羌时期的羌人社会生活与生产活动,而且还逐步渗透到了近现代羌族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释比占卜的表现形式透露出一个民族古老文化的遗风,承载着该民族数千年来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变迁的痕迹,同时又映衬出该民族与周边民族在文化上的借鉴、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画卷。[44]张犇的《羌族释比法器的设计特征分析》认为释比在羌族社会中被尊为精神领袖,不仅被认为是联结了羌族现世和虚世的重要人物,还承传了羌族的各类历史文化。释比法器的设计表现出明确的功能性、多元的文化性和深沉的隐喻性等特征,所具有的朴素人文精神,谙合当下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路,具有较为现实的研究价值[45]等。
五、羌族艺术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艺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建筑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造型艺术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36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建筑艺术的研究
马志韬等人的《板屋民居与羌族地域建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以茂县北部松坪沟地区为例》认为茂县北部地区羌族民居受到南部碉楼民居和北部板屋民居两大类型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然而相比于碉楼民居类型,板屋民居却往往被世人所忽视,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也缺乏重视,从而导致其影响力日益萎缩,损害了羌族建筑文化多样性的继承和保存。[46]雍承鑫的《从水磨羌城建筑风貌看灾后恢复重建对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全球灾后恢复重建最佳范例”的水磨羌城为例,从羌城的羌文化背景、选址、规划布局、道路系统和羌族建筑语言形式及符号入手,分析和总结水磨羌城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情况。[47]邓雪娴的《小城镇尺度与特色的思考——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步行街设计》从介绍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步行街设计从人的尺度和街道美学出发,把控街巷尺度与建筑尺度,为城市生活营造有魅力的场所;并从开放空间、业态布局和建筑风貌三项策划来营造羌族特色,以现代手法传承和弘扬民族与地域特色[48]等。
(二)关于羌族音乐艺术的研究
刘忆黎的《“咪咪”与“羌笛”的认同与差异对比研究》以实践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详细的田野调查数据对这两种乐器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对这两种乐器的传承和保护建议。[49]佐世容的《羌族民歌的演唱特点探微》探究了羌族民歌在演唱技术、表现手法和体现民族性格方面的特点。[50]朱婷的《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现状》认为羌族传统民歌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困境,如“传承人后继乏人”、“缺乏民族自信心”、“文化空间与生存空间发生变化”等,为我们进一步保护与开发羌族传统民歌带来了严峻的考验[51]等。
(三)关于羌族舞蹈艺术的研究
李妮亭的《羌族舞蹈在传承中的发展与思考》对羌族舞蹈的起源及萨朗的特色、羌族舞蹈的传承、羌族舞蹈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发展的思考进行了研究。[52]叶笛的《认同、审美与角色:性别因素影响下的羌民族舞蹈》指出随着文化环境的变迁,男性羌族民众与女性羌族民众在本族传统舞蹈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强弱互换”,主要是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男女羌族民众在民族认同、审美标准和传承角色方面的差异所致。[53]周彦宏等人的《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一羌族排舞的创编方法实证探究》结合创编羌族排舞《羌山情》的实践经验,就创编这一排舞曲目的音乐选用、乐曲分析、舞蹈元素采集、队形设计、服装服饰化妆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54]等。
(四)关于羌族造型艺术的研究
韩云洁的《岷江上游羌族服饰“纳啵”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认为羌族服饰“纳啵”文化传承面临着生存空间越来越陕窄,“纳啵”服饰文化传承出现“断代”危机,创新力、创意力趋于下降等困境,迫切需要社会各界深层次的思考,并提出了有助于岷江上游羌族服饰“纳啵”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的建议。[55]李锦伟的《贵州羌族服饰文化的现状与保护》通过调查研究,认为贵州羌族服饰文化对传统文化虽多有继承,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提出了保护贵州羌族服饰文化的建议。[56]曹爱春等人的《基于少数民族服装特色对民族运动服装设计的构思——以羌族服饰为个案》从羌族服装的着色、形式、纹理图形、设计手法入手,选取羌族服装中典型的特点,提炼富有精神和文化代表意义的服饰元素,创新设计羌民服饰,并尝试设计民运会羌族运动员入场服装[57]等。
六、羌族体质与心理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质与心理的研究主要从测试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探讨,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4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刘通等人的《羌族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基于阿坝师专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研究》通过对阿坝师专羌族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表明羌族大学生在耐力方面仍然具有优势,但体质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而且民族间体质差异越来越小。研究显示学生的锻炼习惯、饮食营养、生活方式、学习压力等是影响其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58]李家发等人的《四川省藏、羌、彝族大学生体质发展态势研究》通过利用体质健康水平测试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2010年11月起对四川省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藏、羌、彝族730名大学生进行连续3年的体质跟踪测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羌族大学生的身高、体重、身体机能发展态势基本处于稳定状态。[59]石瑛等人的《羌族民间童话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意蕴探析》通过对羌族民间故事结构与母题的心理分析发现,不仅能为羌区幼儿教育提供崭新的教育思路和教育资源,还有助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60]等。
七、羌族体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体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体育文化、体育项目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卢永雪的《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研究》通过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分析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提出构建以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校本体育课程资源的课程体系,寻找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路径和方法,对进一步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发展,深化羌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61]杨群茹等人的《异地安置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影响》认为异地安置导致羌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提出了重构羌族文化空间、提高羌族人民生活水平和利用移民安置政策等来传承羌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对策与建议。[62]李家发的《羌族推杆运动发展与推广的对策研究》通过对羌族推杆运动的起源、开展形式、发展方向和推广方法等进行研究,以期为推杆运动在羌族地区的发展和推广提供有益的帮助。[63]付文灿等人的《浅析汶川地震后羌族体育市场化重建之路》对地震后羌族传统体育特点、地震对之破坏情况、市场开发的意义与价值、现状与存在问题等方面时行调查研究,提出了对羌族体育进行市场化重建的基本原则、模式与途径,为羌族地区灾后重建及发展中华民族族群文化提供参考意见[64]等。
八、羌族文学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文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语言传承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7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梁波的《经典民族文化与文学叙事——以羌民族文化与文学创作为例》就羌族文学的创作如何在羌族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以及羌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在文学创作下让世人所熟知进行了梳理。[65]李祥林的《作为口头文化遗产的羌族民间诗歌》认为羌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生动地反映了羌人的情感、思想与社会、历史、习俗,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多民族中国不可多得的宝贵文化财富。其中,作为口头文化遗产、仍在老百姓当中活态传承、跟尔玛人的族群生活紧密联系的羌族民间诗歌就值得我们深入发掘和研究。[66]邹莹的《羌族语言研究综述》对我国改革开放至2010年间学者对羌族语言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认为目前为止对羌族语言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涌现出不少可喜的学术成果。[67]张曦的《地震灾害与文化生成——灾害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从地震灾害与羌族民间传说、文化的生成与弱者的武器等方面对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进行了解读[68]等。
九、羌族法律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法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3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文丽萍的《“5·12”地震后羌族婚姻习惯法变迁》认为“5·12”地震后,羌族人的婚姻习惯法有了较大程度的变化,从形式到实质都更加符合国家法的理念与要求,无疑是羌族社会文明发展的重大进步。[69]陈云霞的《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保护策略》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四川民族自治地方应力争实现民族自治地方文化资源与优势资源结合、民族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常态化、产业化、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的发展策略和制度支撑[70]等。
十、羌族教育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幼儿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13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一)关于羌族幼儿教育的研究
韩云洁的《园本课程开发利用羌族民间艺术资源的策略探析》从羌族民间文学故事、羌族民间歌舞游戏、羌族民间手工艺等方面分别提出创编羌族童话故事、创编羌族幼儿音舞、创编羌族幼儿手工艺创作等作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利用羌族民间艺术资源的策略[71]等。
(二)关于羌族中等教育的研究
范仲敏的《从“双元结构”理论透视羌族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思维机制》从双元结构理论出发,结合认知同化、认识发现、意义学习、二语习得、语言迁徙等相关理论,分析了羌族学生在“羌-汉-英”三语环境中英语学习的现状以及心理机制,试图为北川民族地区多语环境下的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基础,并为该地区的语言教师提供有用的教学信息。[72]张天明的《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学生兴趣———论羌族聚居区茂县乡土史教材的编写》认为茂县的乡土历史教材编写应着力于三个方面:基于民族认同和中华认同,系统梳理茂县的历史发展;基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多选择极具羌族特色、急需保护和地震史方面的历史文化素材;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叙述、图片选择、栏目设计上尽量呈现出乡土历史的直观性。[73]彭陟焱等人的《邛崃羌族安置区内教育状况调查》认为汶川县龙溪乡羌族村民在大地震后被政府异地安置,学龄青少年入学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经济补贴,减轻了家庭的教育负担。但目前存在高中阶段学生辍学率偏高、灾后学生心理救助受重视程度不够、学前教育缺失、家庭经济支持能力下降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大外部援助和内部互助等措施保障学龄青少年受教育权利[74]等。
(三)关于羌族高等教育的研究
朱婷的《羌族民歌纳入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对羌族民歌纳入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意义、思路与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75]耿纪朋等人的《立足艺术院校,推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研究为例》阐述了高等艺术院校在羌族艺术文化保护方面的主要优势,应当承担的责任、着手的途径以及可以预期的成果,并结合川音绵阳艺术学院在羌族艺术文化方面的实践以及规划进行论述。[76]叶俊东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室内设计中羌族雕刻的应用为例》认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应突出民族文化特色,学校教学终极作用是要让学生学到能胜任工作的知识与技能[77]等。
十一、羌族医药研究
我国学者关于羌族医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羌族药物、疾病等问题,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类似论文5篇,涉及研究内容如下:
程玲俐的《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市场发展研究》认为羌族医学文化有其独特的医学理论,并存有巨大市场潜力,推动最有特色羌族医学文化的临床应用和产业开发,才能促进羌族医药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羌族医学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不仅可以提升羌族医学文化的知名度,还能不断丰富中华医学文化的宝库。[78]吴铀生等人的《羌族医药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走出困境的思考》认为当下国家号召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进行扶持,对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羌族医药文化,如何挖掘、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79]史映红等人的《北川羌族自治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考核》认为按我国《血吸虫病控制和消灭标准》要求,北川县已达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仍需做好疫情巩固监测工作。[80]赵继续等人的《羌族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分析》通过匿名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认为羌民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很低,应制定相应健康教育规划,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力度[81]等。
由于本文搜集的论文仅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并以“羌族”为“主题”检索条件进行的检索,因此难免有些遗漏,同时我们的述评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敬请作者和读者谅解。
参考文献:
[1]张世均,白珍2012年中国羌学研究述评[J]民族学刊,2013,(6)
[2]孙启祥氐羌民族与汉中[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4)
[3]焦虎三甲骨文中的“氐”与“氐羌”[J]现代人类学通讯,2013,(7)
[4]周建旭西羌内迁与东汉陇右势力的兴衰——以窦、梁、邓、冯集团为中心[D]内蒙古大学,2013
[5]种发根论两汉对羌族政策的变迁[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3)
[6]王吉晨基于农牧视野的羌族历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7]彭述贤“羌戈大战”与“羌人”和“戈人”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8] 周毓华羌族的族群记忆——以羌族神话和传说为例[J]文化遗产,2013,(6)〖JP〗
[9]朱薇传教士陶然士及其羌族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3,(6)
[10]王俊鸿“临近”与“互惠”作用下的族群交往——以汶川地震羌族灾难移民的异地安置为例[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11]王亚玲512地震后羌族移民的生计困境考察——以邛崃市南宝山直台村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13
[12]赵曦,等释比经典中古羌蜀羊猪铁交易考释[J]文史杂志,2013,(6)
[13]王吉辰,等两汉羌人农业生产及月令式分析[J]中国农史,2013,(3)
[14]王华清北川羌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羌绣纹饰的再应用[J]四川戏剧,2013,(7)
[15]陈晓曦羌绣视觉元素在新北川旅游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16]何光伟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绣及其现代市场开发分析[J]中国艺术,2013,(3)
[17]李运国四川地区羌族舞蹈的产业化开发[J]大众文艺,2013,(18)
[18]喇明英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思路与发展战略探索——以汶川北部羌族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的实践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3,(1)
[19]周连斌羌族地区低碳旅游战略管理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20]褚玉杰西部民族旅游社区女性的时间利用研究——以四川桃坪宪寨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1]焦凤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羌族传统建筑资源保护[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3)
[22]周连斌羌族地区低碳旅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2)
[23]孙维,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3 ,(2)
[24]马国君,等传统生计与生态安全——以金沙江流域氐羌族系各民族“耕牧混成”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5]刘小萍民族社区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以理县桃坪羌寨和汶川萝卜寨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6]虞若愚阿坝州茂县羌族的自愿移民研究——以四川省文昌村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7]杨杰宏羌族口头传统的灾后境遇及思考[J]民族学刊,2013,(6)
[28]范合琪利用纪实摄影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羌年”的拍摄谈起[J]四川戏剧,2013,(7)
[29] 秦美玉,等羌族文化生态、形态及演化路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8)
[30] 李祥林羌族羊皮鼓及其传说的文化底蕴透视[J]民间文化论坛,2013,(3)
[31]吴其付文化有用性:文化认同的价值判断——以羌族旅游开发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2]林晓华,等论羌文化传播中主体性的缺失[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9)
[33]詹园媛大众文化对羌族传统节日传承与发展的影响[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2)
[34]梁艳大众文化语境下羌族文化的传承与误读[J]才智,2013,(35)
[35]郭士礼庄学本羌族风俗文化考察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3)
[36]武玮羌族婚俗中的文化展演与民族认同——以直台村安置点的C氏婚礼为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37]耿纪朋生产性保护之路——以羌族刺绣为个案[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6)
[38]雍承鑫基于传统文化的羌式建筑分类与设计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25)
[39]白剑羌族崇羊: 变相的太阳神崇拜——兼释伏羲生死及“未羊”图腾内涵[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40]孟万鹏羌、藏民族白石崇拜探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41]殷晓燕羌族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中的动物形象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3,(2)
[42]赵洋,等羌族祭祀仪式中“直得国拉”的符号意义解读[J] 宗教学研究,2013,(4)
[43]焦虎三释比文化的渊源与社会功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3)
[44]邓宏烈羌族释比占卜考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45]张犇羌族释比法器的设计特征分析[J] 民族艺术研究,2013,(5)
[46]马志韬,等板屋民居与羌族地域建筑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以茂县北部松坪沟地区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3,(11)
[47]雍承鑫从水磨羌城建筑风貌看灾后恢复重建对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四川戏剧,2013,(7)
[48]邓雪娴小城镇尺度与特色的思考——北川新县城羌族特色步行街设计[J] 建筑学报,2013,(10)
[49]刘忆黎“咪咪”与“羌笛”的认同与差异对比研究[D]兰州大学,2013
[50]佐世容羌族民歌的演唱特点探微[J]四川戏剧,2013,(7)
[51]朱婷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现状[J]大众文艺,2013,(12)
[52]李妮亭羌族舞蹈在传承中的发展与思考[D]重庆大学,2013
[53]叶笛认同、审美与角色:性别因素影响下的羌民族舞蹈[J]贵州民族研究,2013,(2)
[54 周彦宏,等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一羌族排舞的创编方法实证探究 [J]运动,2013,(21)
[55]韩云洁岷江上游羌族服饰“纳啵”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
[56]李锦伟贵州羌族服饰文化的现状与保护[J] 铜仁学院学报,2013,(3)
[57]曹爱春,等基于少数民族服装特色对民族运动服装设计的构思——以羌族服饰为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13,(4)
[58]刘通,等羌族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基于阿坝师专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3,(14)
[59]李家发,等四川省藏、羌、彝族大学生体质发展态势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22)
[60]石瑛,等羌族民间童话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意蕴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3,(1)
[61]卢永雪羌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0)
[62]杨群茹,等异地安置对羌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1)
[63]李家发羌族推杆运动发展与推广的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
[64]付文灿,等浅析汶川地震后羌族体育市场化重建之路[J]商,2013,(24)
[65]梁波经典民族文化与文学叙事——以羌民族文化与文学创作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3,(9)
[66]李祥林作为口头文化遗产的羌族民间诗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67]邹莹羌族语言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
[68]张曦地震灾害与文化生成——灾害人类学视角下的羌族民间故事文本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69]文丽萍“5·12”地震后羌族婚姻习惯法变迁[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3,(5)
[70]陈云霞四川民族自治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保护策略[J]民族学刊,2013,(4)
[71]韩云洁园本课程开发利用羌族民间艺术资源的策略探析[J]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3,(1)
[72]范仲敏从“双元结构”理论透视羌族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思维机制[D]西华大学,2013
[73]张天明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学生兴趣——论羌族聚居区茂县乡土史教材的编写[J]贵州民族研究,2013,(1)
[74]彭陟焱邛崃羌族安置区内教育状况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3,(2)
[75]朱婷羌族民歌纳入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几点思考[J]四川戏剧,2013,(5)
[76]耿纪朋,等立足艺术院校,推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以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研究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
[77]叶俊东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室内设计中羌族雕刻的应用为例[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
[78]程玲俐羌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市场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7)
[79]吴铀生,等羌族医药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走出困境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80]史映红,等北川羌族自治县血吸虫病传播阻断达标考核[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2013,(4)
[81]赵继续,等羌族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2013,(8)
收稿日期:2014-07-09 责任编辑: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