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
内容提要伴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性危机,社会经济重回世界政治经济视野。作为一种重新将经济嵌入社会的理论构想和实践方案,社会经济以区别于传统经济资本累积模式的姿态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与新自由主义并行的讨论方案。审视社会经济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维度的目标,以及实践过程中奉行的合作、公有、民主的价值观,悉皆指向其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为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新的理论资源和实践启示。
关键词社会经济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F0913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6-0042-06
人类自20世纪以来曾采取过不同的经济体制试验,目前大多数国家是以“市场经济”为主要经济制度。然而世界对于新古典经济学“唯经济论”的反驳从未停止,认为市场经济把人、自然(土地)和货币通通变成商品,一切经济运作都是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其他包括环境、人的尊严等都可以被牺牲。①社会经济即是源于这种对资本和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的批判。随着新自由主义的疆域从国家拓展至全球范围,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显现,近年来的经济危机与欧债危机则是很好的例证,因而指向社会主义替代方案的讨论不绝于耳,社会经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面向。
一、社会经济的缘起
社会经济作为一项理论研究可以追溯至19世纪上半叶甚至更早,卡尔•波兰尼政治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指出,社会经济公有、合作、公平分配的理论内核与Owen、Fourier、Saint-Simon等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的思想紧密相连,与彼时盛行的将资本主义视作永恒制度的经济思想形成鲜明对照。②到20世纪之交,法国著名合作运动领导者、社会主义经济学家Charles Gidec发起一场论战,坚决抵制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试图以社会经济替代新古典模型的经济范式。此后,社会经济被重点放置在合作和社区公有经济以促进其政治参与,在法律层面上逐渐指代那些立足社会目标的集体制企业和社团,并与那些提供服务/产品的合作社、互助组织、社团等联系在一起,③这种法律层面的狭义界定使得社会经济更加接近其社会主义的理想,推进了集体
*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NGO视角下进城务工人员社会服务研究”(09XSH006)
① [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33页。
② Marguerite Mendel & Daniel Salée, The Legacy of Karl Polanyi: Market, State and Society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pp.36-42.
③ Desroche Henri, Pour un traité d Economie sociale, Paris: CIEM, 1983, pp.162-165.
制企业作为一种合作、民主组织形式的建立,但却并未被作为一种常规的范式回应企业和社会的问题,从而在传统经济思想史上,社会经济的地位常常被遗忘于经济学的知识谱系之外。Schumpeter Joseph,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然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危机重新唤起人们对于社会经济的记忆。回望历史,经济自由主义的声望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虽然遭受4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冲击,却并未妨碍新自由主义在其后几十年里成为“整个文明世界”拥抱的政治经济政策。从80年代开始,以英国撒切尔首相和美国里根总统执政为标志,资本主义逐渐由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发展,加上东欧剧变后使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潮,以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为基础的“全球化”逐渐成为世界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There is no alternative!”的想法占据主导。然而,从1999年WTO西雅图会议期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开始,本次抗议者并不仅是反对WTO或西雅图会议本身,更主要的是反对由资本主义贸易模式下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历经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7~2008年相继发生的次贷危机和金融风暴,以及近年来欧洲国家的政府赤字和债务危机等事实证明,“自由市场并非一个自我调节的完美机制”,[英]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3页。因为作为市场体系基础的制度结构具有自我毁坏的性质且使得资本主义社会表现的不稳定。
2014年第6期
社会经济:一种超越主流经济的另类实践
在“自我调节的市场体制”进行扩展运动的同时,社会也开始其“自我保护”(Self-protection of Society)的反向运动,社会经济作为另一种可能的替代性方案,逐渐成为现代世界经济的重要方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欧洲学者已经发出“社会经济”(économie socisle)的倡议,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因为当地合作企业长期以来有着将收益投资公益的传统,将其称之为“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在加拿大其他地区则通常被称为社区经济(community economic development)。Nancy Neamtam, “The Social Economy: Finding a Way Between the Market and the State,” Policy Options, no.7-8, 2005,pp.71-76.在拉美地区,其社会运动则大多指向抵制新自由主义和解放神学(liberation theology),此类在地经济被称为“人民和基于团结的经济”(popular solidarity economy)。另外,“社会与团结经济”(social and solidarity economy)被用以描述非洲国家那些指向传统文化价值的创新性行动和举措。⑦埃里克•达舍,丹尼尔•古戎:《团结经济:另辟蹊径的发展战略》,《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2年第4期。在世界各地,社会经济的实践层出不穷,因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的差异,各地在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却在团结、互助、合作的运作理念上保持高度一致。
在概念与定义方面,社会经济的举措最初被一些发展中国家赋予“合作、集体共享和集体行动、以人为本进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971年团结全球化会议,参见http:∥www.slideshare.net.jdgonzocpp/the-globalization-of-solidarity,2013年5月19日。的内涵,进而在实践推动下被明确为:“通过公民地区性和全球性参与实现经济民主化的一切生产、分配、消费活动。”⑦国际劳工组织社会经济区域会议也明确指出:“社会经济是针对企业和组织的一个概念,具体形式如合作社、互助社团、联合会、基金会和社会企业,它们的特征是在生产产品、提供服务和知识的同时,追求经济和社会目标并促进团结。”国际劳工组织社会经济区域会议:非洲应对全球危机,2009年10月,参见http:∥www.ilo.org/wcmsp5/groups/public/asia/ro-bangkok/ilo-beijing/documents/publication/wcms_194348.pdf.在此基础上,社会和基于团结的经济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学术语言用以描述此类属性的经济活动,反映出不同的地政治、文化、历史脉络下指向团结、民主价值观的经济实践。在此需说明的是,本文主要运用“社会经济”这一名词,但指代的意义是相同的。
二、社会经济指向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征
作为“指向社会主义的替代选择”,Erik Olin Wright, “Compass Points: Toward a Socialist Alternative,” New Left Review, no.9-10, 2006,pp.93-124.社会经济显示出极强的发展态势,社会经济的成员、团体及网络遍布全球(如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的大部分地区。截至2012年全球合作社成员已逾8亿人 ,在2012年联合国“国际合作社”年会上,合作社企业被视为消除贫穷、提升人权的重要手段,社会经济也被卢森堡所描述为“经济体的第三支柱”。联合国大会决议64/136。参见http:∥www.un.org/News/Press/docs/2009/dev2784.doc.htm,2013年6月3日。那么,社会经济的目标是什么?主要涵盖的组织形式及原则又有哪些?明确这些概念是进一步讨论的关键。
1鄙缁峋济的目标
承接波兰尼的思考,年鉴派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只有与政治、社会、文化等维度结合进行思考,更深刻的经济理解才能实现。[法]布罗代尔:《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杨起译,载韩少功、蒋子丹主编:《是明灯还是幻想——天涯精品系列丛书经典文献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7-204页。对于社会经济社会主义属性的认识亦是如此,只有回到政治、社会、文化等相关维度,对于经济属性的认识才有实际的指向意义。
第一,政治维度。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有强烈的反对新自由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特征。当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由国家的推介成为主导世界的主要政治经济形态之后,功利主义逻辑在国家和全球两个层面,系统地造成了财富和权力的不断集中,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权被剥夺、边缘化和贫困化,这些由资本主义固有机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必须引入非资本主义的机制才足以抵抗其影响。而作为一种指向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计划,社会经济运动的存在本身即回应了建立多元政治生态的目标。埃里克•欧林•赖特:《指南针:指向社会主义的替代性选择》,闻翔译,《开放时代》2012年第6期。拉美地区抵抗新自由主义的社会经济运动(popular solidarity economy)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第二,经济维度。社会经济强调经济民主,旨在重新将经济行为嵌入多元的人类社会之中,探讨经济行动中的公平、民主与集体主义,通过将民主的原则引入生产、交换、使用、分配和创造价值这五个经济范畴,着重指向社会目标的经济行为。社会经济的动力是为其成员或更广泛的社群提供服务,而非以个人资本累积为目标。具体来讲,生产资料为社会持有而非私人所有,决策过程实行民主制,生产者“一人一票”而非以投入的资本权重计量,盈余分配追求社会而非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三,社会维度。社会经济运动本身是社会自我修复机制的体现,其致力将社会关系从经济人的理性、竞争,还原为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并试图重新将经济嵌入其所处的社群关系中。不同于新自由主义的运作逻辑,社会经济反对个人主义和唯资本论的利益追求,极度重视经济行为主体之间互助、合作及团结的精神,潘毅:《社会经济在香港——超越主流经济的多元性实践》,《开放时代》2012年第6期。通过对生产者、销售者、分配者或使用者的充权而实现其自我提升。社会经济渴望在多个社会和经济部门之间建立起有力的链接,齐心合力开展一种、反对不公正、创造现实的替代性方案的社会运动,从而改造现行的社会经济秩序。伊桑•米勒:《团结经济:主要概念和问题》,《开放时代》2012年第6期。
第四,文化维度。在全球化思潮的推动下,文化与经济的发展逐渐因全球化而趋向整合,与此相对应,社会经济认为多样性的文化是可持续经济的前提和保障,反之多元可持续的经济模式也是文化多样性的保障。因而社会经济希望重建有别于“消费主义”、“增长主义”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问题在地区发展中逐渐显示出高度的相关性,经济领域的创新也愈加显示出集合地域性文化和地方民主实践的显著特征,Marguerite Mendel & Daniel Salée, The Legacy of Karl Polanyi: Market, State and Society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1, pp.36-39.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经济强调在地文化的价值,以及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2鄙缁峋济的主要形式及原则
社会经济继承了社会主义合作、公有的最高理想,主要包括合作社、社团、协会等三种普遍形式,③雅克•迪夫尼、帕特里克•德夫尔特雷,赵黎:《社会经济在全球的发展:历史脉络与当前状况》,《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1期。其基本原则及标准如下:(1)成员利益优先,不以资本累积为最高目标;(2)组织管理高度自治;(3)组织内部决策实行民主制;(4)收入不完全分配,留存部分用以维持在地公众的长远发展需求。欧洲社会经济联盟(Social Economy Europe)对此做出了更加详尽的描述,在其倡议的《社会经济章程》(Social Economy Charter)中,欧盟认为社会经济组织应实践以下原则:1.重视个人及社会目标高于追求资本与利润;2.成员的参与必须是开放而自愿的;3.重视社会参与,由成员以民主方式自主管理;4.营运目标必须兼顾组织成员、服务使用者和公众利益;5.着力维护并实践社群之间的团结精神及相互负责的基本原则;6.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实行自主管理;7.盈余的分配用于维持永续发展的目标,除部分服务成员的利益外,同时照顾公众利益。
作为社会经济家族的首要成员,合作社继承了欧文合作社会的理想,最早起源于1844年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其形式亦在随后迅速扩展的过程中愈加多元,包括消费、住房、信贷、农民等多种类型和群体涉及其中。其次,互助协会在一些发达国家承担了大量基础社会保障的角色和功能,主要涵盖医疗保险、医疗和社会服务等方面,③而在那些社会保障体系欠发达的国家,则包括分担来自医疗、死亡、葬礼、农产欠收等事由的不同风险。最后,社会经济中的“社团”包括了几乎所有不以营利为第一目标、自由结合的组织形态,只要他们的愿景旨在为成员提供产品、服务或回馈社会。这三种类型的主要特点和比较详见表1:
表1社会经济的主要运行机制
合作社互助协会社团产品及服务对象内部成员,社区成员,家庭成员,社区产品类型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产品和服务,成员从与合作社交易额的比例中获得收益非市场交易服务,成员按照自身需求从服务中受益通常提供非市场交易产品和服务,不同实施办法中差异很大成员个人及团体仅为个人个人及团体权力划分成员全体大会上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全体大会上实行“一人一票”原则在全体代表会议上实行“一人一票”原则资本认购资本股或/和定期缴款,成员退出时可取回款项定期缴纳会费,成员退出时会费不退还会费和/或捐赠,会费在成员退出时不退还盈余分配(1)部分分配给成员不分配不分配盈余分配(2)通过设立储备金以改善服务或发展合作社通过设立储备金和/或收取较低的会费重新投资资料来源:笔者根据相关学者论述整理归纳而成。
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经济是一个开放、多元、遵循共同理念的实践过程,社会经济作为运动中的运动(movement of movements),并非从某种单一的政治传统或思想体系演变而来,其本质和定义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在形式上并不局限于特定的活动类别,上述三种只是一种简单的分类和社会经济的识别方法。事实上,它在不同国家的实践形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和融合,但其大多与表1所列举的特点密切相关。
时至今日,社会经济的典型案例包括西班牙第七大集团的蒙德拉贡联合集团(MCC)和全球最大的消费者合作组织英国合作社集团(CWS)。2010年总资产分别为140亿英磅和120亿英磅,在2008年新自由主义危机中强烈显示出另一条指向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其中,MCC起始于1956年西班牙内战重建时期,因其巴斯克地区固有的凝聚力、群体生活传统和以工人为中心的合作社制度,从第一家煤油炉小型合作社工厂,逐渐发展成为集工业、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商业、金融、教育和培训、科研、服务等120多个合作社为一体的跨行业合作制联合体,在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其零失业的记录与西班牙国内20%的失业率形成鲜明对比;CWS则秉承了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的合作传统,从1863年300名城市贫困工人自发组合的北英格兰合作社批发联合社开始,通过合作社之间的合并联合,业务逐渐扩展至食品、百货、保险、银行、乳品加工、农业服务、殡葬服务、房屋建筑、汽车销售、旅行社、医药服务、资产管理等十二个领域,2008年年度利润、合作社成员资金分别增长达17%和8%。参见英国合作社集团网站,http:∥www.co-operative.coop/,2014年 4月15日。
三、国内社会经济的理论探讨
社会经济的理论从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社会经济进行了界定,主要观点如下:
从中国内地的情况来看,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社会经济》课题组基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应该通过弱势失业者的社区就业,实现其小范围的公共产品供给,而这种福利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发展社会经济,缓解困难群体就业压力,使之成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补充,并推进工作导向型福利制度改革。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国外发展“社会经济”的启示》,《前线》2006年第3期。何增科援引Defourny等人的论述,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这一宏大历史叙事下社会创新的重要景观之一:那些在竞争中处境不利的边缘群体(如农民、城市失业及无房者)通过互助合作的组合方式,有利于其重新融入市场经济并改善自身处境。同时,他将中国基层农村中形式多样的合作型经济也纳入社会经济的范畴。何增科:《社会创新的十大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5期。温铁军等则运用社会经济的分析框架理解中国的“三农”问题,提出了以综合性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多样性乡土社会文化建设、党政主导群众路线“三位一体”建设美丽村庄,并基于“小毛驴市民农园”社区支持农业(CSA)的参与式研究,通过城乡之间的公平贸易寻求“三农”问题的解决之道。何慧丽、温铁军:《亟待从村庄层面突破小农困境》,《人民论坛》2014年第3期;温铁军、董筱丹、石嫣:《中国农业发展方向的转变和政策导向:基于国际比较研究的视角》,《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0期。
客观地讲,国内社会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主要是源自香港学者的推动。例如,黄洪主要从社区层面阐释了社会经济的意义,认为社区经济可理解为一种以小区为本的民众互助或交换活动,其目的并不在于谋求经济上的最大利益,而旨在于建立一个以公开、平等、民主为组织原则,社区参与者互敬互信、自主自强、互相支持的小区。黄洪:《小区经济发展是什么》,《不是乌托邦——社区经济理论与实践》,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2004年。潘毅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指出社会经济是重新将“经济嵌入社会”的一种新型模式,包括了公平贸易、社区货币、生产和消费合作社等多种实践形式,其核心特征是多元、开放和非垄断。潘毅:《改革的十字路口:转向社会经济》,参见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848601/,2013年5月15日。由此可见,作为主流市场以外的一种新经济实践和社会运动,社会经济对主流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带有极强的冲击力。李昌平、古学斌、卢晖临、潘毅等:《社会经济在中国》(上),《开放时代》2012年第1期。古学斌等则将社会经济视作当今世界一种另类的解放道路,强调经济行动中的公平正义、民主与集体主义,指出社会经济是一种民主经济,社会经济中丰富多元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由社区民众共同开创的,社会经济要恢复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改造资本主义的消费模式。李昌平、古学斌、卢晖临、严海蓉等:《社会经济在中国》(下),《开放时代》2012年第2期。
上述学者的研究极大丰富和拓展了社会经济本土化的研究视野。通常,不同研究者都认同社会经济应该通过边缘群体之间的互助协作来实现其社会目标。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不同学者的研究取向存在较大的分野。例如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认为社会经济是以第三部门为主体、需要政府扶持的福利型经济形式,希望通过发展社会经济使之成为市场经济的有效补充;何增科虽然同意社会经济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和福利经济的经济形态,但他仅将其视为全球化和市场化背景下社会创新的一个策略,上述二者均将社会经济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创新背景下中国现有市场经济的补充,温铁军等虽未直接涉及社会经济理论探讨,但却通过城乡公平贸易这一典型社会经济实践的参与式研究重新审视了中国的三农问题。相比之下,香港学者如黄洪、潘毅、古学斌等则坚持了社会经济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性,与新自由主义的“三化”(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相对应,更加强调集体、在地、公有的精神,关注参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平等、民主、互助的社会关系及文化意涵,主张通过经济民主实现社会正义,将社会经济提升为重新将经济嵌入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运动,从而将社会经济的内涵拓展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看似独立却息息相关的各个维度。
四、结论与启示
从已有的研究和现实情况可见,社会经济在后工业化时代的欧洲社会正扮演一个日趋重要的角色。鉴于在增加就业和降低社会排斥方面的作用,社会经济以区别于传统经济资本累积模式的姿态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与新自由主义并行的讨论方案。“The 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ocial Economy”,参见http:∥www.ue2002.es,2013年10月23日。社会经济的精神及形态逐渐被运用到许多社会政策中,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串起彼此的连带关系。尽管欧洲的政策制定者并未特别强调所谓“左右之争”,社会经济在拉美地区则更多呈现出抵制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特征,而无论是公平贸易、住房协会、失业者协会、消费者合作社、团结信贷、社区货币等,均意在建立基于本地社会、文化脉络的经济运作系统,以及在地民众间更加民主和平等的再分配。
鉴于社会经济指向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国社会经济的实践探索始终围绕本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主要矛盾,并体现出鲜明的地化和历史性特征。从农村的生产者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农业协会开始,集体主义公有制的政策设计体现出传统社会经济的思想取向,时至今日仍是社会经济行动研究者们关注的核心领域。伴随着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国内社会经济的探索逐渐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从政府主导转向民间推动,从单一聚焦农村转向城市及城乡互动,在实践中也逐渐拓展至农村生产者的综合合作社、城市消费者合作社、CSA(社区支持农业)、社区货币、流动人口合作创业等领域,其发展目标也开始指向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区就业与重建传统社群关系等。
尽管如此,国内理论界对于社会经济价值和意义的争论从未停止。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社会经济是当前中国既有市场经济模式的有益补充,可以以福利经济的形式对市场经济的负外部性及政府失灵进行拾遗补缺;二是认为社会经济是现有经济秩序的根本性替代方案,希望推动社会经济主流化以实现其社会主义的理想。两种观点的分野既来源于对当前中国现实问题基本判断,也体现出社会经济“和缓”和“激进”发展目标的差异,其结果有待于未来的实践来证实或证伪。当然,我们也可以摒弃这种二元之争,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之外,思考一种更具社会想象力的经济策略,即通过构建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等更加多元的经济组织,以生产资料共有及成员的民主决策为基础,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和城市社区经济的活力,重塑劳动者之间合作、互助的微观经济关系,实践一种真正“以人为本”经济的模式,从而探索基于中国本土政治、经济、文化脉络的社会经济道路,凸显出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属性。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韩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