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物理课堂小结中的应用

2014-04-29 12:40:37李春庆
考试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有效结合建构主义

李春庆

摘 要: 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和推进,很多全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进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建构主义教学观就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观念,本文就是针对物理课堂小结的教学中对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具体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物理课堂小结 有效结合

引言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进步,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其中建构主义教学观就是这些教学观念中最重要的教学理念之一。中学物理课程是一个相对比较难以接受,老师授课比较困难的自然学科,由于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和零散性等特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课堂小结的重要作用。物理教师一定要善于运用课堂小结这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把握知识结构。既然课堂小结和建构主义教学观对于中学物理教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可以实现这两者的结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内涵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一味单纯地记忆的过程,正确的学习方式应该是通过意义建构获取知识和经验。建构主义教学观指出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知识储备的基础上或者运用其他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获取和完善新的知识体系。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教学观念,对于其内涵的把握应该全面,不应该仅从单一的方面进行理解。第一,建构主义教学观要求学生的学习有相应的知识基础,这是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和重要保障;第二,建构主义教学观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进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接受知识;第三,建构主义教学观是新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对物理课堂小结的认识

中学课程体系之中物理课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程,物理课程有很多特点,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学物理知识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加之中学物理知识点繁多,这就为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带来新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物理课堂小结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物理课堂小结是对整堂课程中的物理知识的概括和浓缩,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习的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物理课堂小结可以说是物理教学的点睛之笔,对于物理课程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很多中学物理老师授课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

三、实现建构主义教学观与物理课堂小结的有效结合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物理课堂小结都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理念和方式,对于中学物理教学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如果可以实现建构主义教学观与物理课堂小结的有效结合,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物理课堂小结,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然会达到十分显著的教学效果,实现中学物理教学质量的飞跃。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物理课堂小结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1.教师积极引导,将建构主义教学观应用到物理课堂小结中。

在实际的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课堂小结主要是由老师完成,鉴于这一现状,我们要实现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物理课堂小结中的应用就必须发挥老师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电学的相关教学过程中,这部分的知识点特别多,必须重视课堂小结。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的用电常识,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掌握电学的三大支柱:电阻、电流、电压;再结合安全用电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记忆安全电压的相关问题,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安全电压的意义,还要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常识,并让学生很好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最后,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观察家庭中照明线路和用电器的线路板电路的基础上掌握电路图的相关知识。这种教学小结的方式既具有启发意义,又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践行物理课堂小结中的建构主义教学观。

新课标规定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当然在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并引导学生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进行物理课堂小结。

例如,在学习力学板块进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验总结力的类型都有哪些,这种总结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完美诠释,由于力学的直观性,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很容易地总结出力的种类:摩擦力、重力、弹力、浮力等。这样的课堂小结可以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结语

将建构主义教学观应用于物理课堂小结中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结合对于改变中学物理的教学现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价值。本文针对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物理课堂小结中的应用这一论点进行论述,希望对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书锋,刘学惠,郝靖.建构主义课堂解读[J].全球教育展望,2003(3).

[2]刘筱莉,孔立新,林多禄.物理学史简程[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有效结合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中国新通信(2022年4期)2022-04-23 23:04:20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小学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有效结合漫谈
未来英才(2016年19期)2017-01-04 13:27:58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41:56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18:39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与“学”的有效结合
考试周刊(2016年69期)2016-09-21 13:51:59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