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文刚
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全新的教学形势与教学理念,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要求,与新课程改革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教学技术与手段。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数学教学进入了改革的正常轨道,以其特有的优势带来了发展的重要契机。对此,高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数学课程教学中要实现计算机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与见解。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注意力才能最集中,思维最活跃,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最高,参与度最高,学生才不会把学习当做一件劳累的事情,而是一件欣喜的礼物、一次愉悦的旅程。如果学生不感兴趣,只是在教师的强制下进行被动学习,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接受知识的容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得原本枯燥无味、单调沉闷的数学教学更具趣味性,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加一张嘴加一本教材的枯燥教学,而是集直观的画面、形象的图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意境、鲜艳的色彩于一体的生动教学。这样的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改变了以往的单一刺激,实现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这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视线集中在多媒体课件本身上,并顺利地转移到所呈现的新知的学习上来。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演示功能,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的过程,这决定了在教学中我们要将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的实物与模型中,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感性材料,通过独立思考与积极思维进行信息的提取与分析,进而抽象出数学模型,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由此上升为理性认知。在以往的教学中所能用到的教具有限,而且这些教具并不能进行动态呈现,使得以往的数学教学抽象枯燥,学生并没有达到对基本概念与定理的真正理解,只是在机械地记忆与运用,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收集丰富的信息来呈现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图文声像的形式动态而直观地将概念与定理的形成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感性认知,从而总结出内在规律,进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如在学习“椭圆的概念”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进行动态演示,固定两点,使绳子的长度大于、等于、小于固定点间的距离,来分别演示所形成的轨迹,带给学生初步感知。让学生认识到当绳子长度大于固定点的距离时形成椭圆。然后再通过改变两定点间的距离来演示轨迹的形成。这样的教学将整个过程动态地展现出来,再加上教师的启发与指导,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便可以认识到各系数变化对椭圆形状的影响。这样的教学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真实地再现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不再只是机械地记忆结果,而是深入过程,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是对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更加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来促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成长。”这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快速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一切听从教师安排的教学策略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了。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够帮助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顺利找到新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确保顺利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实际教学课堂中,数学教师可以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数学资源整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随时访问的内部网站,让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和学习信息开展自主性的探索活动,并且利用网络顺利与其他同学开展各种讨论,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获取大量的数学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数学能力,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数学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到课堂中,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利用网络为本年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后测验,有效帮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和反思,并且通过测验不但能够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平台, 我们要充分挖掘信息技术的丰富内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扬长避短,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使得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与形象性,让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与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