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瑛
童年是多梦的季节。儿童的内心充盈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性。然而多年来,教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课外作业局限在抄、写、背的模式之中。机械重复的作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作业而作业。学生渴望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作业内容的开放性,渴望在作业中放飞自己的理想。新课程下如何才能使学生作业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呢?
一、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学生是作业的主体,因此,作业的设计与指导应该围绕学生具体的、个性的学习活动展开,而不应是整齐划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把书面作业作为唯一的形式,不局限于课内的学习内容,从而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作业。如我们可以把“组词”称为“找朋友”“一字开花”;把“连线题”美称为“拉拉手”“最佳搭档”;小检测叫做“考考你”等。新颖别致的语言洋溢着童趣,流淌着温馨,一改以往标准化的冷面孔,使做作业成了学生极富情趣的快乐之旅。教学生字时,我要求学生自制生字卡。卡片的形状学生自己设计,可以是圆形的、方形的,也可以是水果状、树叶形的。
二、设计变知识为能力的作业
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够“复制”知识,而是使知识成为学生的主体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和创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业是教学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家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又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还要听、说、读、写并重。这样,学生通过作业可以达到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目的,从而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1.摘一摘。比如双休日的课外作业:学生可以摘抄一些喜欢的词(叠词、成语)或句子,或者把单元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抑或者可以写一篇周记。
2.画一画。学完课文后,教师可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如学习了古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诗文画诗意图,体会诗中的意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双休日画本周捕捉到的精彩画面,或者复述一个课外阅读的故事或大体内容。
3.做一做。学完课文后,教师应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如学了《曹冲称象》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家动手做称象的实验验证课文所学的办法。又如,学习了《胖乎乎的小手》一文后,教师可让学生回家也为家里人做些事,体验一下孝敬的快乐。再如,学习了《棉鞋里的阳光》后,教师可让学生晒晒被褥和鞋子等物品,并把感受和别人讲讲。
4.演一演。即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演出,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如学了课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师可让学生自愿组织排演课本剧。
5.查一查。在学习《火车的故事》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查找有关火车发展的历史资料和工作情况,查查青藏铁路的有关资料。这样,课文里的许多疑难问题在课前就得到了解决,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
6.读一读,背一背。即指学生回家后读读学过的课文,背一背精彩的语句;读读要学的课文生字,预习一下新知;读读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古诗、儿歌;读读适合自己的报纸、杂志。
7.看一看,说一说。教师应给学生介绍一些适合他们看的电视专题,如《动物世界》《风车迷社》《新闻袋袋裤》《人与自然》《奇思妙想》等,并定期进行相关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
8.编一编。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数故事性强,语言富有童趣,教师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仿编故事、仿写诗歌,从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如在学完《两只小狮子》后,教师可以请学生续编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后是怎样做的小故事,并讲给同学、家人、小伙伴听。不必拘泥节奏与语言是否押韵,只要合理就行。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训练,又使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学到了课外知识。
三、设计让学生自主发展的作业
作业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的学习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升华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多彩的书,一首动听的歌。因此,设计语文作业时,教师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发展学生特长的手段。因此,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必须多层次,有差异。我对某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或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让他们做一些抄写、简单动手、有趣味的作业。这样,一方面使这些“差生”易学、乐学,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他们“吃不了”的问题。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适当提高要求,设计一些积累语言文字、扩展课外阅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业。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
四、设计丰富学生生活的作业
语文本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积蓄和抒发。教师应通过作业,打开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及创新能力。
如下雪了,我让学生看雪、玩雪,写一写雪景,画一画雪景,背一背有关雪的诗歌。又如,学完《慈母情深》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回家数数爸爸妈妈头上的白发,给爸爸妈妈洗脚、捶背等,从而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文中的意义。而且,一篇良好的习作也孕育而生了。这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因此学生有话可写,并且生动有趣、情文并茂。这种贴近生活的作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毅力、责任心、成就感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作用。
五、设计让学生交流合作的作业
“要独立完成作业。”这是常挂在教师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们沿用多年的传统作业模式。然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让合作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挥个性的舞台。因此,我设计了“合作作业”。比如,同学互读课文;用磁带录下自己读的课文,再放给同学听;学生自由组合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互讲故事和互读日记;互默词语,再互相批改,最后由教师检查,等等。这些作业形式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学习了《坐井观天》之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学生自由结对子,做头饰,搞彩排。展示课上,精彩的表演使师生深深感到:个人力量有限,集体创意无穷。这种合作作业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特长,更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这一类作业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完成时间,从时间跨度上可以规定几天之内完成,打破平时常规当天作业当天完成的模式。而且,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作业,还懂得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 总之,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承认学生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的发展。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从而可以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