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2014-04-29 00:44朱新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人格中学生心理健康

朱新宇

〔摘要〕研究目的:主要探讨不同年级、性别等方面中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用新五因素测验、症状自评量表对17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调查人群中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的占32.8%;高二学生的强迫症状和抑郁两因子分显著高于初二;高二学生在神经质上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外倾性、开放性高于高二学生;神经质与心理症状各因子具有显著正相关,外倾性、一致性、责任感与各因子几乎都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的人格发展具有可塑性;健全的人格发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大五”人格;心理健康;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6-0017-04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不成熟,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中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也在逐年增多。学校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生就有可能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等方面出现问题。许多学生表现的种种行为异常,如撒谎、旷课、逃学、抽烟酗酒、打架、偷窃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往往与人格特质、心理状态相关。近年来,西方“大五”人格结构模型的出现被称为是人格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人们认为“大五”因素模型(Big five factors model)是适合全人类的[1]。依照McCrae和Costa的五因素模型,构成人格的大五因素分别是:外倾性(Extraversion),表示热情、自信、善社交等;一致性(Agreeableness) ,表示谦虚、有爱心、重合作;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表示自制和严谨;神经质(Neuroticism),指人们情绪的稳定性和调节情况 ;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指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相关研究发现,人格神经质与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等显著相关[2];低一致性 (严肃、粗暴、多疑、不合作等)则与反社会行为以及偏执状态相关[3];责任感(严谨、有计划、高自觉性等)与社会适应能力相关[4];责任感较高者通常会较少出现酗酒或物质滥用等问题[5]。研究表明,人格因素对预测与评估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是十分有效的。Ehrler等人研究发现,一致性、责任感与开放性均较低的学生易出现不良品行问题、注意力障碍以及多动征兆,一致性(利他、友好等)与责任感能显著预测学业成就的优秀与否[6]。通过对中学生人格特质的调查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有助于分析、了解中学生的人格特点,更好地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南京某中学抽取初二年级两个美术班、高二年级两个文科班,共174名学生,回收问卷17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163份,有效率为93.7%。有效被试的基本构成:性别,男性51人,女性112人;年级,初二61人,高二102人;年龄,年龄最小13岁,最大18岁,平均15.30±1.46岁。其他信息包括民族、宗教、家庭年收入状况等。

(二)研究工具

选取均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的心理评估量表:

1.新五因素测验(Neo-FFI),了解中学生的人格因素。Neo-FFI是McCrae和Costa 编制的简式人格问卷,共60个项目,每个维度12题,采用5级评分,测量神经质(Neuroticism)、外倾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一致性(Agreeableness)和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五项人格特质。该量表已被我国学者证明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7]。

2.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了解中学生近期的心理问题。该量表共90项,5级评分,包括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该量表具有较理想的信度和效度,9个分量表与量表总分间的相关系数为0.751~0.903,效度系数在0.77~0.99之间。

学生独立完成试卷,测试人员统一宣读指导语,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解释,学生答完后,统一交卷。

(三)统计方法

统计工具为SPSS11.5,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

三、调查结果

(一)该所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概况

1.学生心理健康概况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SCL-90各因子标准分均分均<2,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2.心理问题检出率

筛选被试数据(一个被试可能同时有一个以上因子标准分≥2),因子标准分≥2的总人数为57人,即心理出现问题的总人数为57人,占总人数的32.8%,比例较高。初二年级,因子标准分≥2的人数为17人,占初二总人数的24%。其中男生6人,占男生总人数的30%;女生11人,占女生总人数的26.8%。高二年级,因子标准分≥2的人数为37人,占高二总人数的35.9%。其中男生15人,占男生总人数的48.4%;女生11人,占女生总人数的31%。高二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初二。初二男女生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相近;高二男女生比较,男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

(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背景因素

对SCL-90的9个因子分别在性别、年级背景变量间进行相关分析,存在显著性差异。

1.性别对躯体化、精神病性两个因子具有显著性影响。躯体化因子方面,男性(0.836)高于女性(0.566)(p<0.05)。精神病性因子方面,男性(0.900)也显著高于女性(0.642)(p<0.05)。

2.年级对强迫症状、抑郁两个因子具有显著性影响。强迫症状方面,高二学生(1.303)高于初二学生(1.068)(p<0.05)。抑郁方面,高二学生(1.303)显著高于初二学生(0.795)(p<0.01)。

3.对该所中学初二、高二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别进行差异性分析。初二男女生心理症状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差异。高二男、女生分析结果表明,该所中学高二男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敌意、偏执四个因子上显著高于女生。

(三)性别、年级与人格特质

男生与女生在开放性、一致性、责任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女生在神经质、外倾性因子上无显著性差异。男生在开放性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女生的一致性、责任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见表1。高二学生在神经质上得分显著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外倾性、开放性两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高二学生(p<0.05),见表2。

表1 性别在人格特质方面的显著性差异

性别 均分 标准差 t p

开放性 男 40.67 5.197 2.247 0.026

女 38.72 5.159

一致性 男 40.42 6.128 -2.137 0.034

女 42.62 6.014

责任感 男 38.36 7.151 -2.266 0.025

女 40.87 6.142

表2 年级在人格特质方面的显著性差异

年级 均分 标准差 t p

神经质 初二 33.55 8.160 -2.530 0.012

高二 36.66 7.471

外倾性 初二 41.21 8.244 2.118 0.036

高二 38.72 6.878

开放性 初二 40.39 5.515 2.108 0.037

高二 38.70 4.911

(四)人格特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格五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神经质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一致性与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外倾性与心理症状各因子均呈负相关(p<0.05)。责任感与焦虑、恐惧无显著相关,与其他各因子都呈负相关(p<0.05)。开放性只与精神病性呈正相关(p<0.05)。

四、讨论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被调查人群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占32.8%。这表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继续加强关注和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初二学生中有较明显心理问题的比例为24%,低于高二学生35.9%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压力增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有上升趋势。其中,初二男女生出现心理症状的比例基本相近,但高二男生出现心理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女生。可能的原因是高二为文科班,女生人数多,学习自觉性强,所以男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心理症状更突出。

不同年级间,高二学生的强迫症状和抑郁两因子分显著高于初二。这表明高中生学业压力较大、更追求完美,遇到的生活问题较多,更易在学习、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出现诸多心理健康问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高中生学习压力增加,相应年龄阶段应对压力策略尚未成熟有关。不同性别间,男生的躯体化、精神病性两因子显著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比女生更易焦虑,可能的原因是男生比女生对压力更敏感,思考的内容易偏离现实,宁愿独立而不愿求助他人。换句话说,女生比男生更为现实、成熟,更安于现状,因此不易焦虑。

高二男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敌意、偏执四个因子上得分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班级差异有关。高二为文科班,男生人数少,与异性同学的交流较少,交流范围较女生窄,在压力下较易感到不适;而女生在文科学习上比男生具有一定优势,班级学习氛围对男生造成较大压力,因此男生更易出现身心健康问题,如疲劳、头痛、睡眠减少等躯体化症状,以及自卑、好争论、脾气难以自控、猜疑等心理问题。

(二)中学生“大五”人格状况

性别、年级与人格特质有显著相关。男生开放性高于女生,说明男生思维更活跃,想象力更丰富,见识较广,更易接受新生事物。女生的一致性、责任感高于男生,说明女生更随和、友好,更容易为别人考虑、谦让他人,并且行为自觉性较高。高二学生在神经质上高于初二学生,初二学生的外倾性、开放性高于高二学生。这表明,高二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比初二学生大,更易出现诸如焦虑、抑郁、躯体化等症状;而初二学生年龄较小,比高二学生更为外向开朗、更易接受新生事物,这可能与初二学生学业压力相对小、年龄阶段特征相对比较天真活泼、易于受外部事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三)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人格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变量。“大五”模型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出较多的共性,具有可比性。大五测试和SCL-90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五因素与心理症状各因子是相互影响的。

神经质与SCL-90各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经常感到焦虑抑郁、情绪容易波动的学生,易受消极情绪影响,容易出现各类心理问题。外倾性、一致性、责任感与多个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性格外向、自信、有爱心、乐于宽容他人、自觉性高的学生通常是心理健康的。

(四)本研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1.在学习时间日趋紧张的高中阶段,学校、家庭、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性问题的关注。家长、学校及社会不宜对高考过分关注,尤其不应给高中生施加过多学习压力,而应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高考。高考毕竟只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一生的全部,要帮助他们以积极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困扰。

2.把握神经质学生敏感、焦虑及抑郁等特点,针对性跟进心理健康预防及干预。研究表明,神经质与心理健康问题具有显著正相关。对一些经常情绪低落、易波动、焦虑的学生,教师应帮助他们学会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如调整学习认知、适当运动、做放松练习、掌握问题解决技巧、积极寻求帮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另外,通过培养自信心,鼓励学生同伴间互助,鼓励学生与教师和家长交流同样有利于学生生活技能的完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培养“大五”人格,开展健康人格教育。Piers等[8]经研究发现了“大五”人格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培养“大五”人格,可以促进良好个性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能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及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大五因素中,外倾性、一致性、开放性及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全、阳光、积极、乐观的个性;相反,神经质特点如果不及时予以纠正,则会使学生出现情绪不稳、抑郁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杨眉等[9]研究表明,健康人格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健康人格心理教育课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其他人格因素发生积极变化,提高学生的自控力,改善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其潜能发挥,全面发展。人格教育的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个体人格的培养方面,更要适应社会“人格”培养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健全的社会人格应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内容[10]。总之,学生心理健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共同关注和维护。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构建研究”(课题批准号C-c/2011/02/084)的阶段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McCrae,R. R,& Costa,E. T.. Personality trait structure as a human universal[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7,52(5):509-516.

[2]Costa,P. T.,Jr.,& McCrae,R. R.. Normal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J].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1992,4,5-13.

[3]Ehrler,D. J.,Gary,E. J.,& Mcghee,R. L.. Extending Big-Five theory into childhood: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ig-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children[J].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1999,36(6),451-458.

[4]MacDonald,K. B.. Evolution,culture,and the Five-Factor Model[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8 ,29,119-149.

[5]Pervin,L. A.,Cervone,D.,& John,O. P..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M]. 9th ed.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2005.

[6]Ridgell,S. D.,& Lounsbury,J. W.. Predicting academic success: General intelligence,"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and work drive[J]. 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04,38(4),607-619.

[7]郭庆科,韩丹,王昭,等.人格测验中正反向陈述的效应[J].心理学报,2006,38:626-632.

[8]Piers S,Denis S O.. Personality and happiness: a national level analysi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3(3):767-781.

[9]杨眉,侯志瑾,李林英,郑宁.再析人格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4:91-94.

[10]丁立平,姚树桥.“大五”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学生人格健全发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2:122-123.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南京,210024)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于 洪

猜你喜欢
人格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