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读博,80奔诺

2014-04-29 09:05
大学生 2014年7期
关键词:瑞典人博士学位钻研

“80岁拿诺贝尔奖也不迟!”

瑞典的很多研究员都以获得诺贝尔奖为最崇高的理想,为此,他们不计时间地默默钻研着。

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读研时,我发现瑞典的大学教学注重实操能力,读计算机的学生一定要花大量的时间编程;学生物的也要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这种在实操中创新,已根植于他们的思想中。信手拈来,瑞典创造了耳熟能详的沃尔沃、爱立信、伊莱克斯和宜家等世界名牌,而科技界最高荣誉诺贝尔奖也是瑞典人诺贝尔100多年前发明的,设置这一奖项本身就是创新思想。

敢于创新的人,一般都不墨守成规,总有一股子疯狂劲,持之以恒地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事。

我有两位博士朋友,一位是瑞典人Matias,一位是来自中国的Wei。Matias瑞典生瑞典长,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中学老师,没干多久,不甘心一辈子当中学老师的他回到了乌普萨拉大学,读物理专业博士。Wei从中国重点大学毕业,数理化超强。很巧的是,Matias和Wei被分到同一间办公室,两人的办公桌被一个书架隔开,从此,两个人开始了博士生涯。

Wei不擅言谈,没事时不主动交谈。Matias倒不像典型的瑞典人,喜欢主动搭腔。Matias当过老师又比Wei年长几岁,此外仗着英文流利,常常以“长者” 或“老师”自居。Wei也把Matias当成朋友。在交流中,Matias传递的信息是读博不简单,Wei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决心全力以赴拿下博士学位。

可是,Wei发现拿学分并不像Matias说的那么难。在中国,Wei已经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化基础,在瑞典读博不到两年就拿满了学分。而Matias拿学分却不容易,攻读一门课对他而言就是要弄懂弄透这门课。他从图书馆借来一篓一篓的参考资料,从每门课的历史根源读起。有时,Wei弄不明白Matias为什么Matias总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讨论问题时,Matias总有十万个为什么。除了爱刨根问底,Matias还经常跑实验室,要亲自动手做实验,看看实验的结果是否与书本上的理论一致。一晃两年,Matias没拿到几个学分,他佩服Wei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Matias问的各种疑难问题,Wei都能一一解答。

但是,Wei不喜欢做实验。Wei的想法简单、实际,他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和时间去实验室证明书本上的经典理论。此外,他计划尽早拿到博士学位找份高薪工作。然而 ,Matias不着急找工作,对拿学分不感兴趣却乐于做实验。他说:“自己能证明几个物理定理,那才有趣。”

从第三年起,Wei开始做论文。其实,在读博之前,Wei曾在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的实验室里工作了两年,擅长写论文。两年来,他发表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拿下了博士学位,并签约瑞典爱立信公司。在Matias的眼里,Wei绝对是佼佼者、成功者。在Wei的博士答辩晚会上,Matias在发言中表达了这一点。但是,在Wei的眼中Matias就不是成功者了——看书慢、思维慢,一件事情反复捣鼓,不研究透彻不罢休。Wei获得博士学位时,Matias还没写出一篇论文。Matias认为文章不好写,内容一定要是自己原创的。

磨磨蹭蹭,Matias一熬就是8年。

工作4年后的一天,Wei接到Matias的电话,邀请他参加毕业答辩,我也应邀前往。虽然我听不懂他的毕业论文内容,但是,Matias提出了很多新理论点子,苦于经费无法在实验室里进行验证,不能判断理论的对与错。在场的评委对他提出的理论颇具争议,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得出了一致的结果:Matias有很多创新,理论值得继续研究。Matias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

一晃又是10年。

Wei已成为爱立信的专家,穿梭在世界各地为公司的业务奔波;Matias留校当大学老师,他整天在实验室里忙忙碌碌,整天忙于申请经费,整天钻研他的“创新”。因为,他也有诺贝尔奖梦——“80岁拿诺贝尔奖也不迟!”

责任编辑:尹颖尧

猜你喜欢
瑞典人博士学位钻研
Desire for Youth
乐在钻研中
独处魅力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呼叫瑞典
略说钻研语文文本的基本程式
拿破仑三问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