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美强1 魏梅枚 邹岳威 崔红巧 王秀梅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基本概念,分别阐述了二者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其适用地区的基本情况,之后,从突出有机农业技术发展的主导性地位和把握好二者间的协调性发展两个方面,指出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应把握的关键节点,希望对促进我国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有机农业技术 无机农业技术 结合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 (2014)04-0054-02
引言
随着我国大力推广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有机农业和现代无机农业间的结合,正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特别是在绿色农业逐步普及的背景下,对二者结合性的思考,就凸显出其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念
1.有机农业技术
有机农业技术是指以生物科学为根本,凭借农业内的各种生物同自然环境间产生的能源和物质的循环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在实现过程中,主要以人或畜力为动力,对农作物进行品种上的选育改良,同时施以有机农肥;采取农林牧相结合的方式以及采用生物防治法对病虫害实现防治;高度重视间、复、套种,合理轮作和因土种植。有机农业技术体系由于对保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故其又被称之为生态农业。
2.无机农业技术
无机农业技术是指凭借工业生产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技术装备和生产资料,通过投入大量的化石能源,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技术体系。在生产过程中,无机农业主要利用多维素、生长刺激素、除草剂、农用药剂、化学肥料、工程设施、农业机械等来实现农业生产。因为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利用化石能源的投入,故其又被称之为高能农业或石油农业。
二、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优缺点
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发展到不断阶段时间的必然产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在其生产发展实践过程中,二者表现出了各自鲜明的优缺点。
1.有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从有机农业技术的特点来看,其对促进化石能源的节约和农业物质费用投资效益率等,益处都是很大的,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问题发生、促进生态环境保持平衡。但由于有机农业的发展需要多部门在小范围内进行配合,故在促进农业生产向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此,有机农业技术对资金供应较为紧张、化石能源较为短缺、工业生产较为落后,但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较好、合理轮作限制性较小、农林牧的结核性较好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优势地位是很明显的。
2.无机农业技术的优缺点
从无机农业的技术特点来看,其对于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土地的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同时,还能够极大促进当地农业产业朝着社会化和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但同时,无机农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和资金物质方面的投入,并且,还会使得土壤肥力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衰退,同时带来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害,造成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为此,无机农业技术对化石能源供给较为充足、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情况较好的地区的农业发展来说,优势地位是很明显的。
三、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应把握的关键节点
我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将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才能在充分依托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条件下,使农业发展取得最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在这一过程中,应重点把握好两个关键性节点。
1.突出有机农业技术发展的主导性地位
由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比较弱、底子比较薄、农村地区的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很多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仍然比较低,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知识的认识程度仍参差不齐。短时间内,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的首要任务仍然是迅速解决广大农民的温饱和增产增收问题。另外,我国气候地形条件多样复杂,在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迅速推广开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显然是不现实的。故现阶段我们在促进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机农业技术发展为主和无机农业技术发展为辅的发展方式,才能高度契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才能最大程度的使农民在发展中收益。但同时,有条件的一些农村地区,政府应大力鼓励二者实现并重视发展格局,从而加快推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及早实现。
实践证明,很多落后农村地区在突出有机农业发展的主导性地位后,当地农业发展状况都呈现出向好局面,农民在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并配合无机农业技术后,普遍都倡导了甜头。据农技部门估算,如果将现今正大力推广的农作物良种普及工程落实到实处,再辅之以农肥的科学充分合理利用,当期农作物产量在短期内就可以迅速提高10%—20%;如果扎实做好农作物调整优化工程,大力推广合理轮作与因地种植,那么全国农村地区作物产量就可以提高约10%,这充分说明了突出有机农业技术主导地位的重要作用。
虽然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前景益处多多,但推广使用这一技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工业行业也需要在优化自身工序、保证农用生产资料质量等的条件下,为其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能源行业也需要为其发展提供重点倾斜,很显然,这些问题短时间都没有办法克服。并且,广大农业地区,特别是一些交通异常闭塞、环境异常艰苦的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土壤有机质含量骤减,而这都需要采取有机农业技术实现对土壤、生态、水土等的回补。
为此,各级地方农业技术发展管理部门必须本着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发展态度,在着力做好有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同时,适时采取必要的针对性的无机农业技术,这才是最为契合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国情的必由之路。
2.把握好二者间的协调性发展
从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现代化的角度考量,在未来,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并重式发展,保持二者间发展的持续可协调,仍然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最高目标。
一是为农业发展提供持续强劲动力
归根结底,农业产业实现增产增收仍然离不开大量的物质和能量等投入。如果没有这些资源的持续性投入,仅仅依靠农业行业本身的发展潜力、资源,仅仅凭借农业自身的循环转化作用,是很难实现很好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的。特别是随着现代农技科技的普及,农业生产也大步向着商业化发展方向迈进。故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农产品,注定会持续不间断的被抽离出农业,如果再不予以“输血”,其发展前景也就可想而知了。由此,要想保持农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后续活力,就必须依托无机农业技术的优势,持续不间断的为其补充各种物理和能量等方面的损失,从而夯实农业发展的“内功”,才能确保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二是确保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率的显著提升
必须看到,有机农业技术的主要动力仍然还是人与牲畜。如果过多依靠这种发展模式而不加改变,大量农民就无法从中解脱出来,靠天吃饭的局面就不能迅速得以改观,同时,还会因饲养大量役畜而耗费了很好饲料。以上问题的存在,都会极大抑制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率的显著提升,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型升级。而破除这一困局的有效手段就是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的协调性发展。
三是要对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倾斜
在促进无机农业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担当起首要责任,除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足额财政资金支持之外,还要在政策制定、税收倾斜、人才培养、设施建设、技术推广等多方面有所作为,要将其纳入到国家农业远期发展规划目标的重中之重加以界定,使无机农业技术的发展吃下“定心丸”。同时,工业界也要对其发展持支持肯定态度,在创新自身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要为无机农业技术的普及提供各种物美价廉、污染较少的现代化农用生产资料,才能使广大农业用得起、用得好,才能使无机农业技术更为被农村地区所接受使用。
四、结语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由于我国农业发展技术是较为落后的、发展底蕴也是非常脆弱的、各地区的发展情况同样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在实现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结合式发展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发展脚步、发展状况也必将无法是整齐划一的。经济发展较早的沿海开放地区,可能在短期内就可以实现发展目标;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和内陆地区等,很长时间都不能实现发展方向转型,也是不稀奇的。为此,我们必须为促进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的结合式发展,不断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才能尽早实现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常艳波,张凤珍,徐海艳. 论有机农业技术和无机农业技术相结合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 2014.01
[2]黄慧英. 中国有机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6
[3]周娟枝. 现代农业发展趋向判别及其机制构建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5
[4]李长钦. 有机农业三种组织形式的比较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 2012.03
[5]刘珅铭.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D]. 南京林业大学. 2012.06有机农业 无机农业
作者简介:叶美强(1973-),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